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同性恋又称去同性恋ex-gay)、出埃及运动exodus movement)、性倾向治疗conversion therapy)、性倾向修复reparative therapy) ,是指通过劝导、祈祷或者其他方式改变同性恋者性倾向的运动、组织或夸疗法。

出埃及运动团体通常会自称同性恋辅导组织,因为他们相信同性恋者通过他们的辅导、劝导,在经过祈祷或其他方式的治疗之后,可以成功地转变成为异性恋者或者离弃同性恋。他们的理念通常包括: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辅助在同性恋性倾向上挣扎的人士;为决定改变性倾向的同性恋者,提供帮助和辅导。

有一些出埃及运动的参与者会自称为“前同性恋”,他们宣称通过辅导、代祷服侍、举办支持小组等方式将性倾向从同性恋改变至异性恋。然而此运动的正当性仍是备受争论的议题。

观点

出埃及运动是一个有争议的运动,这团体认为:同性恋的生活并非不可改变。在他们眼中,有很多例子证明经改变性倾向的辅导后,同性恋者可以成功地转变成为异性恋者[1][2][3][4]。有些男同性恋者经辅导后还结婚,与异性配偶过著婚姻生活[5][6]

另一方面,同性恋社群以及其支持者抨击出埃及运动,认为这个行动的假设前提是:异性恋是唯一正常的性倾向,而同性恋此一性倾向是一种须要被治疗的疾病。 有一些反对出离运动的同性恋心理谘商及医疗团体说有接到参与出离团体的成员因各种压力而备受困扰的求助电话[7][8]

有关同性恋的成因仍有争论,但主要可分两种意见:先天形成和后天形成。 有些研究指出,性倾向是可改变的,性态度是受到环境和外界影响,例如幼年成长过程、家庭背景、性格、气质、同侪的压力、性侵犯及同性间的性经验[9][10]。 另外,1973年美国心理学协会曾下结论,性倾向是先天形成而不可改变;现在他们认为影响性倾向可能有很多因素,例如基因、贺尔蒙、成长过程、社会因素和文化影响,未能下定论[11]

可是,有些同性恋权利组织和科学家对该运动的声明持相反意见,并认为性倾向是不可改变的,性态度是在成年之前形成的。

社会舆论

因为出埃及团体(Exodus)前领袖如Michael Bussee、Gary Cooper[7]自述走出埃及团体无意义并耗费时间金钱,同性恋倾向不可改变,并召集许多前同性恋者叙说他们对于走出埃及团体的负面体验[12][13]及John Evans的反对及离去[14][15],John Paulk 前同性恋的领袖被发现仍逗留于同性恋夜店的消息[16][17]NARTH前领袖Joseph Nicolosi英语Joseph Nicolosi因种族歧视争议言辞去主席一职[18][19],去同性恋运动曾受到同性恋权利组织的广泛质疑,他们指出压抑同性恋倾向最终只能导致内在的爆发、恐惧和痛苦。人权阵线(Human Rights Campaign)发言人Wayne R. Besen曾广泛地报道过去同性恋运动,并把它写在自己的书《Anything But Straight: Unmasking The Scandals and Lies Behind the 'Ex-Gay' Myth》[20](除了"变直*以外"的所有真相:揭开隐藏在去同性恋神化背后的丑闻和谎言)里面,更在网路上发表Mission Impossible: Why Reparative Therapy and ex-gay Ministries fail (不可能任务:为什么性倾向治疗与前同性恋宗教疗法会失败)同性恋疗法的神话(精简版), Wayne Bese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1][22][23][24]

支持团体

美国国家同性恋研究及治疗协会曾花两年时间对860个决心改变同性恋倾向的人士作研究,发现大部份研究对象说他们成功改变了性倾向 [25]

虽然美国精神病学协会认为同性恋不是一种疾病,也没有必要进行治疗。但是,有些美国精神病学会会员的精神医学博士联署了一封反对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结论[25]并指出:

  • 学会认为改变性倾向治疗是无效的不单是错误的结论并且是一种误导,因为有许多精神分析报告支持治疗是有效果的。
  • 他们指这种治疗“具伤害性”的声明也是完全错误的。 假如个人没有获得适当帮助、谘询,而违反个人意愿下作同性恋者,这对他个人而言是“具伤害性”的。
  • 对于学会指改变性倾向治疗带来的负面报导等于剥夺了精神科医生执业的自由。 此自由是受美国宪法所保障的。

一些美国心理学会、美国精神病学会及其他心理学会前任主席批评美国心理学会受政治压力而作出不正确决定。 1985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Robert Perloff 就批评美国心理学会一面倒的支持同性恋的主张:

  • 现有的研究并未全面
  • 若同性恋当事人真的想改变性倾向,应该首先尊重和聆听他们的意愿
  • 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张将会阻碍未来有关的研究[9]

1998年 Warren Throckmorton 于 The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发表文章,回顾过去83份比较优秀的性倾向改变治疗研究报告,他指出:“协助希望改变自己性亢奋模式之有同性恋倾向的人士的努力是有效的。这些治疗可以合乎伦理的方式进行,对于有这方面要求协助的人士应该要提供有关协助”。[26]

Robert Spitzer博士的研究

除此之外,美国精神病学会(APA)的前任主席Robert Spitzer博士在2001年前一向认为性倾向是不可改变的。但是2001年他研究了200位曾参与同性恋辅导的人士后,发现该等接受辅导后的人士的性倾向有显著的改变并且同性对他们的吸引力也大大减低,当中很多人有良好的异性恋发展,而且表示接受辅导后,沮丧及抑郁的程度也明显地减低[27]。2001年Spitzer的研究中提到有些同性恋者希望改变性倾向是有不同的原因的,其中包括:

