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全国最高军事机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五军都督府,中国明代最高军事管理机构。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制度的同时,削弱了高级武官的军事统帅权,将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五府长官通常由亲勋贵族担任,负责全国京外卫所军队的管理。明朝灭亡后,五军都督府制度消亡,不过这一制度为同时期的朝鲜、越南所效仿,建立各自特色的五府制度。
五军都督府的前身是大都督府。吴元年(1367),罢大都督,以左右都督为长官。洪武十三年(1380年)相当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的同时,同时废除大都督府,并改为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等五军都督府。 每都督府设左、右都督、正一品,并设有五军断事官。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以原五军都督府加“南京”二字,一如旧制。
五军都督府彼此平行,互不统辖,各自与兵部直接联系,最后奏请皇帝裁定。《明史‧职官志》云:“凡军制内外相维,武官不得辄下符征发”。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但无调兵权,兵部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两者互相制衡,以避免权力过大,与现代国家军队概念相同。五军都督府的成立是为制肘将帅拥兵自重,但亦因此削弱军事力量,使武将、士卒的社会政治地位日益低微。军事日益衰败。《明史‧兵制》称:“积轻积弱,重以隐占、虚冒诸弊,至举天下之兵,不足以任战守,而明遂亡矣”。明代中叶以后,卫所制受到破坏,五军都督府的职权渐被兵部取代[1]。
各都督府,都督初间以公、侯、伯为之,可参与军国大事;后率以公、侯、伯署府事,同知、佥事参赞军事。
其属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