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燕科鹡鸰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鹡鸰(学名:Motacilla alba),是一种鹡鸰科鹡鸰属的一种小型鸟类,该物种主要分布于古北界的大部分欧洲、亚洲地区以及部分北非地区;在阿拉斯加西部也有少量繁殖。它在栖息范围内的温暖地区定居,但在其他地方会迁徙至非洲。总共有9至11个M. alba的亚种;在爱尔兰与大不列颠,黑背的亚种被称为斑鹡鸰 "pied wagtail" (M. a. yarrellii)。
白鹡鸰是一种食虫的鸟类,通常栖息于接近人类活动的开阔地区,尤其靠近水源。[2] 它喜欢在裸露的地方觅食,以便能看见并追捕猎物。在城市中,它已经适应在如停车场等铺设区域觅食。它的巢穴常建在石墙缝隙或类似的天然及人工结构中。[2]
白鹡鸰是由卡尔·林奈于1758年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自然系统》第十版Systema Naturae中首次描述的众多物种之一,并且至今仍保留其原始名称Motacilla alba。[4][2]拉丁语中的属名最初的意思是“小移动者”,但一些中世纪作家认为它的意思是“摇尾”,因此产生了一个新的虚假拉丁词cilla,意为“尾巴”。[5] 种小名alba在拉丁语中意为“白色”。[6]
在鹡鸰属Motacilla中,白鹡鸰的最近遗传亲属似乎是其他黑白鹡鸰,如日本鹡鸰(Motacilla grandis)和印度鹡鸰(Motacilla madaraspatensis),以及可能还包括湄公鹡鸰(Motacilla samveasnae),其系统发生学地位仍不明确,它们似乎形成了一个超种。然而,mtDNA细胞色素b与NADH脱氢酶亚基2的序列数据显示,白鹡鸰本身是多系群或并系群(即该物种本身不是一个单一的连贯群体)。[7] 其他使用mtDNA的系统发生学研究仍表明该物种内部有显著的基因流动,这使得Motacilla alba仍被视为单一物种。[8] 一项研究表明可能只有两个群体:alba群,包括M. a. alba、M. a. yarrellii、M. a. baicalensis、M. a. ocularis、M. a. lugens及M. a. subpersonata;以及alboides群,包括M. a. alboides、M. a. leucopsis及M. a. personata。[9]
白鹡鸰是一种体态纤细的鸟类,体长16.5至19 cm(6.5至7.5英寸);东亚亚种稍长,长达21 cm(8.3英寸)。它的特征是其长而不断摇动的尾巴。其平均体重为25 g(0.88 oz),野外最长寿命约为12年。[10]
还有多种其他亚种,其中一些可能是由于部分地理隔离而产生,例如英国和爱尔兰的常住型,斑鹡鸰M. a. yarrellii,该亚种目前也在邻近的欧洲大陆区域繁殖。斑鹡鸰因自然学家威廉·耶雷尔命名,其雄性以黑色代替指名亚种的浅灰色,雌性和幼鸟则是深灰色,但行为与指名亚种无异。其他亚种(其中一些的有效性仍有疑问)在翅膀、背部和头部的颜色或其他特征上有所不同。一些亚种在繁殖季节会表现出两性异形。在印度或东南亚的越冬地可能出现多达六个亚种,它们在这里很难区分。[11][12][13][14] 使用mtDNA的系统发生学研究表明,一些形态特征可能已多次进化,包括背部和下巴的颜色。繁殖期的M. a. yarrellii与指名种非常相似,除了黑色的背部外,喜马拉雅的M. a. alboides与中亚的M. a. personata仅在其黑色背部上有所区别。M. a. personata已在西喜马拉雅山脉的克什米尔锡达尔谷记录到繁殖。[15] 还有观察指出,背部和下巴在初基换羽时会变色;所有黑喉亚种在冬季会发展出白色下巴和喉部,一些黑背鸟在冬季会变成灰背。[8][11]
