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战狗》(英语:Bolt),由华特迪士尼制作并于2008年发行的美国电脑动画喜剧电影,它是第48部华特迪士尼经典动画长片,同时也是迪士尼的第4部3D电影。这部电影是由曾参与过《花木兰》以及《变身国王》制作的克里斯·威廉斯(Chris Williams),以及曾参与过《星际宝贝》以及《熊的传说》制作的拜伦·霍华德(Byron Howard)两人共同执导,同时也是他们两人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其英文原版的配音员包括了约翰·屈伏塔、麦莉·希拉、狄尔里奇·巴德(Diedrich Bader)、尼克·史威森(Nick Swardson)、葛瑞格·杰曼(Greg Germann)、苏茜·伊斯曼(Susie Essman)、麦坎·迈道尔(Malcolm McDowell)、克莱儿·荷特(Claire Holt)和马克·华尔顿(Mark Walton)等人。台湾版本则安排了王伟忠及林郁智(艺名“纳豆”)等人配音,香港版本则有张学友、王祖蓝等人负责配音。
雷霆战狗 Bolt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克里斯·威廉斯 拜伦·霍华德 |
监制 | 克拉克·史宾塞 克里斯·桑德斯 |
编剧 | 克里斯·威廉斯 丹·福吉尔曼 想法 克里斯·桑德斯 |
主演 | 约翰·屈伏塔 麦莉·希拉 苏茜·伊斯曼 马克·华尔顿 |
配乐 | 约翰·包威尔 |
剪辑 | 提姆·默顿斯 |
制片商 | 华特迪士尼影业 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 |
片长 | 96分钟 |
产地 | 美国 |
语言 | 英语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2008年11月21日 2008年12月4日 2008年12月28日 2008年12月29日 2009年1月22日 2009年8月1日 |
发行商 | 华特迪士尼工作室电影 |
预算 | 约1.5亿美元[1] |
票房 | 美国、加拿大 约1.14亿美元 全球 约1.99亿美元 总和 约3.13亿美元[1] |
各地片名 | |
中国大陆 | 闪电狗 |
香港 | 超级零零狗 |
台湾 | 雷霆战狗 |
新加坡 | 雷霆战狗 |
电影的剧情讲述一只名为波特(Bolt)的白色德国牧羊犬因长期参与一电视节目的拍摄工作,以致角色上身,以为自己天生拥有超能力。他在一次拍摄时,因误以为他的小主人佩妮(Penny)被绑架,随即冲出摄影棚,展开了一次环游全美国的“营救”旅程。
如同几部迪士尼之前使用电脑绘图制作的动画电影,包括《四眼天鸡》和《未来小子》等,《雷霆战狗》也有以3D的形式在具备3D萤幕的电影院中上映。
剧情
一只名叫波特(Bolt)的白色的德国牧羊犬是一个大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中的主角,而他的主人佩妮(Penny)同时也在这个电视节目中演出他剧里的主人。在节目中,波特有著各式各样的超能力,包括了力大无比、飞快的速度、能由眼睛发出炙热的光线和几近无敌超声波武器“狗吼功”(super bark),并且不断阻止卡里科(Calico)博士的邪恶计划。然而,剧组的人员一直不让波特知道其实这一切都只是演戏,也因为这样,波特一直不知道他所有的超能力其实都是假的。
一次意外,波特在纽约走失了。在回家的途中遇上的黑猫咪咪(Mitten)和波特的忠实粉丝仓鼠阿诺(Rhino,又译仓鼠犀牛),过程中一次一次的冒险使波特觉醒自己是没有超能力的,亦加深了对咪咪和阿诺的感情。它们乘坐过不同的交通工具,有火车、货车、旅行车、运泥车,经过数月后终于回到片场。此刻佩妮因(假)波特怯场慌乱发生火灾意外,波特知道佩妮有危险,马上冲入片场找到佩妮,但四处已陷入一片火海中,波特带佩妮逃亡至通风口,不过佩妮倒下不能走了,波特向通风口咆哮“狗吼功”,消防员才发现救他们出来。送医时佩妮母亲对经纪人仍一副势利嘴脸感到愤怒、不再让女儿演出,所以节目安排主人脸部伤势严重得整容的剧情来换角。除波特重回佩妮怀抱外,咪咪和阿诺也被她收养而在一起。
