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型流感羊流感(英语:Q feverGoat flu),又称Q热寇热,Q 热(Q Fever),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中贝氏考克斯菌(Coxiella burnetii)贝纳氏立克次体[1] 感染所引起的人畜共通传染病,可感染动物与人,普遍分布全世界,仅有纽西兰未有检出报告。该病 1935 年于澳大利亚首次被发现,现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通报性疾病,病原操作应于生物等级 3 级实验室操作,因具有内孢子样之结构,故能耐热、耐干燥及抵抗一般消毒剂,容易在环境空气中形成粉尘微粒而感染传播。由于对人传染性高,造成公共卫生问题,因此为各国所重视。[2] 可经由接触空气散播传染造成患者发烧肌肉痛类流感症状,也能导致心内膜炎肝炎或孕妇流产等疾病。曾在荷兰爆发大流行并被认为新型流感。多国研究报告指出,经常性接触牛、绵羊、山羊等畜牧业者、农夫、兽医师、屠宰场或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是容易感染的族群;另研究指出,与宠物猫、狗有密切接触的饲主亦有感染之危险。[3]

流行病史

1935年,John Derrick在澳洲昆士兰一群不明原因的热病患者的血清和尿液中发现能在天竺鼠引发疾病,却无法用当时已知培养技术分离特定病原,他称之为“奇怪热病”(“Query fever”):突发高烧、头痛(后脑杓、突发且剧痛)、皮疹及缓脉等。后来MacFarlane- Burnet和Cox不约而同分离出,是种立克次体-样微细的革兰氏阴性杆菌(GN cell wall),绝对的细胞内寄生物,细尖、锥状端,只能Giemsa染色,后来为纪念两位学者,命名为“Coxiella Burnetii”。

Q热是人畜共通的法定传染病,Q热传染方式有吸入空气飞沫、直接接触受到兽尸(carcasses)或感染的动物、物品或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羊奶。高危险群有农夫、兽医、毛皮业者、屠宰场员工、畜牧业者等,凡是经常接触牲畜,尤其牛、羊,或家中饲有猫、狗、兔子等宠物者都应提高警觉。引起Q热的立克次体通常存在哺乳类动物的尿液、乳汁及粪便,特别是有蹄类动物的胎衣及羊水。[4]

Q热感染临床上表现多彩多姿,诊断不易,多赖两周之血清学检验变化;如西班牙Basque郡,社区感染肺炎60%是Q热;西班牙南部,不明热住院病人30%患有急性Q热;法国南部心内膜炎5-8%,由Q热(C. burnetii)造成;台湾卫生署预防医学研究所曾研究台澎地区在1991-1992年间,自579位不明原因热病患者中,验出48例(8%)急性Q热个案,以台湾南部个案最多;1993-1996年间,于601名疑似Q热感染或不明热患者,找到70名急性Q热病例。[4]

宿主及传染途径

病原宿主范围非常广,绵羊、山羊及牛等动物为主要保毒宿主,狗、猫、兔、马、猪、骆驼、水牛、鸟类或野鼠等动物亦有感染报告,但无临床症状。被感染动物通常无症状(不显性感染),但一旦怀孕则有可能造成流产或死胎。虽然能带原但很少经由传播[5][2]

本菌会在胎盘中活化后急速增殖,怀孕动物的胎盘或羊水便成了重要的感染源。人类通常可能因接触动物的胎盘、羊水、乳汁、尿液、粪便、阴道粘液、精液或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羊奶而感染,Q热也能通过气溶胶传播。研究报告指出,经常性接触牛、绵羊、山羊等畜牧业者、农夫、兽医师、屠宰场或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是容易感染的高风险族群。

人类对于Q型流感抵抗力不强,潜伏期一般认为9-40天。研究中指出急性Q热的潜伏期取决于暴露致病菌量的多少,大约3-30天,[6] 而60%感染者无临床症状,近40%病患即使有症状也非常轻微,临床上很容易被忽略,真正需要住院的病人约仅2-5%。

C. burnetii除了会造成人类感染Q fever外,它同时也具有成为生物战剂的可能。根据研究,在每立方公尺有100个病原菌的环境下暴露30至60分钟,即有可能因吸入病原菌而造成感染;除此之外,C. burnetii在强风中也可由定点源扩散到11英哩(18.3公里)外[7]

症状

人感染“Q型流感”后会出现以下症状

  • 头痛
  • 出汗
  • 寒冷
  • 酸痛
  • 心跳缓慢及心跳加速
  • 疲劳及全身无力感
  • 上吐下泄

临床上主要以突然性高烧合并肺炎或肝炎来表现。其它包括畏寒、倦怠、头痛、肌肉酸痛、眼窝痛、盗汗、干咳、喉咙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非特异性的症状也有可能出现。以台湾而言,病患大多以肝炎为表现,而且出现黄疸的比例也比国外高。1-5%有少部分的病人在急性期过后会变成慢性的Q热,以本身有心瓣膜疾病、人工瓣膜、癌症或是怀孕妇女为高危险族群。临床上慢性Q热大多以心内膜炎为主要表征,少数个案以血管炎、骨髓炎、慢性肝炎、或慢性肺部病变为表现。

种类

Q型流感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流感的症状会持续两个星期,而慢性流感甚至可能须时长达两之久方能痊愈。 急性Q热表现(acute rickettsial disease)全身性疾病,诊断主要靠血清反应,临床表现在世界各地不同,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郡,最常见非典型肺炎;法国南部的安达卢西亚,以非典型胆汁滞流性肝炎为主,病程2至14天可自然痊愈(a self-limited febrile illness)的一种热症;若干免疫力不全的病例演变成慢性Q热临床症状通常很慢且不显著为心肌炎、心内膜炎、骨髓炎、脑炎和外椎体症候群,通常不会致命。

慢性Q热感染都是缓慢进行、经过目前尚未知的潜伏期,多数病状在接触Q热后数年后才出现细菌培养阴性心内膜炎(endocarditis)、人工瓣膜感染、血管瘤(aneurysm)、骨性关节炎(osteomyolitis)、流产、慢性肝炎/肝脾种大、间质性肺纤维化、不明热(prolong fever)、慢性肾衰竭、脑血管病变和过敏性紫斑症(leukocytoclastic vasculitis)。此时细菌不仅被宿主单核白血球及吞噬细胞吞噬至胞浆空泡内,更在细胞内持续存活;接受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感染HIV患者、肿瘤、淋巴瘤或慢性肾衰竭病患等,最常表现为慢性/亚急心内膜炎(SBE),占60至70%,发生在已有心脏瓣膜病变上,产生极微小赘肉(vegetations);临床病微缺乏特异性,没有或反复轻微发烧;好侵犯已有病变的动脉瓣或二尖瓣,或人工瓣膜,少数发生在过去正常的瓣膜。瓣膜上赘生物不易被心脏超音波发现,血液培养阴性;诊断线索是心脏病患者伴随不明感染或发炎症状,偶而有紫斑状皮疹,肾衰竭,脑中风,不明原因肝脾肿大,或渐进性心衰竭、、、、。上述模糊病征和症状,往往造成诊断延迟,数月或数年后才想到是Q热心内膜炎。[4]

导致结果

Q型流感有可能导致死亡。除此之外,该流感还有可能引起其它疾病。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