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牛津音乐伴书》(The Oxford Companion to Music)定义,音乐评论是“对个别作品、团体,甚至曲类,其价值与取径,所行的智识判断”,可以说是音乐美学的一个分支。[1]随著近代音乐类型与媒体活动渐广,音乐评论与报导之间的分野也愈发模糊。[1]
定义
音乐学学者温顿·迪恩认为,“在所有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难以评断的。”[2]和其他领域不同的是,音乐活动所使用的“语言”同人类感官经验并没有具体的连结。“当我们谈论‘爱’这个概念时,可以在生活中、文学作品中找到许多例子,然而不论是早餐、铁路旅途,或是婚姻和谐,都和C音没有关系。”[3]如同戏剧领域,音乐在每次演出当中都被重新创作,评论所针对的对象因此不只是文本,同时也有演出本身。更具体地讲,“平衡、对比、期待与满足⋯⋯在音乐领域往往来得更为重要。”[3]而缺少系统性的,抑或是未有音乐美学意识的评论,便往往显得主观。“只有乐评本身能够进行自我审查。”[4]
流变
理查德·塔鲁斯金主张,18世纪的伦敦是“我们今日所知关于艺术评论的角色、功能”的诞生地。[5]不过,近代一些专门进行音乐评论的杂志,却是在德国问世的,例如1728年的《忠实音乐大师》(Der getreue Music-Meister),以及1737年至1740年期间在汉堡运行的《批判的音乐家》(Der kritische Musikus)等等。[6]18世纪五〇年代法国的“丑角剧之争”(Querelle des Bouffons)论战,也是一类代表。[7]音乐批评领域最早的英语文献,则是查尔斯·阿维森写于1752年的《音乐表达论文》(Essay on Musical Expression)。[1]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评论主要集中于人声演唱,对器乐演奏的关注相对较少。“⋯⋯声乐是审美的顶点。”[8]
18世纪末期,中产阶级取代了贵族,成为艺术活动的主要支持者。[9]同时,浪漫主义也正崛起,凡此都对音乐评论带来影响。“因应读者群的增加,评论者一改教育家的姿态,以同侪的姿态(进行写作)。”[10]此外,对器乐的关注也开始增加,E·T·A·霍夫曼便是著名的一位。
随著欧洲音乐的“经典”概念,以及相关的演奏传统逐渐确立,音乐评论也在进一步转变。作品愈来愈多,当代作曲家所面临的竞争态势也就愈强。[注 1]据此,评论界也演化出拥护传统、吁呼创新等二类流派。由约翰·弗里德里希·罗奇利茨主编,1798年开始在莱比锡发行的《音乐广讯报》(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就是当时新音乐阵营的代表刊物。[11]之后,欧洲几个主要城市开始起而效尤,包括伦敦、巴黎、柏林等地,都有颇具规模的音乐评论活动。乔治·亨利·康特是伦敦最早的音乐评论家之一[12],詹姆斯·威廉·戴维森更在1835年起为《泰晤士报》执笔达四十年之久。[13]
20世纪,英美大报持续设有艺术音乐的评论专栏,英国有《每日电讯报》、《卫报》、《观察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美国方面则有《芝加哥论坛报》、《纽约先驱论坛报》以及《纽约时报》等等。
著名人物
- 宇野功芳
- 哈罗德·C·勋伯格
- 安东尼·托马西尼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