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國漢族的主要聚居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汉地是指中国汉族传统聚居地,最初指汉朝的领土,其后演变为古代汉族地区的简称[注1],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相区别。五岳五镇四渎都分布在古代汉族地区境内[注2]。因古代汉族原居于“九州”,又称为汉地九州[注3]。汉地与清代及民国初年的内地十八省的含义相近。汉地除了是汉族对本民族原住地区的称呼外,也是非汉族群对汉族原住地区的称呼[注4],而非汉族群的主要聚居地区是在九州之外[注5][注6][注7][注8]。又名汉境[注9]、汉疆[注10]。
汉地 | |||||||||||
繁体字 | 漢地 | ||||||||||
---|---|---|---|---|---|---|---|---|---|---|---|
简化字 | 汉地 | ||||||||||
字面意思 | 汉族地区 | ||||||||||
| |||||||||||
汉语别称㈠ | |||||||||||
繁体字 | 中國本部 | ||||||||||
简化字 | 中国本部 | ||||||||||
汉语拼音 | zhōngguó běnbù | ||||||||||
| |||||||||||
汉语别称㈡ | |||||||||||
汉语 | 十八行省 | ||||||||||
汉语拼音 | shíbā xíngshěng | ||||||||||
| |||||||||||
汉语别称㈢ | |||||||||||
繁体字 | 關內十八省 | ||||||||||
简化字 | 关内十八省 | ||||||||||
汉语拼音 | guānnèi shíbā shěng | ||||||||||
字面意思 | 山海关内十八省 | ||||||||||
| |||||||||||
汉语别称㈣ | |||||||||||
繁体字 | 內地十八省 | ||||||||||
简化字 | 内地十八省 | ||||||||||
汉语拼音 | nèidì shíbā shěng | ||||||||||
字面意思 | 内地由十八省组成 | ||||||||||
|
汉地最早仅指汉朝的领土[注11],后来演变为汉族聚居地的统称,也是汉族原住民地区的简称,与其他主要非汉族群的聚居地相区别[注12][注13][注14]。
历代典籍中已有“汉地”用例,二十六史及《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中提及此词一百余处,《全唐诗》提及此词十九次[注15]。汉地又有汉境[注9]、汉疆[注10]等别称。
学术界常使用此词,并常与“藏区(或吐蕃、西藏)”、“蒙古”、“回部(西域、回纥、回鹘、新疆、畏吾尔等)”等地并称。如:《西藏史话》(陈庆英等著,鹭江出版社)中第95页引近人贵香巴所著《西藏简史》说:“藏王都松芒波杰时,西藏有了笛子,并从汉地得到茶叶”,第132页又有“之后,他(八思巴)担任堪布,为汉地,西夏,蒙古,高丽,纳西,畏吾尔等地的比丘、比丘尼等总计4000多人授戒……”。《剑桥中国史-辽夏金元卷》中译本序言中亦提及“CHINA……一会儿指中国,一会儿指汉地……”。目前,至少在中国学术界,“汉地”已取代“十八省”或“中国本部”成为常用词汇。许倬云著的《我者与他者: 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满清帝国的统治机制可分为第一层的两个部份, 蒙藏与汉地,前者又分为蒙古与西藏,后者则有满、汉八旗与一般臣民。”
藏文“རྒྱ་ནག”可以译为汉地,指藏地以东的中国。[注16][注17]
当代学界也常用此词,如:
英文中的“China proper”原是对历史上中国汉族传统地区的称呼,通译中国本部,也有译中国本土。一般是指明长城以南的汉族聚居区,并不包括蒙古、西藏、新疆以及被满族人统治的清朝所划出的东三省(又称满洲)等地域。到民国初年,也时常包括内满洲。近现代以来,由于“中华民族”概念范围的扩大,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中国本部”一词因不包含中国的其它疆域,基于国家主权,同时受到抵制。在现代英语中这一用法有所减少[参7];而中文已少使用。
英文“China Proper”的字面意思,是“严格、纯粹、本质、自身意义上的中国”。根据美国的中国专家何汉理(Harry Harding, 1946-)的研究,该词早于1827年即有使用。但英国人威廉·温特博特姆(William Winterbotham, 1763-1829)在1795年介绍清帝国统治下之中国(the Chinese Empire,中华帝国)的书中,已经提出了“China Proper”(现代才由某些人翻译为“中国本部”)的概念。在第二章“中华帝国概述”(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Chinese Empire)的起始,他说:
“ | In attempting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is vast empire, we shall pursue the following arrangement. 1. China Proper—2. Chinese Tartary—3. The States tributary to China. (为试图对这个庞大帝国做一概括描述,应进行下列解构:一、“中国本部”;二、“中属鞑靼”;三、“中国的册封属国”。) |
” |
温特博特姆将明朝之十五行省的疆域归入中国本部概念(China Proper)作介绍;而西伯利亚、满洲(东北)、蒙古、东鞑靼(含今日之新疆、阿富汗、北巴基斯坦等)等地归入中属鞑靼(Chinese Tartary)作介绍。中国的册封属国(States Tributary to China)则包括西藏、朝鲜、琉球、安南(越南)、暹罗(泰国)、吕宋(菲律宾)等。
而清朝“汉地一十八行省”作为满族中央集权统治汉族地方的政治架构,早就已经存在的。(“行省”来自于“行中书省”,即行动或外驻的中央机要官署,是承袭女真族金朝与蒙古族元朝的体制,为汉族明朝与满族清朝所沿用。)
