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周刊》(法语:Charlie Hebdo法语发音:[ʃaʁli ɛbdo],其中“Hebdo”是法语“Hebdomadaire”的略称,意为周刊)[注 1],是法国一本政治讽刺杂志[4],由弗朗索瓦·卡万纳创办。

Quick Facts 查理周刊 (Charlie Hebdo), 类型 ...
查理周刊
Charlie Hebdo
Thumb
类型周刊
杂志
版式杂志
创刊日1970年,[1]
1992年
政治立场左翼
总部法国巴黎
发行量45,000
ISSN1240-0068
OCLC 编号421653858
网站charliehebdo.fr
Close
Quick Facts “Charlie Hebdo”的各地常用名称, 中国大陆 ...
“Charlie Hebdo”的各地常用名称
中国大陆查理周刊、沙尔利周刊
台湾查理周刊、狭利画报
港澳查理周刊
新马沙尔利周刊
Close

历史

前身为于1960年创办的《切腹》(法语:Hara-Kiri)杂志,其名称来自于日文“切腹腹切り/はらきり一词。1969年,《切腹》决定以每周发行,改名《切腹周刊》(Hara-Kiri Hebdo)。

1970年11月,法国前总统夏尔·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过世。《切腹周刊》在当月出刊的内容中,嘲讽戴高乐,遭到禁止发行。发行团队决定改名《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重新发行。这个名字来自法国漫画杂志《查理月刊》(Charlie Mensuel)。查理月刊的名称则是来自《花生漫画》的主角人物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因为《查理月刊》长期刊载《花生漫画》,因此用查理·布朗作为月刊的名字。查理周刊发行团队选择这个名字,也暗藏了嘲讽夏尔·戴高乐的意思[5]

攻击案件

2011年

Thumb
2011年遭受汽油弹攻击的《查理周刊》办公室

2011年11月2日凌晨时分,报社位于第20区的办公室遭汽油弹袭击,网站被骇客入侵。袭击原因推测跟特别号更名为“沙里亚(伊斯兰教法)周刊”有关,该期杂志将伊斯兰先知默罕默德列为“总编辑”。封面上的漫画穆罕默德揶揄读者,“如果不大笑,将被鞭笞一百次”[6]

2015年

2015年1月7日,其位于巴黎十一区的杂志社总部遭到恐怖攻击。袭击中,两名头戴黑面罩枪手,手持AK-47自动步枪火箭筒乱枪扫射后逃逸。在逃亡途中又陆续在法国东北部及南部地区持续攻击。枪击案共造成包括发行人、总编辑斯德凡·夏邦尼耶(夏伯)、漫画家、记者与警察在内共12人死亡[7],20人伤。案发后,大量军警投入缉捕,巴黎的反恐警戒提升至最高层级,各级学校停课。

1月14日,查理周刊宣布将会推出APP,只需要花费3欧元即可下载原法文版漫画,也可另选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版,同时也已经有一批人正在进行中文版的翻译。[8][9]

2016年1月,法国讽刺报纸查理周刊作品试图将淹死的三岁叙利亚难民儿童艾兰·库迪德国新年性侵案犯联系起来,再次引发激烈争论。库迪在与家人一道逃亡的路上不幸死亡,他的尸体的照片引发了欧洲公众对难民的最大同情。然而,查理周刊作品暗示,如果库迪顺利在欧洲长大成年,他未来可能也成为性侵案犯人中的一员。[10]

备注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