白鹡鸰的叫声是一种尖锐的chissick,比灰鹡鸰的声音稍柔和。其歌声较白鹡鸰更规律,但由于雄性用一系列接触叫声来吸引雌性,歌声在领土上意义不大。[16]
以下是白鹡鸰亚种在羽毛差异和分布上的资讯。一般接受九个亚种。[17] 另外两个亚种,M. a. dukhunensis和M. a. persica,被某些作者接受,但通常被认为是M. a. alba的同义词。[17] 黑背鹡鸰M. a. lugens可能是一个独立物种。[18]
亚种 | 分布范围 | 注释 | 图像 |
---|---|---|---|
M. a. yarrellii | 英国与爱尔兰;北部地区的鸟类在冬季迁徙至西班牙和北非,南部地区的鸟类则为留鸟。[19] | 斑鹡鸰。背部比指名亚种更黑,喉部的黑色延伸至颈侧。以撰写《英国鸟类史》History of British Birds(1843年第一版)的威廉·耶雷尔(1784-1856)命名。 | |
M. a. alba | 从伊比利亚半岛到乌拉尔山脉的欧洲地区,土耳其、黎凡特、冰岛、法罗群岛以及格陵兰东部海岸。部分迁徙至南欧和非洲,最远至肯亚和马拉威。在英国,它们在设德兰群岛繁殖,有时也在其他地方,并且是春季和秋季迁徙(主要来自冰岛,但也来自斯堪地那维亚)的常客。 | 指名亚种 | |
M. a. subpersonata | 摩洛哥;非迁徙性留鸟 | 摩洛哥鹡鸰。头部比指名亚种有更多黑色,类似于灰背、白喉的非洲斑鹡鸰[19] | |
M. a. personata | 兴都库什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北伊朗、阿富汗、塔吉克、吉尔吉斯、哈萨克、新疆) | 面具鹡鸰。全黑的头部,带有白色脸面 | |
M. a. baicalensis | 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蒙古、内蒙古 | 类似于M. a. leucopsis,但背部较灰,头部和翅膀的白色较少。 | |
M. a. ocularis | 西伯利亚、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从中西伯利亚高原向东延伸)扩展至西阿拉斯加 | 类似于M. a. lugens,但有全灰色的臀部,背部呈现较清晰的蓝灰色和深灰色。[20] | |
M. a. lugens | 俄罗斯远东地区(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库页岛、日本(北海道、本州) | 黑背鹡鸰或堪察加/日本斑鹡鸰,类似于M. a. yarrellii,但有黑色眼纹和白色初级飞羽;可能可被视为一个独立物种。 | |
M. a. leucopsis | 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琉球群岛、九州),扩展至日本(本州)、东南亚、印度和大洋洲 | 阿穆尔鹡鸰[21][22][23] | |
M. a. alboides | 喜马拉雅山脉及周边地区 | 此亚种具有黑色的背部,头部周围也有大量黑色,翅膀上有白色斑纹,并且次级和三级飞羽上有白色边缘。 | |
[M. a. persica] | 伊朗中北部及西部。 | 介于M. a. dukhunensis与M. a. personata之间。现在通常被归入alba;似乎是一个混种或过渡群体。[19] | |
[M. a. dukhunensis] | 西西伯利亚平原至里海东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一部分);冬季在中东、印度和孟加拉越冬。现在通常被归入M. a. alba。[17][19] | 印度斑鹡鸰。此亚种的上半身颜色较指名亚种更淡且呈蓝灰色,并且在翼覆羽上有连续不间断的白色斑纹。 |
