Loading AI tools
李斯特氏菌科李斯特氏菌属细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单核细胞增生单增李斯特菌(学名: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单增李斯特菌[1],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属于李斯特菌属,革兰氏阳性、无芽孢、不耐酸的兼性厌氧杆菌[2]。由于是该属中最主要的人类病原体,也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所以口语中“李斯特菌”、“李氏菌”等常指单增李斯特菌,而非泛指李斯特菌属所有细菌。
单增李斯特菌为李斯特菌症的病原体。它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造成二至三成的感染者死亡[3]。单增李斯特菌在美国每年约引起2500份病例、500人死亡,其中单增李斯特菌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病因,其致死率甚至高过沙门氏菌及肉毒杆菌[4]。
单增李斯特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属厚壁菌门,取名自英国外科医师约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它在30°C以下的环境中具能动性,但通常不耐超过37°C的高温;而除了以鞭毛运动之外,单增李斯特菌也能透过肌动蛋白丝状物的爆炸性聚合(简称爆聚),藉真核细胞进行活动,即所谓的“彗尾”(comet tails)或“肌动蛋白火箭”(actin rockets)[5]。
研究显示,约一成的人类消化系统内滋长有单增李斯特菌[6]。然而,兽医才是碰上以单增李斯特菌为祸首之临床病例的大宗,而病例中又以反刍动物感染脑膜脑炎的情况最为显见。
单增李斯特菌具有相当的致病性,能经由妇女的产道感染腹中胎儿、引发脑膜炎,因此怀孕妇女通常不建议食用未经低温杀菌的软质乳酪,如:布利乳酪、卡门培尔芝士、菲达芝士、克索布兰可乳酪等[7][8]。
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光镜下菌体规则、短小、无分枝、不产生芽胞。在20-28°C环境下产生鞭毛,于显微镜下可见翻滚运动(Tumbling motility);在37°C环境下并不产生鞭毛,故运动性减弱,此特性是重要鉴定依据,于Motility Test Medium(MTM)下可见特异性的伞状运动(Umbrella motility)。
本菌兼性厌氧,可于常规培养基上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C,亦可在0-50°C范围内生长,为嗜低温菌(冷藏环境依然可增生)。在37°C环境下培养一至两日可长成直径1-2毫米的小型菌落,表面平滑。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培养时,菌落周围会出现较窄的溶血环,呈完全溶血。在基础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在45度光源观察时可见呈灰蓝色。
在单增李斯特菌特异性培养基Modified Oxford Medium(MOX)上,以35°C培养24~48小时,可见因esculin水解产生的黑铁酚类化合物,使菌落周围出现黑色沉淀。[9]
本菌生物化学特性为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阴性。VP试验与甲基红均为阳性。能发酵糖类,产酸不产气。能分解七叶苷,不能分解尿素和明胶。不产生吲哚和硫化氢。
至少十三个血清型已被辨识出来,当中只有 4、1/2a和1/2b三种常见于人类感染中。因此,血清学检验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意义有限。现时,脉冲场凝胶电泳、核糖体分型及多位点酶电泳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够分别出同一血清型中的不同菌种,故于流行病学研究中具较广泛的应用。[10][11]
此菌属兼性胞内寄生菌(facultative intracellular pathogen),入侵及寄生于细胞的过程如下:
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可导致一系列症状包括:肺炎,发热,咽喉炎,腹泻,全身疼痛,脑膜炎,败血病,严重时可引致死亡。 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多数出现在新生婴儿,老人,身心障碍者及免疫有缺陷人士。怀孕妇女感染单增李斯特菌有机会导致流产及死胎。
当发生单增李斯特菌性脑膜炎时,总死亡率可达70%、败血症为 50%、围产期/新生儿感染致死率超过80%。
医生使用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及庆大霉素(Gentamycin)治疗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若有人进食被认为含单增李斯特菌而不表现任何症状,一般认为不需进行治疗或测试。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