  • 81%感到同性恋的生活不能令他们真正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 79%觉得同性恋生活与宗教信仰或自己的价值观有冲突;
  • 35%女士及67%男士渴望结婚或保持现有婚姻(指异性婚姻)。

所以,Spitzer认为性倾向可以改变的事实肯定了后天因素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性倾向[27]。作为美国精神病学会的前任主席,又同时把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除名的发起人,Spitzer 2001年的研究在发表后不久,便成为许多提供性倾向治疗服务组织经常引述的主要证据。同时亦因为该研究首次较完整地证明个人性倾向可能改变,以及诸多提供性倾向治疗的服务组织广泛、经常地引用该研究,Spitzer和该研究故被视为性倾向治疗的创始人[28]

但于2012年4月11日,Spitzer决定把他当时2001年所做的研究及其结论收回,其后在网上发表一短片,指当时他在研究的过程中犯下颇严重的错失,引致错误理解所得的研究数据,并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决定收回当年的研究,同时公开致歉。[29][30]Spitzer指出,当年他的研究对象均经由提供性倾向治疗的组织转介,这些研究对象都曾接受这类组织所提供的性倾向治疗服务,但Spitzer当年却并未有对这些研究对象的可信性作评估。Spitzer解释,当年他询问这些研究对象,他们经过性倾向治疗后是否有从同性恋变为异性恋,但Spitzer却并未能知道,这些对象是否自我欺骗,又或说谎,所以Spitzer总结他2001年的研究结果并不成立,并必须收回当时所做的研究。可惜Spitzer对收回研究的决定,并未获部分提供性倾向治疗服务的组织所欢迎,而这些组织却继续引述该研究,Spitzer对此表示表示遗憾,同时指责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Spitzer更点名批评美国国家同性恋研究及治疗协会滥用2001年他的研究及其结论,并希望该协会可以停止这种行为。

除了公开致歉和收回他所做的研究,以及指责部分提供性倾向治疗服务的组织,Spitzer同时在网上发表的短片中强调,同性性倾向是不能被改变的,尝试去改变的措施都只会带来失望和伤痛,并寄语同性恋者要积极面对自己的性倾向,以便让自己活得更自在。[29]

反对团体

国际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

1990年5月17日,联合国所属的世界卫生组织,于在世界卫生大会正式议决将同性恋从ICD-10清单中剔除,标志著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正视同性恋群体所遭受到的社会污名和歧视[31]。此决定同时代表著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于一个人的性倾向,无论是同性恋,双性恋或异性恋,毋需采取任何治疗措施,这些措施缺乏医学的正当性,而且对健康有害[32]

2012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驻美洲的办事处,泛美洲卫生组织英语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就针对性倾向企图采取改变措施的方法,发表一份用词强烈的英文声明《为一种不存在的疾病治疗》("Cures" for an Illness that Does Not Exist)。

  • 声明强调,同性恋性倾向乃人类性倾向的其中一种自然变异(variation),对当事人和其亲近的人士都不会构成健康上的伤害,所以同性恋本身并不构成障碍或疾病,也毋需治疗。
  • 世界卫生组织在声明中再三指出,改变个人性倾向的方法,不单没有科学证据支持其效果,且没有医学意义之馀,又会对身体及精神健康甚至生命形成严重的威胁,同时亦侵犯了受影响人士的个人尊严和基本人权。
  • 世界卫生组织亦藉发表该声明提醒公众,虽然有少数人士能够在表面行为上限制表现出自身的性倾向,但个人性倾向本身一般都被视为个人整体特征不能改变的一部分;所以阻止采用那些视同性恋为“偏差”或“选择”并且因而可以透过“意志力”或“治疗”去改变的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 声明内容同时谴责提供性倾向治疗的医护人员,是把他们自己与社会偏见看齐,并且反映他们对个人性倾向和性健康议题的绝对无知。世界卫生组织亦提醒各国的医护人员,如果向求诊者指示他们为“偏差”并且需要寻求改变,是等同于违反医学道德的第一道原则:“首要的事,不要造成伤害(First, do no harm)”[33]
  • 世界卫生组织同时透过声明呼吁各地政府,应强烈反对当地的诊所和医院提供性倾向治疗,并应立法惩处或制裁提供性倾向治疗的医疗机构。
  • 世界卫生组织并且建议各地政府应多向公众进行个人性倾向教育,以消除公众对同性恋者的性倾向歧视[32]

世界精神医学会

2016年3月,世界精神医学会英语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发表声明,反对对同性恋者实施“矫正治疗”的立场,因为至今没有任何实证研究证明此种“治疗”有效;而且,因为这种“治疗”充满歧视与偏见,反而对被实施者的心理健康有害;并呼吁全球对于同性性行为应予除罪化。

世界精神医学会认为性倾向是人固有的特质,受到生理、心理、发展以及社会等不同因素综合影响。既是属于本质,本就无法、也不应以人为方式加以改变。因为同性恋倾向和疾病毫无瓜葛,对没有疾病的人施以治疗,是违反专业伦理的举动。近来关于“矫正治疗”的争论不休,该学会认为有必要声明立场。

世界精神医学会指出,根据经年累月的研究发现,在整体人口当中约有4%的同性恋者,以及0.5%的跨性别者。lgbt群体有较高的心理健康风险,然而这是因为不利的社会处境所导致。一旦外在环境给予平等对待,其心理健康状况也会随之好转。WPA Position Statement on Gender Identity and Same-Sex Orientation, Attraction, and Behaviours

