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硐武圣庙
台灣澎湖縣白沙鄉廟宇,位於瓦硐村下社,主祀文衡帝君(關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灣澎湖縣白沙鄉廟宇,位於瓦硐村下社,主祀文衡帝君(關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瓦硐武圣庙,亦作巷港武圣庙(台湾话:Hāng-káng Bú-sìng-biō)或下瓦硐武圣庙,台湾澎湖县庙宇,白沙乡瓦硐村(下社)大庙,主祀文衡帝君。[1][2][3]
“瓦硐”之名见于清领时期的方志,《澎湖纪略》载“瓦硐(港)社”,位于澎湖厅北山屿西南缘,面朝澎湖内海,自古瓦硐港为北山屿至妈宫港、西屿、小门屿的对渡港,清朝政府以该社为“瓦硐澳”的澳社行政中心[4],日治时期改作“瓦硐乡”,1945年后国民政府更易为“瓦硐村”,沿用迄今。[1]
瓦硐因地理位置长期为福建、广东船只之间航行停泊的港口,当地商业蓬勃,教育发达,而“瓦硐”则相传为建庙宇盖屋顶的半圆型陶瓦,非富贵功名者不得用,但因该地地灵人杰、显达者众,常用瓦硐铺盖屋茨,因而得名。不过,“瓦硐”一般见于官方文献,由于瓦硐面朝澎湖内海,航道极浅,但自瓦硐下社海湾有一航道,宽度仅若窄巷,可直通西南方大仓屿,退潮亦可航行,故民间百姓多惯称“巷港”,而非“瓦硐”。[1][5][6]
瓦硐社在清代可分作顶社(东侧)、下社(西侧)两大聚落,其中下社移民纪录较早,姓氏以吕姓为大宗,其他尚有许、方、李等家族,构成“下瓦硐”聚落。[1][5]瓦硐顶社、下社的村庙在清领时期皆已奉“文衡帝君”为主祀神明[2],早于澎湖多数地区(澎湖宫庙在清代以王爷信仰最为普遍,改奉关公为主神则在“扶鸾信仰”逐渐兴旺的日治时期之后),殆可知瓦硐社奉祀关公,应系受到军方影响之故[4][7]。
瓦硐武圣庙为瓦硐下社公庙,确切开基年份不详,因庙内藏有一“浩气参天”匾额,落款于道光庚戌年(即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最迟于该年间便已建庙。[3]
瓦硐武圣庙在清领时期修建次数失载,日治时期昭和12年(1937年)有一次重建纪录,时逢皇民化运动,建庙之际屡遭官方刁难,导致庙宇竣工后些许型制变形,令瓦硐村民大为不满,差点酝酿官民冲突,幸赖乡绅出面约束,亦有关圣帝君发炉显神迹,劝戒里人勿要滋事的说法。[2][3]
民国52年(1963年),瓦硐乡佬方牛讲、吕祥等倡议拆除庙宇,重建新庙。多年之后,经历多次台风侵袭,庙身亦渐趋老旧,村人方金松、吕天姓、方有入、吕万得等不忍庙舍残缺破败,亲赴台湾本岛与澎湖各处募款,筹办重建事宜,于民国75年(1986年)破土动工,动工期间因款项又逢不足的状况,乡绅方思温、吕天姓、吕龙盘等再度赴台募捐,顺利于民国77年(1988年)蒲月入火孜座,并于菊月举办落戎大典;此次起建庙宇地基填高三尺二寸、宽度与深度各为六尺,立面增建四重亭,即为今貌。[2][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