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平反运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二二八平反運動

二二八平反运动是指在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台湾发生二二八事件后,台湾社会直到1980年代才开始展开的平反运动。

经过

Thumb
中华民国政府举行二二八事件中枢纪念仪式(2015年2月28日)。

中华民国政府原先定调二二八事件为反政府叛乱行动,认为民众受日本殖民统治后[1]:148-149[2]:98-104,因中国共产党、台湾共产党[3]:95-104、浪人、暴徒煽动而引发骚乱[4]。1980年代中期,政府持续将事件列为禁忌话题,并以避免族群冲突为由禁止调查[5]。直到1980年代末期,台湾社会陆续出现多次民主化运动[6]。1987年,郑南榕李胜雄陈永兴等人组织二二八和平日促进会[7],对外发表《二二八和平日宣言》,提出公布实情、订定2月28日为“和平日”等诉求[8][5][3]:5-6。和平日促进会之后在各地演讲和游行,遭到政府出动上千名镇暴部队阻挡[7][9]。在海内外公民团体陆续支持下[5],成功迫使当时政府逐渐让步[3]:5-6。1988年,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民主进步党也加入行动[6]

1989年1月,和平日促进会、台湾人权促进会台湾政治受难者联谊会、长老教会等团体发起二二八公义和平运动[5]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则在民主进步党籍台湾省议员压力下,纪录二二八事件的口述历史[3]:7-9。宗教界、学生、社会运动团体陆续加入后,新版历史教科书首度提及事件[5]。1991年1月,民间更成立研究小组[3]:7-9,于同年12月举办首次学术研讨会;行政院则为协助善后与也成立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组[3]:10-12,邀集学者搜集相关资料[8][3]:7-9[5][6]。1992年2月,政府公布首份官方报告《二二八事件研究报告》[8][3]:10-12,但在死伤人数等处仍未取得共识[5][6]

1995年,时任中华民国总统中国国民党主席的李登辉在台北市二二八和平纪念碑落成典礼上,以国家元首身分代表政府致歉[3]:10-12[5]。1997年,台湾历史学会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台北市政府主办首场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年,时任总统的陈水扁向二二八事件的受害者家属颁发恢复名誉证书。政府和学术单位也对事件细节展开研究[3]:7-9、95-104,其中《二二八事件责任归属研究报告》在2006年出版,指控蒋中正要为事件负起责任[3]:161-169[6],但亦有其他报告认为二二八事件受到日本政府应该负起责任。2007年,陈水扁再次代表政府向受害者道歉,同年二二八国家纪念馆正式成立。而在2010年,时任总统的马英九亦代表政府向受害者道歉。

纪念活动

1990年2月27日,立法院首次集体为二二八事件受害者起立哀悼1分钟[6]。隔年台湾各地陆续成立二二八受者家属关怀协会,连系相关受害者家属。到了1995年,立法院通过《二二八事件处理及补偿条例[3]:10-12,决议将2月28日订定为和平纪念日。不过为了促进各界重视政府的过错,立法院在隔年2月25日修订《二二八事件处理及补偿条例》第四条,将2月28日从纪念日改为国定假日[10]。2006年12月8日,则规定每年和平纪念日当天,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民间机构、团体需降半旗以示追悼。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在每年则会举办系列纪念活动[3]:5-6,并进行调查访问、设立奖励学金、补助教材著作、举办家属联谊活动等[8][3]:10-12

1989年,嘉义市弥陀路二二八纪念碑宣告落成,为台湾首座二二八和平纪念碑[11][12]。之后各地也陆续建立二二八和平纪念碑、设置纪念馆[6]。其中1995年,由行政院督建、位于台北新公园的台北市二二八纪念碑完工[8][13],并于隔年将公园改名为“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尔后包括台北二二八纪念馆[14]阮朝日228纪念馆二二八国家纪念馆陆续成立[15],而在台北市[16]、高雄市[17][18][19]、嘉义市[20][21]、屏东县[22][23]、台南市[24][25]、嘉义县[26]、云林县[27][28]、台中市[29][30][31]、宜兰县[32][33][34]、花莲县[35]、新北市[36]、桃园市[37]、基隆市等处也设有相应的纪念碑或纪念公园[38][39]中华邮政则在1997年和2007年时,分别发行《二二八事件五十周年和平纪念》邮票[40]与《二二八国家纪念馆邮票》[41]。然也因台湾社会认知不同,还是传有抗争与蒋介石铜像及228纪念碑遭破坏之情事。[42][43][44][45][46][47][48]