世界医师会

世界医师会英语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于2013年10月在巴西福塔雷萨召开之第64届世界医师会大会,通过“世界医师会多元性倾向声明”(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Statement on Natural Variations of Human Sexuality)[34]

世界医师会谴责基于个人性倾向而生的各种形式的污辱、定罪与歧视。谴责所谓的“转化”或“修复”疗法。这些作法构成对人权的侵害,更是不合情理的行为,应被谴责并接受制裁与处罚。医师参与此类行为的任何步骤都将违反医学伦理。

台湾

中华民国谘商心理师公会全国联合会

中华民国谘商心理师公会全国联合会(Taiwan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Union)是由台湾十二个谘商心理师公会联合组成的总会,以增进谘商心理专业发展、协助推行法令与社会服务、维护会员权益、增进共同利益为宗旨。

在2013年4月,中华民国谘商心理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发表声明,表达对于多元成家立法草案争议所引发恐同言论之现象,深感遗憾与忧心。并要求谘商心理师,不得对同性恋者有强加“修复治疗”或者“转换治疗”之意图与措施;作为谘商心理师务必充分检视自己的性别意识,提升多元性别敏察能力,以去除个人的性别刻板化、性别盲及性别歧视;谘商心理师不得对当事人强加个人之宗教信仰、价值观而从事违反谘商专业法规及伦理之谘商业务[35]

台湾临床心理学会

台湾临床心理学会(Taiw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Psychology)主张婚姻平权,支持同性婚姻。我们主张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等不同性取向者,均应享有与其他公民完全平等的权利和责任。此立场奠基于晚近的心理学研究证据与心理学专业伦理,与美国心理学会、世界精神医学会等专业组织的立场一致。

研究指出生活在异性恋的社会,对非异性恋者构成明显挑战,全球多处的同性恋、双性恋与跨性别者,长期遭遇社会污名、暴力、歧视及误解,对心理健康与公民福祉造成明显伤害。然而,同性的性吸引、感受及行为并非疾病,努力矫正与改变性取向的治疗,已证实没有效益。

另外,关于常态的界定与争论,是与社会、政治、文化、法律、伦理及心理等面向相系的复杂主题,而不是理性/非理性,正常/偏差二元选项的社会效用分类议题。尊重、接纳每个人的独特性,肯认人的不同选择的独特性,形成一普遍性的价值落实,应是“成熟人权”国家的指标。

台湾临床心理学会为台湾临床心理师的主要代表组织。身为台湾心理健康照护专业的一环,临床心理师致力于尊重所有人的权利、尊严与价值,接纳人的本来样貌。我们呼吁台湾社会尊重与接纳不同性取向者的存在与权利,也呼吁立法院尽速通过婚姻平权法案,维护同志人权与促进同志身心健康[36]

台湾谘商心理学会

台湾谘商心理学会(Taiwan Counseling Psychology Association),发表声明表示,本会会员对于“多元性别”相关议题应本于专业伦理,谨慎从事。对于“多元性别”相关议题,《台湾谘商心理学会谘商心理专业伦理守则》第五条指出:本会会员实施心理谘商服务时,应尊重当事人之文化背景与个别差异,不得因年龄、性别、种族、国籍、出生地、宗教信仰、政治立场、性取向、身心障碍、语言、社经地位等因素而予以歧视。

台湾谘商心理学会会员,应本于对当事人之尊重,全力维护当事人之权益与自主性。若是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试图灌输,或强迫当事人接受个人的价值理念,将严重违反心理谘商工作之专业使命,斲伤社会大众对于心理谘商专业之信任。本会会员对于“多元性别”相关议题应本于专业伦理,谨慎从事[37]

台湾谘商心理学会支持婚姻为基本人权,主张婚姻平权乃基本人权[38]

台湾精神医学会

台湾精神医学会(Taiwanese Society of Psychiatry)发表声明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及世界精神医学会皆曾强调现代医学早已认为非异性恋之性倾向、性行为、性别认同、以及伴侣关系,是人类发展多样性之正常展现,且同性性倾向本身并不会造成心理功能的障碍。到目前为止,并无足够研究能确认性倾向是由某些特定教养或环境因素所致或由个人“选择”而来。因此非异性恋性倾向并无治疗的必要,任何企图改变性倾向的作法都是缺乏科学证据支持的。

台湾精神医学会支持政府应提供多元性别/性倾向者在法律与社会上的平等保障,包括医疗照护、反霸凌、反歧视、合法而完整的婚姻等权益,并给予多元性别家庭在生养、领养、抚育小孩上有完整的法律义务及权利,这将对同志家庭中的孩子提供重要的保护[39]

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

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Taiwanese Societ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基于性别平权与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表声明:本会支持婚姻平权,支持不论任何性倾向(包括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等)的人民皆能平等享有同样的法律保障,以使发展任何性倾向的儿童青少年能安心在社区生活中成长(包括性别友善的教育环境、医疗与社会福利资源获得的平等等),并且在成长后同样有组织家庭及养育子女的权利及保障。

他人要求儿童青少年改变个人性倾向的治疗或矫正方法,不单没有科学证据支持其效果,亦会对儿童青少年身体、精神健康甚至生命形成严重的威胁,是对儿童青少年个人尊严和基本人权的一种侵犯[40]

中华民国政府

2016年5月13日,台中市政府卫生局行文呼吁各医疗单位,尊重多元性别,严禁扭转性倾向的回转治疗并提供民众举发管道。5月17日,台中市性别平等委员会提案通过,认定以任何形式(医疗或民俗方法)进行的“多元性倾向矫正治疗”违法,并在会议中决议提请卫福部函释[41]

