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
對進出口貨物徵收的稅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税(英语:Tariff)是指商品进口时,当地政府利用进口商对商品课征的税金。
此条目和新闻动态(特朗普第二届任期关税)相关。 |
历史

关税的历史久远,曾是绝大多数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现存最早的关税记录保留在叙利亚沙漠中的帕米拉。在古城海关墙的石头上,刻有进出边境的奴隶、货物、染色羊毛、香油、食物等征收的关税数据。[1]
英语中称呼关税的词“tariff”源自法语词“tarif”,意为“设定价格”,而“tarif”又源自于义大利语“tariffa”,意为“收取价格”,即纳税表。这个中世纪拉丁语中的词根是透过与突厥语民族的接触进入拉丁世界的,该词源自奥斯曼土耳其语“taʿrife”,意为“价格表、关税税率表”。[2]
而土耳其语术语来源于波斯语“taʿrefe”,意为“固定价格、收据”,而后者又源自阿拉伯语“taʿrīf”,具有多种含义,例如“通知、描述、定义、公告”等,而最常见的意思就是“通知”。[3]
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列强的海外贸易范围扩大,社会财富的重心由封建制度下的土地转向贵金属积累,从而产生了重商主义的关税政策。
美洲殖民地因反抗英国对茶叶进口实施差别关税而发起“波士顿倾茶事件”后两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在美国独立后首任财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主张影响下,美国建国时即选择高关税政策。高关税政策从乔治·华盛顿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后的亨利·杜鲁门,期间还产生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1]
此后,因国际社会倡导自由贸易,关贸总协定与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下,各国的关税逐渐降低。直到自称“关税人”的唐纳·川普上台。[4]
税种
依照收税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进口关税、出口关税、特别关税。 进口关税是指对进口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也是一般人最为熟知的。基本上,有以下的计算方式:
- 从价税:依照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作为标准征收关税,例如奢侈品等。
- 从量税:依照进出口货物数量的计量单位(如“吨”、“箱”、“百个”等)征收定量关税。通常是针对防堵日用物品的倾销,对一般民众的少量的海外寄送则开放免征。
- 混合税:依各种需要对进出口货物进行从价、从量的混合征税。
- 滑准税:关税税率随着进口商品价格由高到低,而反著由低到高设置的税。可以起到稳定进口商品价格的作用。
依照征收关税的目的,关税也可分为:
- 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主的财政关税,在一些以转贸出口、加工出口或是资源出口的国家很流行。
- 为保护国内经济行业而征收的保护关税。其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国政府可以在其国内市场受到某种外国商品的倾销时,特别为保护本国相关行业而临时立法征收保护关税中的反倾销税。
- 既具有增加国家收入,又以保护本国经济为主的关税为混合关税。
此外,依照过关货物的流向可以分为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和各种形式的优惠关税与差别关税。
关税的影响
征收关税是一国政府增加其财政收入方式之一,但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发展,关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在不断下降。
每个国家都会对进出口的商品根据其种类和价值征收一定的税款。其作用在于通过收税抬高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其市场竞争力,减少在市场上对本国产品的不良影响。关税有着保护本国生产业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其不利的影响也在逐步显现。 主要是对就业率的影响。
从静态的角度看,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鼓励了对进口国资源进行不适当地分配。在分析的过程中,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跟对出口商品征收关税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都是在考虑利益如何被分配。关税对经济的影响对不同国家不同。这些不同主要存在于消费总量和生产效率。根据消费总量可将国家分为大国和小国。根据本国生产效率跟全球生产效率的不同可分为低效率,等效率和高效率国家。
- 小国低效率:对此类商品,此国消费很少,并且生产效率很低,因此要进口。损失的消费者剩余分为四个部分:一部分(a)转化为生产者剩余,一部分(b)因为净国的低效率生产而消失,一部分(c)转化为国家财政收入,还有一部分(d)因为价格上升,数量减少等不利因素而消失。b+d是此国的净损失。
- 大国低效率:对此类商品,此国消费很多,但是生产效率很低,因此主要是进口。跟小国低效率情形,消费者剩余分为四个部分。但是因为是大国外国生产商会贡献一部分关税收入(S)。因此如果S>b+d,那么对此国而言,关税好像会带来净利。带来净利的同时也提供了对此国生产者过多的保护,而过多的保护不利生产者成长起来。当S=b+d,形成了最优关税点。在这一关税水平,没有为此国生产者提供过多的保护。
- 小国高效率:对此类商品,此国消费很少,但是生产效率很高,因此主要是出口。可以进行分析,但是适用的情形比较少。如果进口国对此类商品征收关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发现对出口商品征收关税对出口国有利。也可以仅仅对出口到征收进口关税的国家的商品征收出口关税。
- 大国高效率:对此类商品,此国消费很多,而且生产效率很高,因此可能是净出口,也可能是净进口。这一情形比较复杂。可以发现对出口商品征收关税对出口国有利。
- 小国等效率
- 大国等效率
关税法
关税法是由国家制定的管理该国关税的法律。
《美国宪法》赋予国会制定关税的权力,但自1930年代以来,国会通过几项不同法律把这些权力授予总统。川普就是透过《国际紧急状态经济权力法》等法律加征关税。[5]
中华民国和日本皆有专门的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管理关税,2024年4月26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取代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
政治影响
关税曾被用作建立独立国家的政治工具。例如,美国于1789年7月4日签署的《关税法》,因其旨在透过经济手段实现美国作为主权与独立国家的政治目标,当时的报纸称之为“第二次独立宣言”。[6]
关税的政治影响依政治立场而异。例如,美国在2002年对多项进口钢铁产品征收为期三年的30%关税,获得了美国国内钢铁业者的支持。[7]
关税也可能在选举前成为政治议题。1832年的“废除危机”(Nullification Crisis)即起因于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新的关税法案,而该法案是在当年联邦选举前数月通过,南卡罗来纳州对此表示强烈不满,情势一度濒临内战。[8]2007年澳洲联邦大选前,澳洲工党宣布若当选将对澳洲汽车关税政策进行检讨[9];自由党亦作出类似承诺,而无党籍候选人尼克・色诺芬则宣布,他将以“紧急事项”的方式推动以关税为核心的立法。[10]
不受欢迎的关税政策亦曾引发社会动荡,例如1905年智利因抗议对自阿根廷进口牛只所课征的关税,而爆发的肉品暴动。[11][12]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