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霜杯伞学名Clitocybe dealbata),俗称象牙漏斗ivory funnel)和出汗蘑菇sweating mushroom),属于口蘑科杯伞属,是一种于欧洲北美洲广泛地生长在草坪和草地的真菌[1]白霜杯伞体形细小,颜色为白色,外形呈漏斗状。[2]白霜杯伞俗称“出汗蘑菇”是因为吃下白霜杯伞后中毒的人会有出汗的症状。因白霜杯伞含有毒性的毒蕈碱,因此白霜杯伞不可食用。[3]

Quick Facts 白霜杯伞, 科学分类 ...
白霜杯伞
Thumb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真菌界 Fungi
门: 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纲: 伞菌纲 Agaricomycetes
目: 伞菌目 Agaricales
科: 口蘑科 Tricholomataceae
属: 杯伞属 Clitocybe
种:
白霜杯伞 C. dealbata
二名法
Clitocybe dealbata
(Sowerby) Gillet (1874)
Close
Quick Facts 白霜杯伞 ...
Close

分类和命名

白霜杯伞最早是由英国博物学家詹姆斯·索尔比于1799年描述。当时,索尔比把白霜杯伞描述为“Agaricus dealbatus”。[4]其中的“dealbatus”在拉丁文意为“粉饰”。[5]于1874年,白霜杯伞才被法国博物学家克劳德·卡西米尔·吉莱赋予现在的学名。[6]可是,白霜杯伞经常被误认与环带杯伞同义。[7][8]

描述

白霜杯伞颜色为白色或沾有浅黄色的白色。菌盖多呈扁平状,部份呈凸圆至漏斗形状,直径2至4厘米。菌柄高约2至3.5厘米,阔度为0.5至1厘米,颜色为米色至浅褐色。白霜杯伞的孢子印为白色。没有独特的味道或气味。[2]

白霜杯伞是具毒性的真菌,与环带杯伞毒性相近。白霜杯伞与可供食用的硬柄小皮伞[9]斜盖菇外貌相似,因此容易被人混淆。[10]

分布及生境

白霜杯伞通常会在夏季和秋季中的多草地带生长。常群居,且能构成仙女圈[1]另外,白霜杯伞经常出现在草地上,使儿童易于发现,因而提高了儿童错吃白霜杯伞而中毒的机会。[3]

毒性

白霜杯伞主要的有毒成分为毒蕈碱,而毒蕈碱中毒约15至30分钟后,大量流涎出汗流泪等症状便会出现。严重的话,中毒者会痛、剧烈恶心腹泻、视力模糊和呼吸困难。中毒症状一般在两小时内消退。尽管毒蕈碱中毒导致的死亡案例很罕见,但曾有导致呼吸衰竭心衰竭的案例。毒蕈碱的解毒剂阿托品[3]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