2018年2月卫福部以函释方式,确定禁止性倾向扭转治疗;不论是医师或是非医护人员,若有执行性倾向扭转治疗行为者,可能触犯刑法强制罪或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并依触犯情节轻重而判定刑责或裁罚[42][43]

香港

香港心理学会

香港心理学会The Hong Kong Psychological Society)是香港一个学术及专业民间团体,专责促进心理学活动在香港的发展,及维持心理师专业的水平和操守。在2011年7月,香港心理学会成立一工作小组,目标是为在香港注册的心理师,在处理女同性恋、男同性恋以及双性恋人士求助个案时,提供专业的指引[44]。在2012年8月1日,香港心理学会就该工作小组的结果发表一份英文声明,声明的内容包括11项要点,当中的内容强调同性恋和双性恋并不是精神病症,而是人类性倾向中一种正常类别,而尝试改变个人性倾向的方法,并非已经证明有效和不会带来伤害。声明内容同一时间鼓励注册的心理师,要向公众宣扬已经严谨科学证实的资讯,以消灭公众对同性恋和双性恋的歧视和恐惧[45]

香港精神科医学院

香港精神科医学院The Hong Kong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于1993年成立,是香港作为培训、监管、认证香港精神科医生资历和签发专业执照的法定机构,于2011年11月发表一份英文声明,指出同性恋并不是精神病,同时强调没有科学和临床证据支持尝试“治疗”性倾向有好处[46][47]。香港精神科医学院是亚洲地区第一个专业心理及精神科学团体,公开地就同性恋议题及性倾向改变治疗发表其专业意见的官方机构[48]

英国

皇家精神科医学院

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于1841年成立,其职责主要是制定精神科医学的专业政策和指引,亦同时监管及签发英国精神科医生专业执照的官方法定机构。

皇家精神科医学院早于2001年2月,已经就同性恋议题成立特别工作小组[49],并于2007年10月31日,就同性恋议题,向英国国教英格兰教会的听证会发表其专业意见的见证词[50]。见证词中表示,经过接近一世纪的心理分析和研究,均没有实质证据证明,童年的经历或父母抚养的技巧对个人性倾向的形成扮演任何角色。研究证据却显示,个人性倾向的形成是基于生理因素,由错综复杂的基因和子宫环境配合而决定。因此,个人性倾向并不能自主选择。见证词也表示,有极少数的医护人员宣称可以协助同性恋者变成异性恋者,但其实不单只没有证据显示这种改变的可能性,这些疗法却对当时人的心身造成严重损害。医学院更透过该见证词表示,同性恋者本来有能力建立和维持长期而稳定的关系,但社会对同性恋关系的反对和歧视,为他们的关系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医学院更强调,同性婚姻不会对异性恋婚姻带来任何的威胁,却会为同性恋者的心身健康和他们的关系带来正面的影响。

在2010年2月10日,皇家精神科医学院就性倾向治疗再一次发表其专业声明[51]。声明的内容向公众和专业精神科医生重申,同性恋如同异性恋并不是精神病。皇家精神科医学院同时在声明中表示,没有合理的科学证据支持个人性倾向是可以被改变的,而所谓的治疗只会制造和培育一个对同性恋带偏见及歧视的环境。医学院在同一份声明当中更强调,同性恋及双性恋者是和异性恋者在社会中同样宝贵的成员,并应享有与其他公民同样的权利和义务。最后声明亦表示,同性恋及双性恋者应该拥有养育儿童的权利和义务、免受骚扰或歧视的自由、以及免受具潜在伤害性治疗的权利,尤其尝试改变个人性倾向的疗法。

澳洲及纽西兰

皇家澳洲及纽西兰精神科医学院

于1963年成立的皇家澳洲及纽西兰精神科医学院Roy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是负责认证澳洲及纽西兰两国的精神科医生资历和签发专业执照的法定机构[52][53]。而在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就性倾向治疗发表声明后的4个月[51],皇家澳洲及纽西兰精神科医学院也于2010年6月对改变个人性倾向疗法发表《第60号立场宣言(Position Statement 60)》。

这份宣言包含皇家澳洲及纽西兰精神科医学院对改变个人性倾向疗法的三大立场。第一点,皇家澳洲及纽西兰精神科医学院并不支持任何尝试改变个人性倾向的疗法。立场二,皇家澳洲及纽西兰精神科医学院指示精神健康医护人员,在同性恋及双性恋者因自身性倾向而受困扰时,精神健康医护人员须要避免,向他们提供改变个人性倾向疗法效果的错误资讯。最后一点,在同性恋及双性恋者因自身性倾向而受困扰时,精神健康医护人员向他们所提供的支持和疗法应该包括自我认同、支援和身份探索,而这些支持和疗法都应该由如何减少同性恋相关的恶名的角度出发,并且须要尊重当时人的宗教信仰。另外,该宣言亦引述到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就性倾向治疗发表的声明,并同意和支持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对同性恋及双性恋者应该拥有养育儿童的权利和义务、免受骚扰或歧视的自由、以及免受具潜在伤害性治疗的权利,尤其尝试改变个人性倾向疗法的立场[54]

美国

官方政策和法律

More information 州, 立法日期 ...
立法日期 生效日期 立法方法 详细
1.[55]  新泽西州 2013年8月19日 2013年8月19日 Legislative statute
2.[56]  加利福尼亚州 2012年9月30日 2013年8月29日 Legislative statute
3.[57]  俄勒冈州 2015年5月18日 2015年5月18日 Legislative statute
4.[58]  伊利诺伊州 2015年8月20日 2016年1月1日 Legislative statute
5.[59]  佛蒙特州 2016年5月25日 2016年7月1日 Legislative statute
6.[60]  新墨西哥州 2017年4月7日 2017年4月7日 Legislative statute
7.[61]  康涅狄格州 2017年5月10日 2017年5月10日 Legislative statute
8.[62]  罗得岛州 2017年7月19日 2017年7月19日 Legislative statute
9.[63]  内华达州 2017年5月17日 2018年1月1日 Legislative statute
10.[64]  华盛顿州 2018年3月28日 2018年6月7日 Legislative statute
Close
地区政府

