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夹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挑夹棋[1],是流传于中国的一类两人传统棋类的总称,吃法方式为夹吃与挑吃,规则、棋名与棋盘随各地略有不同,许多也称为五子棋[2][3][4][5]。
棋具
- 棋盘为五路、五花,或是后者再加上有十字的菱形。
- 每方各十到九颗棋子。
通规
- 每方五枚棋子初始布置于己方底横行,其他己棋备用。
- 每方轮流将一枚己棋沿线移动任意格数至空棋位,不得越子、或转弯。
- 行棋时主动在同线上排成以下三子连线的排列之一就把该些敌子移除,并在该棋位补放同数量己子。有些地方规定两端需皆无其他棋子。
- 夹换:两枚己棋夹住一枚敌棋。
- 挑换:一枚己棋至两枚敌棋中间。
- 消灭对方所有棋子或使敌方不能移动获胜。
- 棋盘若接一个内有十字的菱形,则敌棋剩下一枚时则无法移除。须将该子赶至菱形顶端不能移动才获胜。
各地类型


- 也可称为“五子棋”。
- 棋盘可再加内有十字的菱形,代表和尚头。
- 夹换、挑换时,两端需皆无其他棋子。
- 敌棋剩下二枚无法用挑换,敌棋剩下一枚无法用夹换。称为“二子不挑”、“独子不夹”。须将该子不能移动才获胜。[1]

也可称为“和尚棋”,菱形象征和尚头[1];在石家庄称“五路担”、“憋葫芦”,菱形象征葫芦[14];鲁西称为“进古楼”,菱形象征古楼[15]。其他称呼也有,如平山称为“五路担夹”[16],在辽宁锦州靠山屯称为“横竖五道”[17],仡佬族称为“五马棋”[18]并列入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

在山东聊城的临清、阳谷等称为“拿王伦”,也有地方称“担担子”、“倒高粱茬”、“五棋”等,棋盘正方形边象征临清城的砖城,菱形象征汪家住宅,菱形顶点往两边以半圆弧线接正方形两边角,象征土城[26];在河南方城称为“走古路”,菱形象征山脊[27];河北吴桥称为“辘轳棋”,菱形象征牾[28]。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