配音员
配音 | 角色 | |||
---|---|---|---|---|
美国 | 台湾 | 香港 | 中国大陆 | |
约翰·特拉沃尔塔 | 王伟忠 | 张学友 | 商虹 | 波特(Bolt) |
苏茜·伊斯曼 | 汪世玮 | 刘玉翠 | 王博 | 咪咪(Mittens) |
马克·怀顿 | 林郁智 | 王祖蓝 | 张遥函 | 阿诺(Rhino) |
麦莉·希拉 科洛·莫瑞兹(幼年) |
王羚 王嘉(幼年) |
叶子琦 | 张晔子 | 佩妮(Penny) |
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 | 康殿宏 | 龚国强 | 茅菁 | 卡里科博士(Dr. Calico) |
尼克·斯旺森 | 布莱克(Blake) | |||
狄尔里奇·巴德 | 姜先诚 | 张锦程 | 退休的猫(Veteran Cat) | |
格雷格·格曼 | 经纪人(The Agent) | |||
詹姆士·利普顿 | 王希华 | 张锦程 | 导演(The Director) | |
兰迪·沙瓦吉 | 沙格(Thug) | |||
凯莉·瓦格伦 | 刘小芸 | 明蒂(Mindy) | ||
格蕾·德莱勒 | 龙显蕙 | 佩妮的妈妈(Penny's Mother) | ||
J·P·曼诺克斯 | 汤姆(Tom) | |||
布莱恩·斯泰潘内克 | 马丁(Martin) | |||
约翰·迪·马吉欧 | 沙尔(Saul) | |||
珍妮·路易丝 | 代理导演(Assistant Director) | |||
于正昌 周宁 姜瑰瑾 夏治世 刘安 王辰骅 曾诗淳 陈旭昇 刘鹏杰 王俊博 苏振威 陈午明 |
古明华 李建良 李忠强 李镇洲 汤俊明 潘灿良 罗君左 叶心怡 苏青凤 覃恩美 谢月美 赖芸芬 邱万城 邵美君 郭碧珍 邓伟杰 郑佩嘉 陈旭恒 高翰文 |
制作
一开始,这部电影原本计画之名称为《美国狗》(American Dog),且由克里斯·桑德斯执导。后来,桑德斯却被克里斯·威廉斯(Chris Williams)和拜伦·霍华德(Byron Howard)两人从这部电影的计画中被取代[2]。这部电影原本预设的剧情为叙述一只名叫亨利(Henry)的电视明星狗有一天突然发现它和另外一只独眼猫以及一只巨大的兔子一同被困在内华达的沙漠地区,那只猫和兔子都在各自寻找新的住处,但亨利却以为自己还在拍摄电视节目的片厂。2006年,约翰·拉萨特成为迪士尼的创意总监(Chief Creative Officer)之后,和一些来自迪士尼以及皮克斯的导演看了这部电影早期的片段,并给了桑德斯一些建议,告诉他如何能够改善剧情的想法。根据拉萨特的说法,桑德斯后来是因为拒绝参考拉萨特以及导演们的建议而从计画中被取代的。拉萨特曾评论道:“桑德斯是一位才华洋溢的人,只可惜他却不知道如何使用他的才华。”[3]。在桑德斯离开这个计画之后,原本的片名就被更改了。虽然一般来说一部电脑动画电影的制作时间为四年,但电影的制作小组获命必须在18个月之内完成作品[4]。2007年6月8日时,迪士尼正式公布这部电影的名称为《雷霆战狗》,并且将会在2008年11月21日以3D的形式首次发行上映[5][6]。
这部电影的画风是受到爱德华·霍普的画作以及维尔莫斯·齐格蒙(Vilmos Zsigmond)的摄影风格之灵感而形成的[7]。这部电影的动画用到了非真实感绘制技术(NPR),使其能够达到特殊的视觉效果,之后迪士尼的3D动画电影均采用了这种技术。而为了使这部电影达到其3D背景能够看起来像是手绘的效果,迪士尼的动画家利用了一个特别为这部电影之制作而设计的专利科技来进行处理[8]。