位于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和皇帝县县政府,在其官方网页指出,同性恋和双性恋性倾向本身无需接受心理治疗,而同性恋和双性恋性倾向是正常人类性倾向的不同类别。其官方网页亦提醒当地居民,绝大多数的科学研究都发现,个人性倾向是天生多于后天的选择,并且在非常年少时,甚至出生前,便已经定断下来,而且愈来愈多科学研究都发现,个人性倾向最起码少部份是由基因和产前的因素所决定,所以有意识地改变个人性倾向是非常之困难。西雅图和皇帝县县政府同时警告当地居民,只有十分少量可靠的证据显示,是可以有效的改变个人性倾向,但尝试改变性倾向方法的后果却可以很严重,当中包括自杀[65]

州政府

加州州长杰利·布朗在2012年9月30日正式签署州参议院1172草案,使加州成为全美国第一个州份,明文禁止在加州注册的精神及心理医护人员,向未成年人仕提供任何形式的性倾向治疗,并无需理会父母的意愿或是否授权进行这种治疗。违反此法案的医护人员,将会被视为进行不专业行为,并需受到相关签发专业资历牌照部门的惩戒[66]。这份加州参议院1172草案,是由民主党州参议院议员刘云平(Ted Lieu)撰写。刘议员表示,他撰写此法案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希望藉这项法案向一名接受这种治疗后自杀的男子致意。而签署通过法案的州长布朗更形容性倾向治疗为“江湖医术(quackery)”,并批评性倾向治疗会导致年轻人出现抑郁症状甚至自杀[28][67]

联邦政府

在1997年6月24日,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在一难民庇护申请案件中,就性倾向治疗下达判决。在此案件中(Pitcherskaia v. INS),一名俄罗斯女同性恋者被俄罗斯政府下令强迫接受性倾向治疗,为求让该名女同性恋改变其性倾向,变为一名异性恋者。该名女同性恋者因此向美国提出庇护申请,但被美国移民局拒绝。移民局解释性倾向治疗的出发点是为了让该名女同性恋改变其性倾向,而并不是要惩罚她,但第九上诉法院并未有接纳移民局的解释。上诉法院的判决书中显示,该名女同性恋者所接受的性倾向治疗,过程当中包括电击疗法、催眠疗法、镇静剂疗法等治疗[68]。第九巡回法院因此认为,该名女同性恋所接受的性倾向治疗,已经构成对该同性恋者肉体和心理上的折磨。法院同时强调:“人权法并不可以因为,以仁慈的字眼,如:‘治疗’或‘医治’,但使受害人受到肉体和心理上的折磨,而置之不理。”[69]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因此推翻移民局的决定。在此案件之后,有另外十名同样情况的俄罗斯同性恋者,获美国移民局准许难民庇护的申请。

专业精神及心理学界别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指出“直至目前,未有足够的科学研究显示改变性倾向的治疗安全或有效”[70]。其中有一些组织及经过性倾向疗法的个人表示,试图改变一个人的性倾向是有潜在性的危害的。[71][72][73][74][75]

美国精神医学协会于1973年把同性恋从精神疾病的诊断列表(DSM-III-R)中去除。反对同性恋去病化的组织,宣称APA是在经过同性恋权利组织的多次游行示威后,才去除的。但是在美国精神医学协会1998及2000年的对性倾向治疗的公开表态宣言(Position Statement)提到

美国心理学会

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表示,人类不能选择作为同性恋或异性恋,而人类的性倾向不是能够由意志改变的有意识的选择。事实上,协会更进一步表示:

美国心理学会亦表示:

美国儿科学会

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成立于1930年,是美国儿童医学专业团体,其创立目的是为婴儿、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心理、社交健康和福祉争取最大权益[79]。该学会的会员均必须为已注册的医生,并获儿科专科训练及认可,而会员人数已达60,000人,是非常具规模的非官方专业团体,并经常为联邦和州政府政策提供意见[80]。其专科期刊《儿科》,经常被医学界评为前五名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刊物[81]。美国儿科学会早于1993年,在性倾向治疗的议题上,以及相关的治疗方法,在其专科期刊发表意见。美国儿科学会表示,专门针对改变个人性倾向的疗法是医学上的禁忌,因为其疗法会激起内疚感和焦虑,而且只有少量甚至没有任何潜力改变个人性倾向[82]。 而其后2009年的《儿科》期刊更指出,性倾向不被家人接纳的未成年人士,他们会面对额外严重的健康风险[83]

美国校园辅导员协会

美国校园辅导员协会(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早在1995年已经就男、女同性及双性恋青少年的议题,向其注册的专业校园辅导员提供指引,并会定期更新其专业守则。最近一次于2007年更新的专业守则指引中,该协会再次强调,专业的校园辅导员并不应该尝试改变学生的性倾向或性别认同,但应该向男、女同性及双性恋的学生提供支援,以提升他们的成就和个人福祉。该协同时指出,在认知到男、女同性及双性恋青少年的性倾向并非疾病并且无须接受治疗的前提下,专业的校园辅导员可以向男、女同性及双性恋学生提供引导和回应性服务,以提升自我认同、面对社会上的接受程度、出柜议题和寻找合适的社区资源[84]

