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约瑟夫·洛施密特(德语:Johann Josef Loschmidt,1821年3月15日—1895年7月8日),奥地利科学家,在热力学、光学、电动力学和化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2010 年,维也纳大学化学研究所的二号报告厅更名为 Joseph Loschmidt Auditorium,以纪念洛施密特[1]。
生平
洛施密特出生于奥地利帝国的卡尔斯巴德镇(今捷克共和国的卡罗维发利)。在波西米亚牧师 Adalbert Czech 的建议下,洛施密特的父母送他到奥斯特罗夫读高中。1837 年,洛施密特前往布拉格学习进阶先修课程[2]。
在布拉格查理大学攻读哲学和数学时,洛施密特认识了日后对他求学生涯作出重要影响的哲学教授 Franz Serafin Exner。这位教授患有眼疾,需要在洛施密特的帮助下阅读文字。Exner 在他的学科改革中提升了数学和科学的地位,并建议洛施密特把数学应用于研究心理现象。虽然该尝试并未成功,但这使得洛施密特的数学能力大大提升[2]。
1841 年,洛施密特进入帝国皇家理工学院进修物理和化学,并于 1846 年毕业。他试图应聘学术职位,但没有成功。在洛施密特给 Exner 教授的信件中,他曾考虑过移民至得克萨斯州[2]。不过他还是选择留在了维也纳,进入一家钢铁厂工作,后来又创立了一家合成硝酸钾的公司,但最终破产[2]。
1856 年,洛施密特入职维也纳中学当老师,并开始研究分子结构。此时欧洲的自然科学正在蓬勃发展,热力学中的分子动理论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发展。1861 年,洛施密特自费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化学研究》,记录了三百多种化合物分子结构的二维表示,其使用的记号已与现代使用的分子结构记号相近[3][4]。在书中,洛施密特用单个圆来表示芳香族化合物,如苯与三嗪等,原因可能是它们的结构尚未被确定,也有些观点认为[5][2]这说明洛施密特比凯库勒更早发现了芳香族化合物的环状结构。
1865年,洛施密特首次测定出了空气的平均分子质量[6][7],不过他确定的结果实际上是真实值的两倍。以此为基础,他计算出标准状态下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数量,即洛施密特常量,并进一步导出了阿伏伽德罗常量。由于阿伏伽德罗常量最早是由洛施密特提出的,故它有时(在德语文献中尤其普遍)亦被称为洛施密特常量[8][2]。
1866 年,洛施密特受聘为维也纳大学助理教授,后于 1872 年成为该校物理化学教授。他的一个学生是后来的统计物理创始人路德维希·玻尔兹曼。在玻尔兹曼试图用经典力学直接导出麦克斯韦分布律时,洛施密特指出玻尔兹曼的结论在时间反演对称性上存在矛盾,此即洛施密特悖论。
1891 年,洛施密特从维也纳大学退休,并于 4 年后逝世。他唯一的儿子在10岁时便夭折。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