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
中国甘肃省的地级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水市,古称上邽、成纪、秦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的甘肃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甘肃省第二大城市,陇东南中心城市,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位于渭河上游。市境北界平凉市,西邻定西市,南接陇南市,东毗陕西省宝鸡市。
天水市 | |
---|---|
地级市 | |
鸟瞰天水 | |
绰号:西北小江南、羲皇故里 | |
天水市在甘肃省的地理位置 | |
坐标:34°34′34″N 105°42′32″E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省 | 甘肃省 |
设立 | 1985年7月8日 |
语源 | 因天水郡而得名 |
政府驻地 | 秦州区 |
下级行政区 | 2市辖区、4县、1自治县 |
政府 | |
• 市委书记 | 冯文戈 |
• 人大常委会主任 | 张建杰 |
• 市长 | 王国先 |
• 政协主席 | 王燕(女) |
面积 | |
• 地级市 | 14,277 平方公里(5,512 平方英里) |
• 市区 | 5,857 平方公里(2,261 平方英里) |
面积排名 | 全省第9位(占全甘肃省3.35%) |
海拔 | 3,120 公尺(10,240 英尺) |
人口(2015) | |
• 常住 | 331.17万人 |
• 排名 | 全省第2位(占全甘肃省12.74%) |
• 密度 | 232人/平方公里(600人/平方英里) |
• 市区(2015) | 121.95万人 |
• 城镇(2015) | 116.9万人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邮政编码 | 741000 |
电话区号 | 938 |
车辆号牌 | 甘E |
气候 | 中温带半湿润气候 |
• 年均温 | 11 ℃ |
• 年降水 | 491.7毫米 |
行政区划代码 | 620500 |
旧称 | 上邽、秦州、成纪 |
国内生产总值(2015) | ¥553.77亿(全省第3位,占全甘肃省8.21%) 88.91亿美元(汇率) |
• 人均 | ¥16,743(全省第10位) 2,688美元(汇率) |
网站 | 天水市政府门户网站 |
市象征 | |
花 | 月季 |
树 | 国槐 |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甘肃发展年鉴-2016》 |
地处黄土高原与秦岭交界,西北部为黄土梁峁和沟壑区,东南部秦岭、关山为土石山区和森林。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渭河自西向东横贯市境。全市总面积14,277平方公里,人口331.17万,市人民政府驻秦州区。
天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有“西北小江南”之称。境内文化古迹甚多,其中麦积山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
早在春秋秦武公十年(前688年)时,秦国即在这里置邽县,与冀县(今甘谷县)同为中国设县之始,后历称上邽县、成纪县、秦州。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分陇西郡设天水郡,其名源自于“天河注水”的传说,因而有“天水”之名。东汉、三国期间改称汉阳郡,西晋时改回天水郡。又因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于境内设秦州,后废,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复设。直至清代,秦州辖境仍相当于今日天水之范围。
民国2年(1913年),撤秦州而设天水县,天水之名沿用至今。1949年8月,解放军进驻天水县,成立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后改称天水专区。1950年2月,析天水县设置天水市。1985年7月,撤销天水地区,天水市升为地级市,天水县并入天水市,设立秦城、北道两区,将原属天水地区的徽县、两当、西和、礼县划归新设的陇南地区,漳县划归定西地区。2004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秦城区更名为秦州区、北道区更名为麦积区,2005年1月1日正式更名。[1]
地理
天水市以秦岭为界线,地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渭河流经本市北部,秦岭以北诸河流皆汇入渭河;嘉陵江西源——西汉水(亦名犀牛江)发源自本市南部,秦岭以南各河流皆汇入嘉陵江。
天水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与敦煌、武威、张掖、酒泉乃至新疆曾所拥有的诸多千佛洞并为佛国古道上的历史见证。麦积山石窟有西魏文帝次子武都王元戊为其母追善的佛洞数座。
天水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加之地形复杂,因此不同区域的气候有明显差别,北部降水明显少于天水南部,冬季气温在冰点上下,因此亦是冬季集中供暖的南界所在,降水较少。夏季稍微闷热,全年降水都在5月至9月集中。一月平均温为−2.0℃;七月平均温22.8℃。在春季期间,天水有时受到扬尘天气的影响,秋季以阴雨天气为主。全年日照时数约1910小时(43.6%)。
天水市气象数据(1981年至2010年)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12.1 (53.8) |