国家社工协会

美国国家社工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成立于1955年,是全球最大的专业社工机构,其专业社工会员人数超过142,000人,而其宗旨是透过实践专业的社工服务,从而提升个人、家庭及社区的福祉[85]。国家社工协会于2000年1月21日对性倾向修复治疗撰写一份立场宣言。这份立场宣言向公众和专业社工解释,大众媒体的宣传,再加上社区和家庭成员威迫性的言论,制造成一个充满压力的环境,迫使同性恋者寻求性倾向修复治疗,但强调这些治疗却都不能并且不会改变个人性倾向。宣言中指出,没有数据显示性倾向修复治疗是有效的,而国家社工协会则相信,性倾向修复治疗其实可以好危险,并且有可以带来严重感情伤害的风险。同时,国家社工协会向社工们宣告,性倾向修复治疗是违反社工专业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操守,并且阻止其协会的专业社工会员,提供任何改变个人性倾向的治疗,又或转介任何人士给予声称可以提供改变个人性倾向服务的从业员或组织[86]

美国儿童及青年精神科医学会

美国儿童及青年精神科医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成立于1953年,是一成员超过8000名注册专业儿童及青年精神科医生组成的专业团体[87]。在2012年,学会于其自家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就性倾向治疗发表专业意见。意见书中指:“临床医生应该要注意,并没有证据显示,个人性倾向可以透过治疗改变得到,而且这种尝试可能会带来伤害。另外,没有实质证据显示,患性别认同症的儿童,情况改善后,可以避免成长后同性性倾向。的确,现今并没有任何医学基础去尝试阻止同性性倾向,而且同性性倾向并不是病症。相反,这种努力反而可能会鼓励家人的排斥,更可能破坏自尊﹑与家人的紧密情度﹑关怀。这些都是防止自杀念头和尝试自杀的重要因素。基于没有证据显示努力改变个人性倾向的尝试是有效﹑有益或必须的,再加上,当中可能涉及严重伤害的风险,这类型的尝试是医学禁忌。”[88]

同性恋精神科医师联盟

同性恋精神科医师联盟英语Association of LGBTQ Psychiatrists(AGLP)中的具双重身份的精神科医师及导演,爱丽西亚‧少瑟(Alicia Salzer)医师更因此拍摄一纪录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将性倾向矫正疗法,如电疗、药物疗法、心理疗法的低成功率及强烈副作用记录起来。宗教团体通常因为宗教理由,将这些副作用及长期的治疗费用隐而不谈,或将其转嫁于病患信心不足,不够努力,或以心理威胁如‘同性恋生活的代价就是死’、‘同性恋生活必会得爱滋病’、‘同性恋生活必会下地狱’等等,病患因为无法达到控制欲望的要求而引发更多自我憎恨、恐惧、忧郁症、焦虑症、自杀倾向。

少瑟医师列举统计资料,13%参与治疗活动者对疗程产生反应,在这13%中三分之一(4%)进入无性生活,另外三分之一(4%)表达他们可以与异性结婚但是仍对同性有性欲,剩下三分之一(4%)表达他们可以与异性结婚而且只对异性有性欲,但是少瑟医师更举出,这些所谓‘截弯取直’的前同性恋者几乎都是在这些性倾向矫正团体的工作人员,因此性倾向矫正团体隐而不谈的部分便是─如果想要改变,你必须放弃你的工作及生活,不断的刺激或受影响,没有终点,而这4%人员可能因为工作及信仰的因素,在调查回答上并没有完全诚实,或对自己未深入或不敢深入了解[89][90][91]

菲律宾

菲律宾心理学会

菲律宾心理学会(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of the Philippines),是当地的一个专业学术民间团体,并于2012年8月发表声明,指出该学会视同性恋为人类性倾向的其中一种正常类别[92]

黎巴嫩

黎巴嫩精神科医学会

于2013年7月11日,黎巴嫩成为首个阿拉伯国家,指同性恋不是精神病。黎巴嫩精神科医学会(Lebanese Psychiatric Society)发出声明指,同性恋不是精神病,而且没有需要治疗,更加没有证据显示性倾向可以透过治疗而改变得到。声明更指出,同性恋本身会不造成任何判断能力上,性情稳定性上,可靠性上,社会和专业能力上的缺陷。黎巴嫩精神科医学会也强调:“有假设指,同性恋是因为家庭状态不平衡,又或心理发展障碍而产生出来的结果。这种假设是基于错误的资讯。”同时提醒医疗人员,处理同性恋议题时,要坚持“基于科学”的精神。[93]

中国大陆

中华精神科学会

2001年4月,中华精神科学会出版第三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时对外宣称,中华精神科学会把同性恋和双性恋从其诊断手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疾病名单中删除。[94]

有关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认为同性恋性行为是正常的”,但是考虑到一些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和苦恼,保留“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

司法判决

2014年12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重庆心语飘香心理谘询中心”关于“专业治疗同性恋”的宣传内容属于虚假宣传。[95]

南非

南非科学院

2015年,南非科学院英语Academy of Science of South Africa发布了一份名为《人类性征多元性》(Diversity in Human Sexuality)的综述报告。南非科学院称,性倾向等性征的多元性一直是正常社会的一部分,人们没有理由令那些与“众”不同的人消失。目前科学界没有证据表明同性恋倾向可以通过“转换”或“修复”措施得以改变,此类措施是有害的并且违反了医疗伦理。医护人员应当采取肯认式谘商,来协助那些遭受歧视和污名压力的LGBTI群体。[96]


欧洲议会

欧洲议会于2018年3月以435对109票通过所有欧盟成员国皆需禁止实行转换疗法的法规[97][98][99]