该物种在整个欧亚大陆繁殖,北至75°N纬度,仅在北极的七月等温线低于4 °C的地区缺席。它也在摩洛哥山区和阿拉斯加西部繁殖。它占据了多种栖地,但在沙漠中不存在。[16] 白鹡鸰在其栖息范围内较温暖的地区(如西欧和地中海)为留鸟,但在其馀大部分范围内为迁徙鸟。北欧的繁殖鸟类会在冬季迁徙至地中海周围以及热带和亚热带的非洲,[24] 而亚洲的鸟类则迁徙至中东、印度[19]及东南亚。[25] 北美洲种群的鸟类也会在冬季迁徙至热带亚洲。[26]
该物种最显著的习性是几乎持续不断地摇尾,这种特征使得该物种,甚至其属,获得了其英文俗名"wagtail"。尽管这种行为非常普遍,但其原因却不太为人所知。有人提出,这可能是为了惊动猎物,或向其他鹡鸰显示服从。一项2004年的研究则提出,这可能是向潜在的掠食者发出警戒信号。[27]
白鹡鸰的确切饮食成分因地区而异,但陆生和水生的昆虫及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构成其饮食的主要部分。这些食物包括甲虫、蜻蜓、小蜗牛、蜘蛛、蠕虫、甲壳类动物,还有来自尸体中的蛆虫,最重要的则是苍蝇。[19] 其饮食中也曾记录到小型鱼苗。在其非迁徙范围内,白鹡鸰的饮食行为有些不同寻常,它是一种食虫鸟类,并在冬季持续以昆虫为食(大多数其他温带的食虫鸟类要么迁徙,要么转为食用更多植物性食物)。[28]
]]
白鹡鸰是单配偶制,并且会保卫繁殖领域。[19] 大多数个体的繁殖季节从四月到八月,越往北繁殖季节开始得越晚。双方都负责建造巢,雄鸟负责开始筑巢,雌鸟则完成筑巢。对于亚种personata的第二窝,只有雌鸟负责筑巢,因为此时雄鸟仍在喂养雏鸟。[29] 巢由树枝、草、树叶和其他植物材料粗略组成,并衬以包括动物毛发等柔软材料。巢位于河流或沟渠旁的裂缝或洞中,但该物种也已适应在墙壁、桥梁和建筑物中筑巢。曾发现有一个巢建在海象的头骨中。白鹡鸰会与其他动物一起筑巢,特别是,如果可行,它们会筑巢在河狸的水坝中,或者筑巢在金雕的巢中。[29] 每窝产下3至8颗鸟蛋,通常为4至6颗。蛋为奶油色,常带有淡淡的蓝绿色或绿松石色,并有大量红褐色斑点;其平均大小为21 mm × 15 mm(0.83英寸 × 0.59英寸)。[30] 双亲均会孵化蛋,但通常雌鸟的孵卵时间较长,并且夜间孵卵。蛋在12天后开始孵化(有时最晚可达16天)。双亲会喂养雏鸟,直到雏鸟在12至15天后羽化,羽化后的一周内,雏鸟仍会被喂养。[31]
尽管白鹡鸰已知是大杜鹃的宿主物种,但通常当巢被巢寄生时,白鹡鸰会弃巢。Moksnes等人推测这是因为白鹡鸰体型太小,无法将入侵的蛋推出巢外,且喙过短,无法刺破蛋以摧毁它。[32]
此物种的分布范围广大,估计超过10 × 106平方千米(3.9 × 106平方英里)。其种群数量约在1.3亿至2.3亿之间。[1] 虽然种群趋势尚未被量化,但据信该物种不会接近IUCN红色名录中关于种群下降的标准(即在十年或三代内下降超过30%)。基于这些原因,该物种被评估为无危等级。[1] 欧洲的种群似乎是稳定的。[24] 该物种已很好地适应了人类对环境的改变,并利用了人类建造的结构作为巢址,以及因人类活动而增加的开阔区域作为觅食场所。[19] 在一些城市,特别是都柏林,大群白鹡鸰在冬季集结过夜。因此,它们被评为无危。然而,它们会被作为狩猎标的。它们也被饲养为笼中鸟或作为食物。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它们的迁徙时间。[1]
白鹡鸰曾出现在巴林、白俄罗斯、比利时、芬兰、乔治亚、香港、匈牙利、冰岛、伊朗、爱尔兰、以色列、泽西岛、科威特、拉脱维亚、挪威、波兰、英国和越南的邮票上。[33] 白鹡鸰是拉脱维亚的国鸟,并经常在拉脱维亚的民谣中被提及。[3]
斑鹡鸰有时被称为“水鹡鸰”"water wagtail"[34];在爱尔兰则被称为“威利鹡鸰”[35][36],但不应与澳大利亚物种Rhipidura leucophrys混淆,因为两者有相同的俗名。[3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