波特(Bolt)这个角色是一只白色瑞士牧羊犬[9],对于动画家选择这个品种的原因,角色设计组长乔·莫希尔(Joe Moshier)说道:“它们(白色牧羊犬)有一对很长的耳朵,而那正是我想要在画作中强调的特色,好让动画家们能够轻易的表达出波特这个角色强烈的肢体动作。”[9]。
塑胶球中的阿诺(Rhino)这个角色的设计构想则是来自制片主管约翰·拉萨特的宠物毛丝鼠,它也曾在制片过程中被带到制片厂供动画家们参考[10]。
原声带
《雷霆战狗》这部电影的音乐是由约翰·包威尔谱写的,[11] 而其原声带中包括了电影中的配乐以及两首原创歌曲:一首是由电影配音员中约翰·屈伏塔和麦莉·希拉合唱的“I Thought I Lost You”(曾于2009年被提名第66届金球奖中的最佳歌曲奖),另一首则是珍妮·路易斯(Jenny Lewis)演唱的“Barking at the Moon”[11] 原声带的发行日期是2008年11月18日。[12]
虽然这部电影中也有一首摩托头所演唱的歌曲,但是那首歌并没有在原声带中出现。摩托头的歌“Dog-Face Boy”(来自于他们的专辑《Sacrifice》)曾出现在电影中的一个片段:在一个邮件室中,一位正在用耳机听这首歌的邮差无意中把装著波特的大纸箱放上了卡车,运送到了纽约市。[13]
曲序 | 曲目 | 时长 |
---|---|---|
1. | I Thought I Lost You | 3:36 |
2. | Barking at the Moon | 3:17 |
3. | Meet Bolt | 1:49 |
4. | Bolt Transforms | 1:00 |
5. | Scooter Chase | 2:29 |
6. | New York | 1:44 |
7. | Meet Mittens | 1:25 |
8. | The RV Park | 2:14 |
9. | A Fast Train | 2:38 |
10. | Where Were You on St. Rhino's Day? | 1:58 |
11. | Sing-Along Rhino | 0:42 |
12. | Saving Mittens | 1:02 |
13. | House on Wheels | 3:07 |
14. | Las Vegas | 2:01 |
15. | A Friend in Need | 1:13 |
16. | Rescuing Penny | 3:09 |
17. | A Real Life Superbark | 0:46 |
18. | Unbelievable TV | 1:20 |
19. | Home at Last/Barking at the Moon (Reprise) | 1:29 |
发行
第一部《雷霆战狗》的预告片曾于2008年6月27日时出现在《瓦力》的片头。第二部预告片则是于同年10月3日出现在《比弗利拜金狗》的片头。另外一部特别预告片则是于10月24日《歌舞青春3:毕业季》放映前出现在萤光幕上。
这部电影的首映会是于2008年11月16日在洛杉矶的酋长戏院(El Capitan Theatre)举行,参加的人包括了约翰·屈伏塔、麦莉·希拉、麦坎·迈道尔(Malcolm McDowell)、狄尔里奇·巴德(Diedrich Bader)、尼克·史威森(Nick Swardson)、葛瑞格·杰曼(Greg Germann)、苏茜·伊斯曼(Susie Essman)以及蓝迪·沙比治(Randy Savage)等人。
在2006年12月时,约翰·拉萨特曾宣布所有将来迪士尼发行的电影作品都会加映一部短片。而这部电影加映的短片则是由皮克斯制作的《汽车总动员》延伸作品《板牙在东京》(Tokyo Mater),内容叙述板牙(Mater)和闪电麦昆(Lightning McQueen)来到日本东京比赛的故事,剧情则是改编自电影《玩命关头3:东京甩尾》。然而在大陆公映时,并没有加映这部短片。
