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头小食的发展源远流长,因为香港岛四面环海、渔产丰富,因此海鲜是街头常见的料理种类之一。从19世纪开始,香港已开始有路边摊档,它们都是为了维持生计以及照顾社会低下层人士的饮食所需而出现的,至于街,但所出售的食物仍是街头所售的小食,因此极受欢迎。
香港街头小食的种类很多,例如鸡蛋仔、碗仔翅、臭豆腐、鱼蛋、牛丸、贡丸、砵仔糕、牛杂、格仔饼、炸鱿鱼须、串烧、烧卖、煎酿三宝、肠粉、糯米糍等等都属此类,它们大多以纸袋或发泡胶盒盛载,而以竹签或胶匙食用,即买即食,没有任何餐桌等设备。从香港街头小食的特色与发展,可见香港人独有的香港饮食文化特色。香港人除了平日生活节奏快捷、工作速度快以外,在饮食方面亦可显出港人讲求快速的心态,不但吃得快,连制作食物的也要快速,才能在社会生存,街头小食恰好显示出这个特点。根据《苹果日报》在2002年8月8日的一篇报道估计,香港人当时每日便吃掉55吨,约375万粒的鱼蛋[1],数量惊人,从此可见香港人对街头小食的热爱。
历史发展
街头小食在最初也是在街边档口先出现。街边档口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早于1880年代已有街边档口的出现,它们日以继夜做生意,而当时亦已有大牌档的出现[2],大牌档亦是在街头摆卖的,是领有政府牌照而拥有比小贩更大面积的摆卖地方[3],与小贩有相似的地方,其后更开始有“为食街”的出现,所谓“为食街”是指一些熟食小贩集中在一处地方售卖食物予低下层市民,而最早期的“为食街”位处中环士丹利街与嘉咸街交界,街内有多个售卖早、午、晚三餐及宵夜、糖水(甜汤)的熟食小贩[4],1950年代、1960年代开始出现了大量小贩售卖街头小食[5],至1970年代开始,政府为整顿市容,重新规划城市,开始抑止街边摊档阻街情况[6],至1997年回归后,政府因为路边摆卖食物衍生卫生问题而大力打击这些无牌小贩,令街边小贩的数目骤然回落,至近年,小贩数目已大不如前,但街头小食已不再只限于“街头”,而开始进占店铺继续经营,小贩开始进占店铺经营除了是因为政府大力打击令它们无法继续在街头生存,同时亦因为1997年香港发生金融风暴,店铺租金大幅下降,令小贩得以负担铺租,遂开始在店铺经营,而且越来越受欢迎,店内经营的小食越开越多[7],而且多会集中于一处经营,如旺角的花园街、油麻地的庙街等都有大量的街头小食出售。时至今日,香港人食街头小食时,大多都是在这些店铺购买后即买即食。
特色
流动熟食小贩
香港的流动熟食小贩以小贩车摆档,方便流动。小贩车有不同的设计,每种设计有其所属烹饪方式,卖其所能烹调的一类食物。小贩车产生的食物香气吸引路人。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