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化学与原子物理学中,g轨域(英语:g orbital)是一种原子轨域,其角量子数为4,其磁量子数可以为0、±1、±2、±3、±4,且每个壳层里中有9个g轨域,gz4、gxz3、gyz3、gxyz2、gz2(x2-y2)、gx3z、gy3z、gx4+y4、gxy(x2-y2)[1],有三种形状,且方向不同,每个可以容纳2个电子,因此,g轨域共可以容纳18个电子。
g轨域从主量子数n=5时开始出现,由于主量子数不能小于5,因此最小的g轨域是5g轨域,且不存在1g、2g、3g和4g轨域。当角量子数=5时,对应于9个磁量子数:4、3、2、1、0、-1、-2、-3、-4。每个壳层皆有9个g轨域,分别为gz4、gxz3、gyz3、gxyz2、gz2(x2-y2)、gx3z、gy3z、gx4+y4、gxy(x2-y2),有三种形状,其中磁量子数m = ±1或±4时(gxz3、gyz3、gx4+y4、gxy(x2-y2))形状相同但方向不同为八片豆子形;磁量子数m = ±2或±3时(gxyz2、gz2(x2-y2)、gx3z、gy3z)形状相同但方向不同为为十二叶哑铃形;而磁量子数m = 0时(gz4)的形状较特别,类似于dz2轨域,但中间的环的上下多了一个类似碗的形状,其开口朝向上下的哑铃形。
g区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新增加的电子是填在g轨域上的元素。这一区的所有元素目前均尚未被发现。预测周期表中从第8周期开始的每个周期都各将有18个g区元素。
g之后的轨域目前尚未观测到,但根据计算结果是有可能存在的。其命名则依字母顺序命名,除了不与s轨域和p轨域的s、p重复之外,另外还跳过j这个字母[2](由于某些语言不分i与j),因此没有任何轨域会以“j轨域”来命名。
目前还没有发现h轨域 ,但根据现有理论,h轨域(英语:h orbital)是一种原子轨域,其角量子数为5,其磁量子数可以为0、±1、±2、±3、±4、±5,且每个壳层里中有11个h轨域,其形状可由薛丁格方程式来预测。
具有最高能量的电子是填在h轨域上的元素称为h区元素,位于第九周期之后,许多目前的物理模型都崩溃了或不适用,因此可能无法存在。
目前还没有发现i轨域 ,但根据现有理论,i轨域(英语:i orbital)是一种原子轨域,其角量子数为6,其磁量子数可以为0、±1、±2、±3、±4、±5、±6,且每个壳层里中有13个i轨域,其形状可由薛丁格方程式来预测。
i轨域从主量子数n=7时开始出现,由于主量子数不能小于7,因此最小的f轨域是7i轨域,但由于能阶交错,会从第9周期或第10周期后才开始填入,根据Pyykkö模型,其原子序将超过173,当前考虑到核电荷分布之有限延伸的计算,结果约等于173(unseptrium),非离子原子所属的元素可能仅限于等于或低于这个结果[3]
玻尔模型在原子序达到137之后会有问题,因为在1s原子轨域中的电子的速度v计算如下:
当中Z是原子序,α是描述电磁力强度的精细结构常数。[4]如此一来,任何原子序高于137的元素的1s轨域电子将会以高于光速c运行,物理上不可能。因此任何不建基于相对论的理论(如波尔模型)不足以处理这种计算。
半相对论的狄拉克方程式在原子序大于Uts时也会发生问题,因为基态能阶为:
当中m0是电子的静质量。而当原子序大于137,狄拉克基态的波函数是震荡的,并且正能谱与负能谱之间没有间隙,正如克莱因悖论所言。[5]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指出了这效应。
然而,现实的计算已考虑到了核电荷分布的有限延伸。约等于173(Unseptrium)的临界的Z使得非离子原子所属的元素可能仅限于等于或低于这个结果,因此,电子可能无法填至i轨域,因此i轨域有可能根本不存在。
k轨域是根据轨域命名规则照字母顺序跳过“j”[2][6]所得到的轨域名称,因此当角量子数为7时,不会是j轨域,而是k轨域,由于i轨域可能不存在,因此,k轨域仅是原子轨域模型的理论值。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