各国提供性倾向治疗的团体

美国

同性恋研究及治疗全国协会

美国同性恋研究及治疗全国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 Therapy of Homosexuality,NARTH)是一个美国团体,为寻求脱离同性恋生活的人士找出心理治疗[100]。 该会的会员主要来自心理学家、注册社工、精神分析学家及精神科医生。 从不同地方和使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报告中,NARTH 发现治疗同性恋的过程缓慢,往往历时数载,但却有可观的成功率。 此外,该会反驳外界对同性恋的一些想法,例如,“误会同性恋是不可逆变的”、“一切治疗只会带来痛苦,甚至自杀”等传闻。

走出埃及全球联盟

走出埃及全球联盟(Exodus International)或译走出埃及国际组织,成立于1976年,是一个系派间的组织。它在其描述中说“在美国和加拿大已经发展成超过100个分部”以及“与北美以外的总共超过17个国家的135个出离组织也有联系”。

台湾

台湾走出埃及辅导协会

台湾走出埃及辅导协会是台湾的前同性恋组织,是前述走出埃及国际组织在台湾的分支。 坚信以圣经原则,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为立场,帮助同性恋困扰者,改变同性恋的生活[101]

香港

新造的人协会

新造的人协会是香港基督教辅导同性恋者组织。该协会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的辅导及祈祷服侍,相信藉著基督的拯救和圣灵的能力,改变同性恋的性倾向[102]等。

新造的人协会康贵华医生指出,“很多同性恋者都渴望有人聆听及明白他们内心的挣扎,因此,耐心聆听、认同他们的一些感受,已经是一种很重要的帮助,也是帮助他们改变的第一步。”根据他的辅导经验,辅导有五个关键的因素:

  1. 接受同性恋辅导者的决心和坚持。
  2. 持续的帮助是很重要( 需要至少3至五5年时间,而且头一、两年没有多大效果 )。
  3. 辅助者须掌握适当的认知行为治疗技巧及对同性恋有丰富的知识。
  4. 单对单的辅导以及同性群体对他们的谅解和接纳是同样重要。
  5. 教会信徒彼此的代祷及信仰的动力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103]

新加坡

抉择机构

抉择机构于1991年9月在新加坡成立,是一个基督教的组织,协助同性恋者改变他们的倾向,辅导同性恋者或与同性恋问题有关挣扎的人。 抉择机构的发起人为“国际出埃及组织”(Exodus International)的前总栽美国的赛.罗杰斯[104]

印度

同性恋治疗中心

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BJP)地方官拉梅什·塔瓦达卡尔在2015年1月13日宣布,将在印度西岸的果阿邦设立“同性恋治疗中心”。[105]

中国大陆

创联心理诊所

重庆心语飘香心理谘询中心

[106] [107]

争议及丑闻

“Love In Action”创始人倒戈

Love In Action英语Love In Action,此团体由声称自己曾经是同性恋的约翰·埃文斯(John Evans)和异性恋者Rev. Kent Philpott于1973年创立。这个组织公开声称他们可以通过对同性恋的教育使他们意识到罪恶以及违反圣经的道德要求而使同性恋转变成异性恋的组织。当埃文斯的朋友Jack McIntyre在发现自己无法转变的绝望中自杀后,埃文斯退出了这个组织,并开始公开批评其是危险的。《Wall Street Journal》(1993年4月21日)引用他的话说:“他们在摧毁人们的生活。如果你不跟著他们做,你就不是上帝的子民,你就会下地狱。他们都生活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

“走出埃及国际协会”创始人倒戈

Michael Bussee及Gary Cooper,两位曾是走出埃及国际协会的创始人坠入情网,于1979年离开组织及妻子,并举行同志婚礼。巴希后来成为主要的反性倾向疗法及出埃及国际协会的发言人。2007年6月巴希与其它走出埃及国际协会的干部,举办了一个公开道歉会,向因性倾向疗法及谎言的受害者们道歉[108],他后来称呼自己的角色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婚姻心理师,福音教徒,及骄傲的男同性恋。

强迫未成年者参加性倾向疗法

同性恋治疗最具争议性的话题,就是强迫未成年青少年参加性倾向疗程或营队。于2006年媒体报导性倾向疗法团体密集的举办青少年为主的活动证据 [109]引起许多州立执法人员的关心,并因认为有虐待儿童的疑虑与家长进入火爆口角[110][111]。许多青少年因为受不了家长的强迫而选择逃家[112]其中一位案例是知名媒体人琳‧道夫英语Lyn_Duff Lyn Duff。1991年琳‧道夫十四岁时便公开自己的女同性恋身份,琳‧道夫的母亲基于关心,便从她祖父母家中强行压制她至盐湖(Salt Lake City)城进郊的雷文戴尔精神病院(Rivendell Psychiatric Center),琳‧道夫的住院费用,是以性别角色混淆症(Gender Identity Disorder)申请加洲教育经费全额补助,因此留下记录。治疗内容包括:电击治疗、厌恶治疗(看同性恋色情刊物病并闻氨水催吐造成厌恶感)、精神药物治疗、催眠、及知觉行为学派治疗[113][114][115][116]在雷文戴尔精神病院168 天后,琳‧道夫从精神病院中逃脱[117]1992年借由志工律师Gina M. Calabrese[118]的帮助琳‧道夫采法律途径,控诉雷文戴尔精神病院及她的母亲[119]

Zachary Stark事件

性倾向疗法团体Love in Action为青少年主办的一系列活动,频频引起媒体的关注,2005年6月纽约时报专题报导此团体一名16岁青少年柴切瑞‧史达克(Zachary Stark),柴切瑞在自己的facebook上写到被父母强迫参与性倾向治疗营,广泛的引起关注,并造成美国全国性的游行抗议活动,要求释放柴切瑞[120][121],2005年7月柴切瑞便从营队中被释放,司法人员并未找到儿童虐待的证据[122]。但是在2005年9月性倾向治疗营被田纳西州官方勒令关闭,因为团体容许无职照非专业人员在无医师指示下分发精神科药物给青少年服用[123][124]

