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熟食亭[注 1]是香港公共屋邨独有的一种食肆设施,由于其整体外形像一颗冬菇(香菇),香港市民大众更常称之为“冬菇亭”。
熟食亭中央是一座四方形截面的单层小型建筑物,容纳厨房、水吧(即冲调饮料的地方)、洗濯处、货仓等,四边一般不设外墙,呈半开放式设计;上盖为四方形的檐顶,惟截去四个角落,檐顶向外覆盖的范围即为食档放置木台、圆凳的用餐区。檐顶以纸皮石铺成,达到耐用的效果,也可遮阳挡雨;檐顶中央设有一凸出的拱形排气口,有助煮食产生的油烟热气由上升排走,较凉快的空气则由四周引入,加强空气对流。由于其下窄上阔、中央拱起的伞形造型酷似一颗冬菇,故得到“冬菇亭”的昵称。
一座冬菇亭通常划分为四等分,每等分各占地约45平方米(480平方英尺),楼高约7米(23英尺)。各档共用中央拱形排气口,亭内除了六张以混凝土固定的台外并无任何设施,档主需自行装修店面[1]。
冬菇亭在1970年代随公共屋邨建成而出现,最早的冬菇亭建于1974年,由当时房屋署的一位马来西亚籍建筑师负责[2],惟因年代久远,有关建筑师的资料已佚失[1]。对于有说香港冬菇亭是新加坡组屋熟食市场的蓝本,香港建筑文物保护师学会理事、研究本港早期公屋设计的卫翠芷并不认同,她与1980年代初曾任房屋署署长的卫纶书(Bernard Williams)会面,两人谈及冬菇亭的源起,卫纶书说他曾于1974年出访新加坡取经当地的组屋熟食中心,回港后便倡建了沥源邨熟食档。虽然该熟食档格局与冬菇亭不尽相同,但卫翠芷相信它很大机会是冬菇亭雏形[1]。
全港首个冬菇亭诞生于九龙爱民邨,冬菇亭在那个年代出现,正正切合旧时市民习惯光顾街头小食档的生活模式[1]。有些屋邨有超过一个熟食亭,通常集中在同一地方兴建。这些熟食亭由私人租用,开设廉价食肆,通常以大牌档形式经营。一般四档由不同档主经营,分别售卖不同的食物;但也有同时租用两个甚或全部档位经营的情况。
冬菇亭食肆仅可于划定的范围内经营,不过有些档主会搭建帐篷占用店外的公众地方,私自扩充经营范围,阻塞通道。食肆也会带来油烟、虫鼠、食物安全等卫生问题。有些冬菇亭食肆营业至深夜,食客噪音也会影响邻近楼宇住客。
1990年代起,房屋署停止于其公共屋邨内兴建熟食亭,2001年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推出自愿放弃计划,租户如放弃经营熟食亭,可即时领取25万港元津贴(相等于10个月净租金加5万元局限性街市档位投标替代金);若选择继续经营,房署会安排租户迁往公共屋邨商场内的美食广场,以此淘汰现有的熟食亭[3]。
2005年起,房委会将其属下屋邨零售物业及停车场分拆为领汇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简称“领汇”,后易名为“领展”)上市,当中包括部份冬菇亭。由领展管理的冬菇亭推行翻新计划,重整排污及电力系统,采用一亭一店营运模式,营运者并需申请餐厅经营牌照,才获准租用。其中美林邨的三个冬菇亭由单一食肆集团租用,分别改建为茶餐厅、茶楼及海鲜酒家,足以容纳1,000名食客,投资逾千万元改装,加设豪华水晶灯、维多利亚时代复古铁闸、LED环保灯、日本琉璃瓦屋顶、活动天幕等[4]。位于顺利邨的冬菇亭并无跟随同邨商场出售予领展,但房屋署随后拆卸该三个冬菇亭,原址另建一个小舞台,供社区团体租用作表演及其他用途。黄大仙下邨的冬菇亭则由原三家经营的家族店东合作在原址每日轮流经营八小时,分别售卖早市粥品、晚市小菜及通宵糖水。
总体而言,出于卫生及发展考虑,很多冬菇亭都已被或将被拆卸,截至2018年初全香港仅剩下不足25个冬菇亭[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