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BD2型电动客车北京地铁电动客车车款之一,现在已经退出运营。

事实速览 北京地铁 BD2 型地铁列车, 概览 ...
北京地铁 BD2 型地铁列车
一列BD2型在古城车辆段
概览
类型B1型地铁车辆
型号BD2
原产国 中国
制造北京地铁车辆厂
产量12组
车辆总数72
车辆编号G115-G126
制造年份1994年-1998年
投入运营1994年-2012年4月12日
主要用户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营运路线北京地铁1号线
技术数据
列车编组6M
车辆长度19,000mm
车体宽度2,800mm
车体高度3,510mm
车辆重量34t
轨距1,435mm
车辆定员先头车:206人
中间车:224人
编组定员1,398人
营运速度75km/h
设计最高速度80km/h
起动加速度(3.0km/h/s)0.83
常用减速度(3.6km/h/s)1
紧急减速度(4.3km/h/s)1.19
供电制式直流750V第三轨供电
受流方式上接触型集电靴
传动方式直-直
控制装置电动凸轮变阻方式
制动方式电阻制动并空气制动补足
关闭

简介

Thumb
披上广告的G115(BD2G厂修魔改车)在西单站(2010年)

BD2型一共72辆,于1994年生产,在1号线运营,每节车厢共4对车门,为内藏门,列车两端拥有紧急出口。早期外部为白色涂装,后经过在北京地铁车辆厂的翻新之后,列车变为银灰色涂装,并加装了LED走字屏。部分列车曾作为9号线的冷滑试验用车,列车在退出运营前,配属于古城车辆段

2012年4月12日上午10时25分,最后一列编号为G124的BD2型列车缓缓驶入古城车辆段,标志着BD2型与DK20型列车一同正式退出了运营,至此北京地铁正在运营的列车全部为空调车[1]

特点

在设计制造过程中,BD2吸取了二十多年来地铁车辆维修和运营的成熟经验,从整体布置到各主要系统均做出了重大改变,整体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与BD1型车相比,BD2型地铁电动列车采用了六辆固定编组的模式,其中间车(2、3、4、5号车厢)不再带有司机室,客室空间增大,使列车可以承载更多的乘客。[2]

G115是唯一一列改造成BD2G的列车。

编组

更多信息 车厢编号, 集电靴 ...
 
BD2
←苹果园方向
四惠东方向→
车厢编号 1 2 3 4 5 6
集电靴
形式区分 G1XX1
(Mc)
G1XX2
(M)
G1XX3
(M)
G1XX4
(M)
G1XX5
(M)
G1XX6
(Mc)
动力单元 单元1 单元2
其他设备
安装机器
车辆重量
载客量 206人 224人 224人 224人 224人 206人
关闭

车辆保存

  • 一辆头车,2020年被古城车辆段翻新并被改号为4501。
  • 一辆头车,保存于郑州铁路警官学院[3]
  • G1166,曾作为9号线的冷滑试验用车,保存于古城车辆段[4]
  • G1181,保存于海宁技师学院[5]
  • G1191、G1192、G1193、G1194、G1195、G1196,保存于郑州城轨中等职业学校[6]
  • G1201,保存于广州市交通职业运输学校[7]
  • G1206, 保存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G1221、G1222,已改号为SY-001,现作为中铁电气化局冷滑实验车使用。
  • G1223、G1226,保存于石家庄铁路职业技工学校[8]
  • G1231、G1232、G1233,保存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9]
  • G1235、G1236,保存于河北轨道运输职业学院[10]
  • G1241,2020年被古城车辆段翻新。
  • G1242、G1243、G1244、G1246,保存于地铁文化公园[11]
  • G1251、G1256,保存于长春职业技术学校[12]
  • G1261,曾保存于四惠车辆段,于2020-2021年送往古城车辆段翻新为BD1涂装309(308?)。
  • G1266,保存于四惠车辆段。
  • G1264,保存于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13]
  • G1265,保存于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自强校区[14]

资料来源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