DJ Butler

2005年十月,十七岁的DJ Butler巴特勒的父亲将他以手铐铐起送至Love in Action的营区,二月2006受到教会压力的田那西(Tennessee)官方将此案列为不起诉[125]

Christopher Austin性侵害案

Christopher Austin是NARTH的知名同性恋倾向治疗师,于2007年因涉性侵及强暴男性病患,被判十年监禁[126][127],克里斯多福‧奥斯丁曾于NARTH及常青国际会Evergreen International讲学,被称为‘同性恋倾向及性成瘾疗法的专家’,他更创造了RENEW疗法,一种专为有同性恋困扰男性设计的多元疗法。疗程包括裸体疗法、橡皮筋疗法、厌恶治疗[128][129][130]

Colin Cook科林‧库克性丑闻

Colin Cook科林‧库克是匿名同性恋者(Homosexuals Anonymous)(同下方连结团体)的创始人,于1986年被揭发多次与男性病患发生性关系,他声称裸体按摩有助于男同性恋减低同性恋欲望。于1987他因为与男性病患发生性关系的理由被匿名同性恋者团体退职。于1995年在他所成立的新团体(科罗拉多寻找信心之旅)FaithQuest Colorado中又再次发生类似丑闻。库克被发现与病患电交,过长的拥抱,与要求病患带同性恋色情刊物来进行渐减治疗法[131][132][133]

麦可‧强斯顿HIV案

麦可‧强斯顿英语Michael Johnston为一位HIV阳性男性,他曾为性倾向疗法团体American Family Association(美国家庭价值连盟)所制作的纪录片It's Not Gay中做为现身说法的案例,强斯顿常常在美国州立电视及广播上做已经改变性倾向的见证,甚至于1998出现在全国的电视广告中宣称耶稣基督已经帮助他脱离同性恋情结[134] 。于2002强斯顿被发现与多名男子发生性行为,承认在性行为中未使用保险套,更未告知性伴侣他是HIV带原者,强斯顿在两年前就已经清楚他的健康检查结果[135][136]

泰伦司‧路易士性侵害案

泰伦司‧路易士(Terrance Lewis)曾是加拿大温尼伯市(Winnipeg)远见圣经学院(Providence Bible College)的牧师及咨询师,于2008二月因性侵害一名因同性恋倾向而来寻求咨询的年轻男子而被定罪,现年29岁的被害人于法庭上指证路易士。2000年在父母发现被害人用家用电脑观看同性恋色情网站后,父母开始寻求路易士的帮助。被害人指证说路易士使用一种名为‘接触治疗’的活动,内容包括接吻、抚摸、以及性角色扮演[137][138]

强‧波克同性恋酒吧丑闻

强‧波克(John Paulk)曾经是基督教团体领袖‘以爱战胜同性恋顷向’(Focus on the Family's Love Won Out) 集会及一书的作者,亦是北美洲走出埃及团体(Exodus International North America)的董事之一,于2000年9月被发现逗留于华盛顿市(Washington, D.C)的同性恋酒吧数小时,并试著向一名男同性恋者作出性邀约,被人权团体的Wayne Besen照下背部照片[139]强‧波克在之后便辞去两团体的董事职位[140]

乔治‧雷克斯男妓伴游丑闻

乔治‧雷克斯(George Rekers)是同性恋治疗研究中心(NARTH)的主要领袖成员之一,亦为其主要的心理学家,也是一位牧师,于2010年5月被媒体发现他与男妓潞西安一同旅游欧洲,男妓潞西安后来于CNN采访 [141]中指出乔治雷克斯与他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性按摩[142]

失败的娘娘腔实验治疗

CNN电视报导[143][144][145]性倾向修改疗法最常举为成功案例的奎克Karig原名为柯克‧安德鲁‧墨菲Kirk Andrew Murphy。1970年代初期柯克才5岁因为女性举止被父母送去UCLA(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参加一项为期十个月的改造计画。执行治疗计画的医生乔治‧艾伦‧雷克斯(George Alan Rekers,与上方男妓伴游丑闻是同一人)[146])宣称成功改变其性倾向,并据以证明同性恋是可以被矫治的最"成功"案例,许多治疗佣医都承认,此案书籍被认为如同该业的教科书,多少受该书的影响。因书里用了化名,所以其家人都不知道书里"治疗成功"的此案就是Kirk,家人指出,其实Kirk一生都没改变过性倾向,自此之后,快乐的Kirk从此变成不快乐的人,并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健全的人、错误的人,青少年长期一个人躲在厕所中用餐。但不少人认为他的家人尤其是其父亲、以及治疗的牧师,都应该负上责任。柯克于1985年出柜为男同志,但却一直无法完全接受自己同志的身分,极度忧郁并在2003年自杀身亡,得年38岁。他的家人指控当年负责治-疗他的医生导致了他的忧郁及自杀倾向并且造假;事实上柯克其一生都是同志,宣称治疗成功是一个无耻谎言,误导数年及无数的机构。[147][148][149][150]

治疗师艾伦当宁的裸体治疗法

艾伦当宁(Alan Downing)为JONAH(犹太性倾向治疗协会)的首席治疗师,被许多参与治疗的年青男性指认他要求他们在疗程中裸露上半身或全裸来达到男性自我认同,艾伦当宁甚至要求对方在他的面前触碰自己的阳具[151][152]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