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之战[1],又称东关之役[2],是发生于魏少帝嘉平四年、吴少帝建兴元年(252年)十一月曹魏征伐东吴的战争。魏出动7万大军,兵分三路,向东吴的东西两个方向进击。东吴以太傅诸葛恪为统帅,率军4万,迎击向东兴进攻的魏军,歼灭魏军数万。

Quick Facts 东兴之战, 日期 ...
东兴之战
三国的一部分
日期三国吴建兴元年十一月至次年一月(252年—253年)
地点
东兴
结果 吴军胜利
参战方
东吴 曹魏
指挥官与领导者
吴国诸葛恪
丁奉
吕据
留赞
唐咨
魏国司马师
魏国诸葛诞
毌丘俭
王昶
胡遵
司马昭(监军)
兵力
4万3千 7万
伤亡与损失
? 数万
Close

背景

孙权令作濡须坞,又于东兴(今安徽含山西南)濡须水上筑建堤坝,派遣重兵防守,以防曹魏进犯。

建兴元年(252年)5月,孙权病逝,十岁的幼子孙亮继位,人心不稳。曹魏大将军司马师欲乘机攻吴,东吴大将军诸葛恪命人修筑大堤,在两山之间筑城两座,令将军全端顾守西城(西关),都尉留略坚守东城(东关),以防魏军袭击江东。

过程

十一月,司马师下令王昶等三路兵马袭击吴国。十二月,发兵攻打南郡(今湖北省荆州市)、武昌(今鄂州市),命令安东将军司马昭为监军。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率步骑七万攻东兴,欲毁坏大堤。诸葛诞提议三路进军伐吴,由王昶毌丘俭为诱敌各攻打南郡、武昌,诸葛诞胡遵为主力,率兵七万架浮桥进攻东兴。

东吴军情告急,甲寅日(253年2月4日)诸葛恪亲自率领四万援军到东兴[3]。并且命冠军将军丁奉、破掳将军吕据、殿中将军留赞等作前锋,并且由领军督尉唐谘作支援,攀山西进以趁机突袭魏军,但是因为山路狭窄而缓慢前进。东吴大将丁奉亲率三千人精兵赶往,下山后改坐舟楫顺水而下,两日到达东兴,占据徐塘,与魏军对峙。

结果

当时漫天飘雪,十分寒冷,魏将胡遵等人正在聚会饮酒,毫无戒备,魏军大寨防守松散。丁奉见魏军前部兵力稀少,就对手下人说:“求取封侯赏爵,正在今天。”于是率领三千人精兵,以人马轻装突袭魏军营垒。让士兵们都脱下铠甲,丢掉长矛大戟,只戴着头盔拿着刀和盾牌,裸身爬上堤堰。魏兵看见他们,都大笑不止,而不立即整兵对敌。等到吴兵爬上之后,立即击鼓呐喊,袭击攻破魏军前部营垒。

魏军见状,便惊恐万分,四散奔逃,争相抢渡浮桥,由于浮桥毁坏断裂而掉入水中,互相践踏着逃跑,落水及互相践踏的死者有数万人。魏军前部督韩综乐安太守桓嘉等人都淹死在水中。吕据留赞也率兵即时赶到,一起围剿溃逃的魏军。

韩综是吴国的叛将,孙权常常痛恨得咬牙切齿,诸葛恪命人送回韩综的首级以祭告大帝庙。缴获魏军的车辆、牛马、骡驴等都数以千计,资材器物堆积如山。魏军毌丘俭、王昶见东兴兵败也烧营溃逃,吴将唐咨搜出大批魏军来不及带走而留下的粮草和兵器,吴军大获全胜凯旋。

礼制

此战过后,因死伤过多且士兵多淹死水中无法找寻尸体安葬。曹魏葬礼制度一律从简。[4][5][6]

后果

司马昭因兵败泄愤杀死司马王仪[7],自己也因败军之罪被削去新城乡侯爵位。

诸葛恪因功封阳都侯,加扬、荆州二州州牧,督中外诸军事,因战胜而骄傲,随即联络蜀汉发起北伐,在合肥新城一战中不克而还,失去民心,最终为孙峻政变所害。

时下引用

此战在光荣游戏《真·三国无双6》开始为晋传关卡。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