20.2 (68.4) |
27.0 (80.6) |
31.8 (89.2) |
33.9 (93.0) |
37.2 (99.0) |
38.2 (100.8) |
36.1 (97.0) |
36.2 (97.2) |
28.5 (83.3) |
21.6 (70.9) |
14.7 (58.5) |
38.2 (100.8) |
平均高温 °C(°F) | 3.9 (39.0) |
7.5 (45.5) |
13.0 (55.4) |
19.7 (67.5) |
24.3 (75.7) |
27.5 (81.5) |
29.3 (84.7) |
27.9 (82.2) |
22.6 (72.7) |
16.8 (62.2) |
10.9 (51.6) |
5.2 (41.4) |
17.4 (63.3) |
日均气温 °C(°F) | −1.5 (29.3) |
1.9 (35.4) |
6.9 (44.4) |
13.0 (55.4) |
17.5 (63.5) |
21.1 (70.0) |
23.2 (73.8) |
22.0 (71.6) |
17.2 (63.0) |
11.3 (52.3) |
5.1 (41.2) |
−0.4 (31.3) |
11.4 (52.6) |
平均低温 °C(°F) | −5.4 (22.3) |
−2.2 (28.0) |
2.2 (36.0) |
7.4 (45.3) |
11.8 (53.2) |
15.6 (60.1) |
18.2 (64.8) |
17.4 (63.3) |
13.3 (55.9) |
7.5 (45.5) |
1.0 (33.8) |
−4.3 (24.3) |
6.9 (44.4) |
历史最低温 °C(°F) | −19.2 (−2.6) |
−16.6 (2.1) |
−10.0 (14.0) |
−6.4 (20.5) |
1.8 (35.2) |
5.5 (41.9) |
10.6 (51.1) |
8.4 (47.1) |
1.2 (34.2) |
−5.1 (22.8) |
−11.6 (11.1) |
−17.4 (0.7) |
−19.2 (−2.6)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4.9 (0.19) |
6.8 (0.27) |
17.8 (0.70) |
34.9 (1.37) |
53.1 (2.09) |
71.4 (2.81) |
87.2 (3.43) |
86.9 (3.42) |
76.9 (3.03) |
46.5 (1.83) |
10.7 (0.42) |
3.7 (0.15) |
500.8 (19.71) |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 | 5.0 | 5.2 | 7.9 | 8.9 | 10.5 | 11.2 | 11.8 | 10.7 | 11.2 | 10.6 | 5.4 | 3.0 | 101.4 |
平均相对湿度(%) | 61 | 60 | 59 | 57 | 60 | 64 | 68 | 71 | 76 | 76 | 70 | 64 | 66 |
月均日照时数 | 144.3 | 128.4 | 142.2 | 182.0 | 201.7 | 190.0 | 195.7 | 193.4 | 125.4 | 123.7 | 133.4 | 151.0 | 1,911.2 |
可照百分比 | 46 | 42 | 39 | 47 | 47 | 44 | 45 | 47 | 34 | 35 | 43 | 50 | 43 |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1971−2000年间的降水天数和日照数据)[2][3] |
政治
|
|
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天水市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水市行政区划图 | |||||||||
---|---|---|---|---|---|---|---|---|---|
区划代码[8] | 区划名称 | 汉语拼音 | 面积[注 1][9]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注 2][10] (2020年普查)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乡级行政区划[11] | ||
街道 办事处 |
镇 | 乡 | |||||||
620500 | 天水市 | Tiānshuǐ Shì | 14,277.20 | 2,984,659 | 秦州区 | 741000 | 10 | 101 | 12 |
620502 | 秦州区 | Qínzhōu Qū | 2,374.48 | 656,689 | 大城街道 | 741000 | 7 | 16 | |
620503 | 麦积区 | Màijī Qū | 3,483.02 | 556,102 | 道北街道 | 741000 | 3 | 17 | |
620521 | 清水县 | Qīngshuǐ Xiàn | 1,982.83 | 240,597 | 永清镇 | 741400 | 15 | 3 | |
620522 | 秦安县 | Qín'ān Xiàn | 1,604.07 | 416,337 | 兴国镇 | 741600 | 17 | ||
620523 | 甘谷县 | Gāngǔ Xiàn | 1,582.02 | 506,801 | 大像山镇 | 741200 | 13 | 2 | |
620524 | 武山县 | Wǔshān Xiàn | 1,996.17 | 363,727 | 城关镇 | 741300 | 13 | 2 | |