《雷霆战狗》的第一次光碟发行是在2009年3月22日。第一次于美国发行的格式为蓝光光碟(区码A),其中包含了普通版本以及数位版本的内容;单光碟版DVD以及特别版DVD(包含数位版本)则是随后在3月24日发行(区码1)[14]。这是首部发行于家庭剧院时以蓝光光碟先于DVD的电影[15]。这部电影在英国则是于2009年6月15日蓝光和DVD版本同步发行[16][17]。
除此之外,在DVD以及蓝光版本中,还有一部附加的短片《超级阿诺》(Super Rhino)[18]。
这部电影直至2009年底为止总共销售了约458万份DVD,收入约为8101万美元[19]。
评价
这部电影在烂番茄网站上基于177篇评论获得了89%的好评[20]。在另外一个影评网站Metacritic上,则是基于29篇评论获得了67%的分数,被归在该网站的“普遍良好评论”类别下[21]。
《电视指南》的佩里·西伯特(Perry Seibert)给了这部电影4颗星中的3颗,并评论:“它是能够让目标观众——孩子们以及陪伴他们观赏的家长们都能够乐在其中的一部电影。它将生动刺激的动作、动人温馨的剧情以及风趣搞笑的角色融为了一体,进而使得《雷霆战狗》成为了迪士尼家庭电影的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一部作品。”[22]。《The A.V. Club》的塔莎·罗宾森(Tasha Robinson)则给了这部电影B+的分数,说道:“《雷霆战狗》是迪士尼近年继《星际宝贝》以来第一部看起来仍然保有以往迪士尼风格的电影,而不会让人感觉过于极端的夸张和耍新花样。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还强烈地带有皮克斯作品的风格。”[23]。《洛杉矶时报》的肯尼斯·图蓝(Kenneth Turan)将这部电影以《楚门的世界》作为比喻,评论道:“《雷霆战狗》一样也拥有非常奇妙的剧情,它就有如家庭动画版本的金·凯瑞巨作《楚门的世界》一般。”[24]。
在上映后的第一个周末,这部电影以第三名的成绩获得了约2622万美元的票房收入,仅次于《暮光之城》以及《007量子危机》[25]。到了第二个周末,这部电影则是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了相较于上周有1.4%增加的收入,仅次于《真爱囧冤家》(Four Christmases)[26]。直至2009年11月1日为止,这部电影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获得了约1.14亿美元、其它地区约1.99亿美元,以及全世界总共约3.1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年份 | 奖项 |
---|---|
2008年 | 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 (入围) |
2008年 | 安妮奖最佳动画片奖 |
2008年 | 广播影评人协会最佳动画片奖 |
2008年 |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佳动画片奖 |
2008年 | 金球奖最佳动画片奖 |
2008年 | 网路影评人协会最佳动画片奖 |
2008年 | 美国制片人公会最佳动画片奖 |
2008年 | 卫星奖最佳动画或综合媒体片奖 |
2009年 | 2009年青少年选择奖最佳动画片奖 |
电子游戏
《雷霆战狗》曾经于2008年11月18日发行过一套电子游戏,适用于Nintendo DS、Wii、PlayStation 2、PlayStation 3、Xbox 360以及Microsoft Windows,同时也支援手机。游戏的剧情焦点是放在波特虚幻的电视影集生活中,而非电影中现实世界故事的剧情。一部叫做“RhinoBall”的游戏后来也透过了苹果的iTunes Store发行成为适用于iPhone OS的应用程式。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