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石首鱼科黄鱼属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黄鱼(学名:Larimichthys crocea,另名黄花鱼)[1]是石首鱼科黄鱼属的鱼种[2][3]。一般体长30—40厘米,体重400—800克,身体呈金黄色,尾柄长为高的3倍多。
大黄鱼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沿海,包括东海及黄海南部,台湾西部沿海偶可见到。
大黄鱼冬季会在离岸地区生活,夏季生殖期间会群聚洄游至河口附近或岛屿、内湾的近岸浅水域。幼鱼会在浅水区域生活到成熟。
作为食用鱼,大黄鱼肉质细致,十分美味,蒸、煮、炸皆宜。大黄鱼在端午节前后发育达到顶点,最具食用价值。以黄鱼烹煮的名菜包括松子黄鱼,糖醋黄鱼,红烧黄鱼等。由于黄花鱼市价高,滥捕问题严重,野生种已经不多见。部分渔民会把其它的石首鱼染色,伪装成黄花鱼出售。坊间常用也被俗称为黄花鱼的小黄鱼混充大黄鱼出售,两者价格差异极大。现今市售黄花鱼皆为中国沿海利用箱网养殖,重量700~800公克的成鱼需二年的养殖时间,故养殖黄花鱼体型越大价格越高。
大黄鱼头部的两块耳石很大。因此渔民以一种特别针对大黄鱼的捕捞方法—敲罟捕捉大黄鱼。渔民猛烈敲击绑在船帮上的竹竿,声波传到水下,与大黄鱼的耳石共振,使鱼群晕厥漂浮。这种捕捞方式历史悠久,但是最早仅在小部分地区使用,所以不会造成太多后果,但实际上这种捕捞方法危害极大,不分老幼一网打尽。中国大陆政府禁止敲罟捕捞方式(现今用炸药)。1974年初春,近2000艘机帆船前往大黄鱼的主要越冬场的外海中央渔场围捕幼鱼,舟山渔场的大黄鱼产量由10万吨猛增到16.81万吨,创造了渔业史上大黄鱼产量的最高纪录。随后几年,大黄鱼产量直线下降。80年代甚至难以形成渔汛。
作为一种受欢迎的食用鱼,野生大黄鱼面临沉重的捕渔压力,过度捕捞问题严重,捕捞产量不断下降。滥捕使存活20年以上的野生成鱼不断减少,捕获的野生黄花鱼很多也未成年,没有商业价值。野生黄花鱼捕捞业在1980年代衰落。
回声探测器和炸药、拖网等捕鱼技术的使用,以及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围海造田、陆地排污等威胁到黄花鱼的繁殖和生存,2003年及2004年的野生黄花鱼捕获量已近乎零。
2011年起福建省内有“官井洋大黄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提供保护。
现在大黄鱼的养殖技术已经成熟,2019年海水养殖产量为19.8万吨,近三十年每年会放流鱼苗回东海。
科学家刘家富在中国大陆大黄鱼保护和养殖方面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大黄鱼之父。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