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L卡,也叫收听证明卡,是业余电台广播电台短波中波)和民用频段无线电台的确认联络或收听的凭证。通俗地说,就是“证明自己收听到了某个电台”的书面证明。QSL卡会由广播电台向听众发出;业馀无线电台在通信后发出;或者由非参加通信的其他收听者(或收听电台)听众向业馀无线电台发出。QSL卡大多数都是通过邮件直接发送的,也有使用集合寄出的型式,它亦有使用网络容送的型式。许多无线电爱好者和广播爱好者将获得尽可能多的QSL卡作为追求目标,国际上也以QSL卡作为的业馀无线电竞赛证明。

词源

QSL卡的词源来自无线电通信中的Q简语"QSL"。在Q简语中,Q码信息可以代表一个声明或一个问题。而在Q简语中,"QSL"代表着“你是否确认收到我的传输?”,而"QSL"代表着“我确认收到你的传输”。由此引申,QSL卡意为“我收到了你的信息”的证明,因而得名。[1][2]在全球范围内,广播电台和业余电台签发的确认卡片都可以称为“QSL卡”。除了在日本,“QSL卡”通常专指业余无线电的联络确认卡片,而广播电台签发的收听确认卡片称为“受信确认证”(日语:ベリカード,和制英语:Verification Card)。

历史

以发送明信片的方式来证明收通讯的方式,可能已经多次独立发明。最早的QSL卡可能在1916年,从纽约洲水牛城的8VX寄给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3TQ的卡片。[2]而第一张带有呼号、频率、日期等的QSL卡片则可能是由俄亥俄州阿克伦的8UX,在1919年发出的。而在欧洲,2UV则在1922年从英国的伦敦哈利斯登运营时首次使用了QSL。[3]

在电台广播兴起的早期,许多消费者和业馀爱好者会以成功接收远方电台,来彰示收音机性能优越。听众会将接收报告邮寄给广播电台,希望得到书面回复,从而证实他们听到了远方的电台。随着电台收到更多接收报告,它改以明信片回复接收报告,同时附上确认接收的表格。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中,广播听众热衷于收集QSL卡,广播公司亦使用接收报告的资料,来衡量其广播的有效性。[4]

获取

QSL卡的获取由向广播电台寄去收听报告,在电台经过认证后将寄回QSL卡。由广播电台发行的QSL卡,通常附上广播听众寄来的收听报告时证明,以及给予回馈。一些电台会对QSL卡的派送给予额外的要求,如要求收听者提供录音,或在信件中附带足额回信邮资(现金、当地邮票或国际回信券),方可向听众签发QSL卡片[5][6]

由于收听证明卡上常常印有当地名胜、广播电台的象征物、知名主持人英语Radio personality、电台建筑设施或播音室的照片,以作为电台凝聚听众向心力的一种工具,因此也成为广播迷之间一种常见的收藏嗜好,其作用类似业馀无线电领域中的QSL卡,部分会以明信片的形式发行。虽然通常是以卡片型态般存在,但当收听证明是以书信的方式发行时,也常称为收听证明信QSL信。部分电台可能没有专门印制QSL卡片,因此一些爱好者会自行印制带有电台标志以及相应信息的卡片寄给电台,由电台填写后再寄回,这种QSL卡片称为“PFC卡”(Prepared Form Card)。也有电台以电子邮件形式向去信的听众发送带有收听数据的图片或者pdf文档等,称为e-QSL

业馀无线电中的QSL卡

Thumb
一张业余无线电通联QSL卡,签发人呼号为“NX1Z”

业余无线电的操作员通过交换QSL卡以确认电台之间的双向无线电联系。QSL卡都会附上联系的细节,包括参与联系的电台呼号、发生的时间和日期(通常以UTC为单位)、使用的无线电频率或频段、使用的传输模式和信号报告。[7]操作员会因为记念、通联到罕见地区、收集等原因而而交换QSL卡。[2]如果寄收者并没有参与通讯,则QSL卡会称为SWL卡。[8]

业馀无线电中的QSL卡的设计要十分寛松。外观可以从文字、图片不等。[9]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及其成员协会则建议QSL卡的最大尺寸为3.5乘5.5英寸(140毫米乘90毫米)。[10]典型的QSL卡与典型的明信片大小相同,一般而质量均衡的纸制成。[11]

业馀无线电通常使用普通的国际邮政系统寄送,也有使用电子的型式。纸面形式的QSL卡可以直接发送到个人的地址,或通过一个国家卡片管理局发送。而电子型式的QSL卡会依赖网上数据库型式发送。

操作员可以直接寄送的方式,寄到对方的住址上。这样可以减少邮政的耗时。[12]

