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培

生平

王以培(1963年11月—),江苏南京人,诗人,作家,翻译家。
1983年-1990年先后就读于国际关系学院法语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读完本科以及研究生,1990年后毕业留校任教2018年5月。
1999年-2000年在巴黎第四大学学习研究比较文学。1995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首届青年教师讲课大赛第一名,1998年被《中国图书商报》评选为“中国十大新锐作家”之一。
曾经在欧洲各地旅游漂泊,回国后,基本上每一年都会去三峡一代采风,旅行,记述自己的所见所闻。随后结集出版了四本有关三峡的书籍。他的著作还包括小说,法文翻译作品等。

主要著作

  • 《这一夜发生了什么》(诗集,作家出版社,1994)
  • 《转场》(旅行文学,东方出版社,1995)
  • 《基督与解脱》(学术专著,作家出版社,1996)
  • 《守灵》(小说,鹭江出版社,1998)
  • 《灰狗》(旅行文学,东方出版社,1998)
  • 《寺庙里的语言》(散文诗集,东方出版社,1998)
  • 《潜水衣与蝴蝶》(合译,作家出版社,1998)
  • 《兰波作品全集》(翻译,东方出版社,1999)
  • 《大钟亭》(小说,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 《游吟》(旅行文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 《游》(《LeVoyage》)(学术专著,上海文化出版社、法国DescleedeBrouwer出版社,2003)
  • 《三峡记忆》(摄影文献集,上海文化出版,2003)
  • 《白帝城》(淹没区的现实、历史及神话传说,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 《水位139米》(淹没区的历史及神话传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 《新田白水溪》(古镇简明镇志,包括神话传说、船歌民谣、历史古迹、人物自述、地名来源等,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作者. 人民大学副教授 全国十大新锐作者王以培.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网. 2011-01-10 [2011年11月15日] (中文).[永久失效链接]

研究方向

主要为欧美文学

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从世界文学看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变迁,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 长江边的神话与传说 三峡淹没区的文化遗产

目前开设课程

法语与法语诗歌、大学汉语等

评价

一句"诗写不出来了!",亮出了王以培的真实身份。他至今依然做着文学梦,相信文学可以帮助社会和心灵找到平衡。王以培在三峡找到的不仅是精神的出路,而且也是现实的道路。他现在的心态如此平和,是因为他终于找到一件既值得做,又能做的事情。他以前可不是这样的。王的好友,剧作家张广天曾经在一篇自传中说道:"以培写诗,写得叫苦不迭"。那时的他把自己比作监狱中最后的囚徒,是三峡改变了他,给了他希望,给了他力量。难怪他每年都要不顾一切地去那里,因为那座快要淹没的白帝城就是他的庙宇,他去那里朝拜,并用手中的笔,告诉我们的后代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摘自《王以培去三峡朝圣的诗人》袁越. 王以培去三峡朝圣的诗人. 新浪网. 2005年10月27日: 1 [2011年11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中文).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