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教育机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Remove ads

29°50′13″N 106°25′34″E

事实速览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地址 ...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简称西南大学附中、西大附中,原为1914年建立的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后更名为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西师附中)。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是重庆市教委直属的七所重点中学之一。

Remove ads

学校概况

Thumb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万象楼广场

现任校长为欧健。副校长有梁学友、黄仕友、彭红军、张勇、徐川。[1]截至2022年春,开设有131个班。[2]截至2021年11月18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东区有一千多名学生。[3]截至2022年9月,该校有208名校职工。[4]

办学理念为“立人 · 新民”,校训为“行己有耻,君子不器”,教学理想为追求“中学里的大学,真教育的殿堂”,“以大学专家团队引领,走宽视域、厚基础、重选择、课堂高效、评价多元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成绩双优”的道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奠基学生终身发展,培养现代国家公民,锻铸未来国家精英。”。学校本部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杜家街43号,设有初中部、高中部和国际部,共有95个教学班,在职教师208名,在校生5300余名。原水土校区现称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东区),另有西南大学银翔实验中学、西大两江实验学校两个分校。

历史沿革

前身

1914年(民国三年),四川巡按使陈廷杰倡议,兴办“四川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简称“二女师”。

1922年开设普通初中班。

1924年开设普通高中班。

1935年9月,更名为“四川省立重庆女子师范学校”,简称“渝女师”。

1936年,停办普通初中班和普通高中班两年。之后开设高中班、初中班、女子班和师范班。

1939年因躲避日军飞机空袭,学校迁至江津县白沙镇溜马岗。

1939年,原战区服务团设“第八中山中学班”,位于江津白沙。

1939年5月,原战区服务团设“第四中山中学班”,位于江北鱼嘴镇。1941年1月,“第四中山中学班”更名为“国立17中学女子初中分校”。

1941年8月,“教育部特设第四中山中学班”更名为“国立17中学女子初中分校”,后复迁至江津白沙镇。

1941年秋,“第八中山中学班”更名为“国立17中女中分校”。

建校后

1942年2月,以“第四中山中学班”和“第八中山中学班”为基础成立“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附中”(又称“国立女子师范学校”)。

1945年,渝女师高中部并入。

1946年10月,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附中迁至北碚国立第二中学遗留女子部和水产部。

1946年,国立第二中学迁回江苏常熟,遗留的200余名学生和教职人员迁至北碚并并入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附中。

1950年,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一度改为“重庆市女子师范学校”,附中遂于1951年更名为北碚二中(含师范部)。

1952年,西南师范学院接管北碚二中,遂更名为“西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54年,西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师范部并入重庆市第一师范学校

1972年,西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更名为“重庆市102中学”,归重庆市教委管辖。

1973年,西南师范学院迁回北碚,重新接管学校,学校遂复名“西南师范学院附中”。

1978年,学校校成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

1985年,西南师范学院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学校遂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西南师大附中”。老一辈人以及附近一些店铺仍在使用“西师附中”作为简称。

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

2011年12月9日更名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5]

Remove ads

学校活动

缤纷节是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最盛大的活动,一般在十二月举行,包括附中好诗词、爱心易物、青春歌会、综艺晚会等活动。

缤纷体育节包括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一系列体育活动,如运动会和各年级的三大球比赛,一般在四月至六月举行。

学校还开展缤纷美育节、课间操比赛等各类活动。

知名校友

  • 尹文英,中国科学院院士,动物学家、昆虫学家。
  • 傅晓田,凤凰卫视主持人。
  • 刘语熙,前央视主持人。
  • 刘洪波,学为贵集团总裁,“中国雅思教父”。
  • 罗凌飞,西南大学教授。
  • 冯殊,央视主持人。
  • 谢立瑶,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西南师范学院首任校长。
  • 储卫民,2019美国国家地理旅行摄影大赛全球总冠军。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