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 (东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刘毅(?—?),北海敬王刘睦的儿子。于东汉建初二年封平望侯。[1][2]

生平

永元年间,刘毅因获罪被革爵。刘毅年少时以有文学辩论的才学著名。[3]

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刘毅将自己写的《汉德论》及《宪论》十二篇交给朝廷。当时刘珍邓耽尹兑马融共同上书称赞刘毅文笔,汉安帝嘉奖他,赐钱三万,被任命为议郎。[3]

元初五年(公元118年),刘毅认为邓太后有许多德政,想让她的事迹尽快被记载,于是上书给汉安帝。[4]汉安弟采纳了刘毅的建议。

永宁年间,邓太后临朝,下诏命刘珍、李尤刘𫘦𬳿、刘毅等著“中兴以下名臣列士传”。[5]刘珍、刘毅、刘陶伏无忌等人相继在东观著述,撰自光武帝建武年间,终于安帝永初时期,书始名《汉记》。[6]

评价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后汉书·卷80上》,出自范晔后汉书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