卡片管理局(QSL Bureau)负责收集和分发该国家的卡片。卡片管理局会在一个信封里发送几张寄往一个国家的卡片,或使用包裹服务发送大量的卡片,从而减少发件人的邮费。[9]使用卡片管理局寄送QSL卡虽然可以减少邮费,但由于涉及到额外的处理时间,所以增加了递送时间。[13]除了卡片局,在一些国家还有发件局(Outgoing QSL)。发件局通过接收寄往许多不同国家的卡片,并将它们重新包装成捆,然后寄给特定的卡片局,从而进一步节省邮资。 [14]大多数卡片管理局是由当地业余无线电协会运营的,只有美国例外,并由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IARU)协调。[14]当在业余无线电操作员很少的地方,或者没有可靠的邮政系统的地方,QSL卡片的寄派通常由志愿的QSL管理员(QSL Managers)可以处理。[2]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卡片局可在IARU官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上查询。

QSL卡的派发亦可以由电子系统处理。这些系统使用计算机数据库,以电子格式存储通常由QSL卡验证相同的信息。[15]一些业余无线电操作奖的赞助商,通常接受QSL卡作为联系的证明,也可能承认特定的电子QSL系统来验证奖项的申请。但电子型式的QSL卡不获无线电竞赛所接受。[16]以下为常用的电子QSL卡系统:

  • eQSL 可以将QSL于以jpeggif图像的形式进行线上交换,然后可以在接收者的本地打印机上打印成QSL卡,或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显示。许多记录程序现在都有直接的接口,可以将通联的细节实时传送到eQSL.cc数据库中。[17]
  • 美国无线电中继联盟的世界日志(Logbook of The World,LoTW)是另一个电子QSL系统。世界日志是以数据库记录的形式,用发送者的私钥进行电子签名。这个系统只是简单地匹配数据库记录,但不允许创建QSL卡图像。

短波广播中的QSL卡

Thumb
莫斯科广播电台(Radio Moscow)于1969年发出的QSL卡

短波广播电台也会对发出收听报告的听众发放QSL卡。短波广播公司会从收听报告处,以核实节目的接收情况,同时也作为判断听众规模、有效接收距离和发射机技术性能的一种手段。QSL卡也可以作为短波广播电台的宣传工具之一,有时卡上会有该国的文化信息。[18]

高频主动极光研究计划偶尔会要求提供其短波实验的接收信息,作为回报,他们会寄回QSL卡。[19]时码发播台,如WWVH,也会寄回QSL卡以回应听众报告。其他业务性质的短波电台,如海洋和航空气象广播电台,也可以发送QSL予听众。一些地下电台也是如此。

民用频率无线电的QSL卡

民用频率无线电的操作员也会交换QSL卡,尤其是在是在1970年代流行期。[20]民用频率无线电无线电操作者在空中相遇时,通常会交换个性化的QSL卡,会附有他们的名字。因为民用频率无线电不要求持牌操作,QSL卡可能不包含呼号,而是自取名称为主。[21]

民用频率无线电的QSL卡可能只包括用户的呼号或者自取名字,操作位置,并附上到民用频率无线电联系的日期和时间。更精心制作的QSL卡片以漫画、卡通、口号和笑话为特色,有时还带有嘲讽的性质。[22]

竞赛中

QSL卡为国际业馀无线电比赛中的通联证明。[8]比如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的CRSM0~9区奖状申请中,要求参实者呈交QSL卡片复印件,以兹证明成功与中国大陆0~9业余无线电分区通联。[8]

在竞赛中,主办方不一定接受电子型式的QSL卡:

  • CQ业余无线电杂志于2009年1月开始接受参赛者以eQSL.cc的电子QSL参加其下竞赛。[2]
  • 10-10(Ten Ten International)自接受电子QSL。[23]
  • 美国无线电中继联盟接受世界日志的记录来为其下奖项提供申请奖项。[2]
  • DXCC不接受以电子型式的QSL卡的成绩。[24]

现况

中国大陆

目前有发行QSL卡的中国大陆广播电台一览

部分省级电台,如内蒙古湖南广东等曾经在1980-2000年发行过QSL卡,不过随着省台逐渐取消短波而停止签发。近年民间偶尔传出有福州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台州综合广播等发出的QSL卡,不过多数地方电台已经很少发行或不了解SQL卡。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发展,青年人有了更丰富的视听娱乐选择,或可通过手机APP不受地理限制联网收听各地电台。在没有新的爱好者群体加入的背景下,新一代电台工作人员也对QSL卡不甚了解。

不过目前地方电台QSL卡的获取,可通过联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广播让其代签QSL卡,或者可制作PFC卡等方式进行获取。

延伸阅读

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