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蜥属(学名:Owenetta)是已灭绝副爬行动物的一属,属于前棱蜥形目的欧文蜥科,化石发现于南非卡鲁盆地的波弗特群(Beaufort Group)地层。大部分前棱蜥形目生存于三叠纪晚期,但欧文蜥的生存年代横跨二叠纪晚期的吴家坪阶、长兴阶,以及三叠纪最早期的印度阶。但是,三叠纪早期的欧文蜥,可能属于另一个新属。欧文蜥是欧文蜥科的模式属,与其他近亲的差异在于:上颞骨的后段有侧向凹处、顶骨的环绕松果孔部分凹陷。
发现与种
在1939年,罗伯特·布鲁姆(Robert Broom)命名欧文蜥,同时建立欧文蜥科。模式种是O. rubidgei,属名是以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欧文为名。当时仅发现一个部分头颅骨,发现于波弗特群的小头兽组合带(Cistecephalus Assemblage Zone),地质年代为二叠纪晚期[1]。目前已经发现更多头颅骨化石,来自于小头兽组合带、与其上方的二齿兽组合带(Dicynodon Assemblage Zone),但还没有发现骨骼化石。
在2002年,命名了欧文蜥的第二个种(O. kitchingorum),生存于三叠纪早期,使欧文蜥的生存年代扩张到三叠纪早期,并在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之后继续存活[2]。O. kitchingorum目前已经发现三个接近完整的标本,在1968年发现于水龙兽组合带(Lystrosaurus Assemblage Zone),当时被认为属于欧文蜥的模式种[3]。目前根据这些接近完整的标本,O. kitchingorum与O. rubidgei的差异在于:头颅骨后方的后顶骨小、牙齿不超过20颗、某些牙齿呈犬齿形牙齿。其中保存状况最好的标本,是一个亚成年个体。
在2003年,其他研究人员主张O. kitchingorum有足够的差异,可以建立为新属[4]。而另一个研究则认为这两个种是复系群,应该成立个别的属[5]。
另外,在1982年命名的Colubrifer,化石发现于水龙兽组合带,是种有短四肢的早期爬行动物,当时被归类于蜥蜴。近年被发现头颅骨与欧文蜥是几乎相同的,而被重新归类于欧文蜥属。即使O. kitchingorum被建立为新属,但是Colubrifer的化石仍显示,欧文蜥仍存活到三叠纪早期,并在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之后继续存活。
种系发生学
在欧文蜥被命名时,许多原始爬行动物被归类于杯龙目(Cotylosauria),包含现存的前棱蜥形目。之后,杯龙目成为一个废弃不用的分类单元,而被大鼻龙目取代;大鼻龙目则是个双重并系群,包含许多没有亲缘关系的无孔类爬行动物,也是个废弃不用的分类单元。前棱蜥形目现在属于副爬行动物,是爬行动物演化过程的一个早期演化支。欧文蜥曾经被改归类于夜守龙科,目前被重新归类于欧文蜥科[6][7][8]。
由于欧文蜥的化石较为完整,有助于古动物学家建立副爬行动物、前棱蜥形目的种系发生学。其近亲Barasaurus已经发现成年与未成年个体的标本,也有助于填补欧文蜥的骨骼缺少部分。近年已经有多种不同版本的种系发生学研究。其中某些研究支持龟鳖目演化自前棱蜥类的假设[9],而其他科学家则主张龟鳖目演化自锯齿龙类[10]、或是鳍龙超目[11]。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