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开发银行
国际金融机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亚洲开发银行(英语:Asian Development Bank,缩写:ADB,简称亚银、亚行、亚开行),香港旧译亚洲发展银行,属于亚太地区的政府之间金融机构,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亚洲经济与社会的发展。1966年12月19日成立,有31个创始会员国,目前有68个成员体,其中亚太有49个。总部设置于菲律宾马尼拉并在世界各地拥有31个办事处。亚洲开发银行仿照世界银行的股权制度,依照成员体的资本比例,得到相应比例的投票权。2002年起,亚洲开发银行被列为联合国观察员。2014年以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亚太创意生产指数年度报告。[3][4]
在2013年年底,日本持有股份15.67%,所占比例最大。美国持有15.56%,中华人民共和国持有6.47%,印度拥有6.36%,而澳大利亚拥有5.8%。[5]

域外成员体
亚太成员体
历史
1963年12月,泰国银行家保罗为了亚太地区的贸易发展,其在联合国亚洲和远东经济委员会(ECAFE)的第一届亚洲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上提议创建一个地区性的银行,由此九个亚洲国家的部长签下亚开行的章程。
1966年8月22日章程生效,11月在东京召开首届理事会,宣告亚开行正式成立,日本成了银行最大的股东,并且获得了行长、及其他重要部门的位置。原先行徽由曾国超设计[6]。从1966年到1972年年底,日本总共贡献了173.7亿美元的普通资金(占总数的22.6%)和122.6亿美元的专项资金(占总数的59.6%)而美国只贡献了125万美元的专项资金。
亚开行让日本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因为它的贷款对象主要是印尼、泰国、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等与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1967年至1972年间,这些国家占的亚开行总贷款的78.48%。
1966年至1972年,渡边武担任第一亚洲开发银行行长。
日本此时仍为最大股东,也是贷款资金的最大来源。且股份不断增加,从1972年的30.4%上升到1981年的41.9%。
井上四郎(1972年–1976年)和吉田太郎一(1976年–1981年)在1970年代先后接任行长。藤冈真佐夫出任第四任行长(1981年–1990年),他在任内积极经营并雄心勃勃欲将亚洲发展银行扩大成一个高影响力的发展支援机构。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制造商开始投资东南亚。亚行通过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日本的民间资本到亚洲发挥作用。亚开行还承诺增加贷款来解决某些社会问题,如教育、卫生、人口、城市发展和环境,其总量的40%从约30%贷款的时间。
日本的份额累计捐款从41.9%增加到1986年50.0%。除了1993年,日本一直是亚开行最大的资金来源,在1987年至1993年占股的30.4%。另外,而39.8%来自欧洲,11.7%的美国。日本利用亚开行作为一个渠道,以回收日本在该地区其巨大的剩馀资本,并作为“催化剂”吸引私人资本。
组织
最高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由每个成员体的一名代表组成。理事会又会在其成员中选出董事会的十二个代表。十二个代表当中,八个来自亚太地区,四个来自域外成员。
理事会还会选出银行行长。行长任期五年并可连任,是董事会的主席并负责管理银行的主要事务。历年来,因为日本是最大的股东,因此行长一直是日本人担任。
现任总裁是浅川雅嗣,他于2020年接替中尾武彦担任亚洲开发银行总裁。[7] 银行的总部设在菲律宾马尼拉亚行大道6号 [8][9],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25个办事处,并在华盛顿、法兰克福、悉尼和东京设有代表处。银行拥有员工3051人,来自67个成员国中的60个国家,其中1,463(48%)来自菲律宾。[10]
出资比率
以下是一个按照认缴资本和投票权排名的亚洲开发银行最大的20个成员体的表格。[12]
排名 | 成员体 | 认缴资本 (% 百分比) |
排名 | 成员体 | 投票权 (% 百分比) |
---|---|---|---|---|---|
总数 | 100.000 | 总数 | 100.000 | ||
1 | 日本国 | 15.677 | 欧洲联盟 | 15.724 | |
2 | 美利坚合众国 | 15.567 | 1 | 日本国 | 12.840 |
欧洲联盟 | 14.429 | 2 | 美利坚合众国 | 12.752 |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6.473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5.477 |
4 | 印度共和国 | 6.359 | 4 | 印度共和国 | 5.386 |
5 | 澳洲联邦 | 5.812 | 5 | 澳洲联邦 | 4.948 |
6 | 加拿大 | 5.254 | 6 | 加拿大 | 4.502 |
7 | 印度尼西亚 | 5.131 | 7 | 印度尼西亚 | 4.404 |
8 | 大韩民国 | 5.060 | 8 | 大韩民国 | 4.347 |
9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 4.345 | 9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 3.775 |
10 | 马来西亚 | 2.735 | 10 | 马来西亚 | 2.487 |
11 | 菲律宾共和国 | 2.393 | 11 | 菲律宾共和国 | 2.213 |
12 | 法兰西共和国 | 2.338 | 12 | 法兰西共和国 | 2.169 |
13 |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 2.188 | 13 |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 2.049 |
14 | 大不列颠暨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 2.051 | 14 | 大不列颠暨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 1.940 |
15 | 义大利共和国 | 1.815 | 15 | 义大利共和国 | 1.751 |
16 | 纽西兰 | 1.543 | 16 | 纽西兰 | 1.533 |
17 | 泰王国 | 1.368 | 17 | 泰王国 | 1.393 |
18 | 中国台北[注 1] | 1.094 | 18 | 中国台北[注 1] | 1.174 |
19 | 荷兰 | 1.030 | 19 | 荷兰 | 1.123 |
20 |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 1.026 | 20 |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 1.119 |
成员体
亚洲开发银行于1966年成立之初时有31个成员体,截至2019年5月成员体数量共计68个,包括来自亚太地区的49个和来自其它地区的19个成员体[13]。
|
|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