更多信息 县市/市, 乡镇市区 ...
县市/市 乡镇市区 成立性质 属性 名称 简介 成立时间
新北市 三重区 市立 公园 二二八和平公园 2002年[49]
台北市 中正区 市立 纪念馆 台北二二八纪念馆 台北二二八纪念馆于二二八事件五十周年时于台北市二二八纪念公园内正式开馆[50]。建筑前身为“台北放送局”。 1997年2月28日
台北市 中正区 国立 纪念馆 二二八国家纪念馆 二二八事件届满六十周年,国家级的二二八国家纪念馆正式揭牌成立,并于2008年2月28日开馆营运。 2007年2月28日
台北市 中正区 市立 公园 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 位于台北市中正区怀宁街,公园内有台北二二八纪念馆二二八和平纪念碑,原为台北新公园。 1996年2月28日
台中市 东区 市立 公园 台中市二二八纪念公园 位于台中市东区,原名东峰公园。于1984年兴建完成,1995年设立二二八纪念碑,直至2003年碑文甫确立。[51] 1995年
台中市 大里区 市立 公园 二二八纪念公园 原名国光公园
南投县 埔里镇 县立 公园 二二八纪念公园 位于爱兰桥
云林县 古坑乡 县立 纪念碑 古坑崁脚村二二八纪念碑 位在古坑乡崁脚村公墓旁的二二八纪念碑,是全台第一座在挖获受难者遗骸地点设置的纪念碑。[52]
云林县 古坑乡 县立 公园 二二八纪念公园 邻接古坑绿色隧道景观公园 2007年[53]
嘉义市 东区 市立 公园 嘉义市二二八纪念公园 位于嘉义市大雅路二段 1996年2月28日
嘉义市 东区 市立 纪念碑 嘉义市二二八和平公园纪念碑 纪念碑为钢骨混凝土构造之“颁魂之碑”,造型取自排湾族的竹制口琴,竹制口琴的原始之声,其音单调、柔美、悠长,有以原住民的音乐,抚平历史伤口、亡灵之意。(于嘉义市二二八纪念公园之内) 1996年2月28日
嘉义市 东区 市立 纪念馆 嘉义市二二八纪念馆 嘉义市二二八纪念公园之内 1996年2月28日
嘉义市 东区 市立 纪念碑 嘉义市弥陀路二二八纪念碑 嘉义市弥陀路二二八纪念碑(23°27′46.9″N 120°28′16.7″E)建于1989年,是全台湾最早建成的一座二二八纪念碑。 1989年8月19日
嘉义市 西区 国立 公园 二二八国家纪念公园 选址于二二八事件中“血洗刘厝庄”发生地。 2009年[54]
高雄市 盐埕区 市立 公园 高雄市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 原名仁爱公园。 2006年
高雄市 冈山区 市立 公园 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 全台湾第一座为纪念二二八事件而建造的公园 1993年2月28日
台南市 中西区 市立 纪念公园 汤德章纪念公园 旧称大正公园、民生绿园,是全台湾唯一以二二八事件受难者命名的纪念公园 1997年2月27日
屏东县 林边乡 私立 纪念馆 阮朝日228纪念馆 全台第一座私人的二二八纪念馆——阮朝日228纪念馆成立,作为南台湾二二八历史研究之据点。 2002年3月23日
宜兰县 县立 纪念碑群 228宜兰印记 由宜兰县228受难者家属关怀协会前理事长吕崧海提出,希望仿德国纪念犹太人受难方式,在县内各受难地点设置纪念碑。 2016年
宜兰县 宜兰市 县立 建筑物 宜兰二二八纪念物 宜兰二二八纪念物——历史之澄镜由建筑师简学义设计,为一个地下化的建筑,设于宜兰运动公园南侧,占地面积一千八百五十平方公尺。[55] 2004年2月28日
关闭
台湾各地的纪念设施

注释

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