就目前已知的文献,清代中西交流大幅扩展之前,“中国本部”这一英译词汇未在中国通用。清末由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中国通览》一书将“中国域内”(指清朝领土)划分为本部、属部两大部[参8],前者使用“中国本部”一词称之,后者(即中国属部)则包括满洲(东三省)、蒙古(内外蒙古)、伊犁(新疆)及西藏属部[参9][参10];同时期由文明书局出版的《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也将清末中国疆域划分为本部十八省、东三省、新疆、蒙古、西藏五大地区[参11]。而晚清官员、学者屠寄所著并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经清朝学部审定发行的《中国地理教科书》的“中国总论”一节中则将这五大地区分别称为内地(京畿及十八省)、关东(三省)、西域(新疆省)、北藩(内外蒙古)、西藩(青海西藏)[参12]。
革命党人与共产党人均有使用过“中国本部”一词,如邹容《革命军》第四章“革命必剖清人种”[参13]、《实业计画》、中共二大达成的大会宣言[参14]与“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参15]等文章。
1930年代专注边疆史的期刊《禹贡》就有文章说打箭炉是“为我国本部与西藏国防上的天然障壁,军事上极重要之区也。其在交通上与国防上的重要,远过于盘踞在本部与满洲间的热河山地”。[参16]
汉族地区东起鸭绿江下游,包括辽东[注9][注18]及燕云十六州[注13][注10][注19][注20][注12][注21][注22]在内,北缘接壤戈壁沙漠[注23][注24],汉地以戈壁沙漠—燕山山脉为与蒙古草原地区接壤的边界;北起从燕山山脉,经中原一带[注25]直至珠三角地区[注26];从东部沿海至今日的山西省地区[注27];位于西边的陕西[注28]、四川省地区[注29][注30][注31]则组成汉族地区的西部,与藏地东部的安多、康接壤。汉地面积大于藏扯,其内部可分为豫、荆、冀、青、兖、徐、扬、梁、雍等九个分区。
清朝建立后,为保护满族固有习俗和本民族利益而禁止或限制汉族人在柳条边外(东北地区)活动[注32],北镇所在的今辽宁省(清末属奉天省)被割出汉地,并禁止及限制汉族移民进入,而其馀汉族地区则组成汉地十八省,或称关内十八省、内地十八省,一般指的是原明朝统治区内的汉族地区(大约为明长城以南地区)[注33],汉地十八省与其它地区的界限主要是明长城、柳条边。
随着清朝国势日衰,加上各种天灾人祸如丁戊奇荒、太平天国等,内地十八省民生陷入困顿,越来越多的汉族人基于生计而向十八省外的地区移民,因此出现如“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的现象。于是东三省、内蒙古、南洋群岛、中南半岛等地的汉族人口增加,特别是在接邻十八省的辽宁省以及内蒙古南部等曾经的汉族地区,重新恢复了汉族人口的移入,形成今日东北全区以汉族为多数的族群人口组成。
清朝末年进行了行政体制改革,在东北地区、新疆等原十八省外的将军辖区增设省县,前者改称东三省,其中的奉天省是先秦时期汉族先民建立燕国[参17]及传统居住之范围[参18]。 辛亥革命爆发并建立中华民国后,行省制已在全国普遍推广。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由二十七个省区组成的汉族地区人口数据[注37]。
地区 | 地区总人口 | 地区汉族总人口 | 汉族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比重(%) |
---|---|---|---|
汉族地区 | 1,350,305,167 | 1,251,153,850 | 92.66 |
北京 | 21,893,095 | 20,845,166 | 95.21 |
天津 | 13,866,009 | 13,422,528 | 96.80 |
河北 | 74,610,235 | 71,389,092 | 95.68 |
山西 | 34,915,616 | 34,793,761 | 99.65 |
辽宁 | 42,591,407 | 36,169,617 | 84.92 |
吉林 | 24,073,453 | 21,985,839 | 91.33 |
黑龙江 | 31,850,088 | 30,728,612 | 96.48 |
上海 | 24,870,895 | 24,471,085 | 98.39 |
江苏 | 84,748,016 | 84,126,802 | 99.27 |
浙江 | 64,567,588 | 62,349,874 | 96.57 |
安徽 | 61,027,171 | 60,594,623 | 99.29 |
福建 | 41,540,086 | 40,418,616 | 97.30 |
江西 | 45,188,635 | 44,969,369 | 99.51 |
山东 | 101,527,453 | 100,622,494 | 99.11 |
河南 | 99,365,519 | 98,210,038 | 98.84 |
湖北 | 57,752,557 | 54,981,458 | 95.20 |
湖南 | 66,444,864 | 59,759,648 | 89.94 |
广东 | 126,012,510 | 121,260,372 | 96.23 |
广西 | 50,126,804 | 31,318,824 | 62.48 |
海南 | 10,081,232 | 8,498,241 | 84.30 |
重庆 | 32,054,159 | 29,883,369 | 93.23 |
四川 | 83,674,866 | 77,986,638 | 93.20 |
贵州 | 38,562,148 | 24,511,882 | 63.56 |
云南 | 47,209,277 | 31,573,245 | 66.88 |
陕西 | 39,528,999 | 39,306,255 | 99.44 |
甘肃 | 25,019,831 | 22,363,438 | 89.38 |
宁夏 | 7,202,654 | 4,612,964 | 64.05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