620525 |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 Zhāngjiāchuān Huízú Zìzhìxiàn | 1,254.62 | 244,406 | 张家川镇 | 741500 | 10 | 5 | |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984,659人[12]。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62,549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277,890人,下降8.52%,年平均增长率为-0.89%。其中,男性人口为1,499,444人,占总人口的50.24%;女性人口为1,485,215人,占总人口的49.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96。0-14岁的人口为620,206人,占总人口的20.78%;15-59岁的人口为1,857,154人,占总人口的62.22%;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07,299人,占总人口的17%,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84,911人,占总人口的12.9%。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360,186人,占总人口的45.5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24,473人,占总人口的54.43%。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786,656人,占93.3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98,003人,占6.6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60,090人,下降8.5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2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17,800人,下降8.2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2个百分点。
经济
天水是甘肃经济开发较早的城市,亦是西北地区的工业重镇,关中-天水经济区唯一位于甘肃省的城市。目前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电子电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三大行业为主导。
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813.88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65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220.32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437.91亿元,增长5.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9.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7.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3.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538元,比上年增长5.7%。[13]
交通
天水地处西安、兰州两大城市之间, 连霍高速、 310国道、 316国道穿城而过。与周边县区也有高速公路连接,其中连接天水市秦州、麦积两大城区的 天北高速为甘肃省第一条高速公路。目前天水北绕城高速和南绕城高速正在建设中。
天水站是陇海铁路的沿线车站,是中华民国政府在大陆建成的最后一座火车站,属兰州铁路局管辖,为客货运一等站。天水南站于2017年7月9日随宝兰客专一起开通运营。天水至陇南铁路正在建设中,线路从三阳川站至陇南西站。此外,兰州至汉中高速铁路天水段也在规划中。
天水机场于2008年9月28日启用,是军民合用机场,开设往来西安、天津、重庆、杭州、南京、大连以及银川的航线。天水军民合用新机场迁建工程已经开工。
市内运营着众多的出租车,公交系统与主城区的周边乡镇都有专线,天水有轨电车一号线一期已经通车运营,1号线起点在秦州区五里铺,终点麦积区天水火车站。二期在建。
旅游
天水是华夏文明和汉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享有“羲皇故里”的荣誉。伏羲文化、轩辕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交相辉映。境内文化古迹甚多,现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296处,其中麦积山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教育
- 高等学府
- 天水师范学院
-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高级中学
- 甘肃省天水一中(省级示范)
- 天水市第二中学(省级示范)
- 天水市第三中学
- 天水市第四中学
- 天水市第六中学
- 天水市第八中学
- 天水市第九中学(省级示范)
- 初级中学
- 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
- 天水市第五中学
- 天水市龙园中学
- 天水市第七中学
- 职业教育
- 天水市第二师范
- 天水市卫生学校
- 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
姊妹城市
参看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