嶋正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嶋正利(1943年8月22日—),日本微处理器设计专家,是世界第一颗商用微处理器——英特尔4004的设计者之一。曾任会津大学教授。
生平
1943年,嶋正利出生于静冈市。1967年,自东北大学化学科毕业。[1] 当时日本化学工业正在走下坡,所以在教授的建议之下,他选择进入后来名为必兹康[注 1]的日本计算机贩售株式会社担任程式设计工作。由于他对写商业领域的程式没有兴趣,同年10月请调至大阪的工厂负责计算器硬体开发,在那里他学得了逻辑电路设计、电子电路布局、系统汇流排、即时控制等硬体设计专业知识。[2]

1969年,必兹康公司决定委托美国英特尔公司采用大型积体电路的方案来为新款的桌上型计算器(型号141-PF)开发一套12片各具不同功能的晶片;但是,英特尔工程师马尔西安·霍夫认为该设计过于复杂,成本也过高。他提出一种整合且通用的解决方案,只要4个芯片就能完成必兹康原本12片才能完成的工作;但是,此一建议遭到必兹康反对,并派嶋正利到美国与英特尔的团队进行磋商。经过一番周折,最终必兹康接受英特尔的方案,嶋正利也留在美国与英特尔的团队共同开发,主要负责逻辑设计与模拟。最后,在与佛德里克·法金等人的努力之下,4000系列的4个晶片终于诞生,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个商用微处理器—4004。[3][4][5][6][7][8]
在4004完成之后,嶋正利回到日本,替必兹康开发出全世界第一款使用微处理器的计算器。[1]必兹康卖了10万台该款计算器,并随后用4004开发出电子收银机、票据处理机,以及银行自动柜员机。[6]后来,专注于计算器市场的必兹康遭遇财务危机;为了节省成本,将4004于计算器应用之外的授权转让给英特尔。1971年11月15日,看好微处理器未来潜力的英特尔面向全球市场推出了4004微处理器。[9]
几乎就在此时,嶋正利加入理光公司工作一段短暂的时间,在那里开发了一个高速印表机的控制器及磁鼓存储器的生产测试仪。[10]1972年,嶋正利受法金之邀加入英特尔公司,参与8080微处理器的开发设计。虽然他的逻辑设计能力很强,但是缺乏积体电路设计的经验,对电晶体也陌生。不过,在法金的指导之下,他很快进入状况,自我要求及学习能力也很强,最终8080的电晶体逻辑电路就是由他完成的。[3][11]
1974年,法金离开英特尔创立Zilog;1975年,嶋正利加入Zilog。在法金的带领之下,协同开发出Z80微处理器,其微架构的设计主要均由嶋正利完成;后来的Z8000微处理器的逻辑及物理实现也是由他主导完成。[1][3][12][13]1980年,嶋正利因为女儿的教育问题考虑回日本,正好英特尔想在日本成立开发中心,所以他接下此一工作,担任该中心所长。1986年,他再次离开英特尔并成立VM技术公司,开发与英特尔x86处理器相容的产品——VM860(16位元)与VM8600(32位元)。[1][14]
1991年,成立嶋正利有限公司。1992年,以论文〈微处理器硬体架构优化研究〉取得筑波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5]1997年,创办托普斯公司,开发分散式运算微处理器[注 2]。[16]2000年起,在会津大学担任教授,传授微处理器开发技术,后于2004年退休。[17]
荣誉
嶋正利因为在微处理器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获得许多荣誉:
著作
- 论文
- F. Faggin; M. Shima; M. E. Hoff; H. Feeney; S. Mazor. THE MCS-4 - An LSI micro computer system. 1972 IEEE Region Six (US Western Region) Conference. San Diego, CA: 1–6. 2007. 重新刊登在 THE MCS-4 - An LSI micro computer system
. IEEE Solid-State Circuits Magazine. 2009-02-06, 1 (1): 55–60 [2016-11-03]. doi:10.1109/MSSC.2009.93198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4).
- M. Shima. An N-channel 8-bit single chip microprocessor. 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EEE: 56–57. 1974-02-13 [2016-11-03]. doi:10.1109/ISSCC.1974.115526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 M. Shima. Solid state/computers: Demystifying microprocessor design: Big chips require artful compromises, as demonstrated by this design case history
. IEEE Spectrum. 1979, 16 (7): 22–30 [2016-11-03]. doi:10.1109/MSPEC.1979.63681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
- Arata Shinozaki; Masatoshi Shima; Minyi Guo; Mitsunori Kubo. Multiprocessor Simulator System Based on Multi-way Cluster Using Double-buffered Model
.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 Niagara Falls, Ontario, Canada: IEEE: 893–900. 2007-05-21 [2016-11-03]. ISBN 0769528465. doi:10.1109/AINA.2007.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1).
- 书籍
- マイクロコンピュータの誕生:わが青春の4004. 岩波书店. 1987. ISBN 9784000060219 (日语).
- 次世代マイクロプロセッサ―マルチメディア革命をもたらす驚異のチップ. 日本経済新闻社. 1995. ISBN 9784532400668 (日语).
注解与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