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人民军(西班牙语:Fuerzas Armadas Revolucionarias de Colombia - Ejército del Pueblo),简称哥革武[3](FARC或FARC-EP),是哥伦比亚历史上的一支左翼反政府武装。该组织成立于1964年,原为哥伦比亚内战中哥伦比亚共产党下属的一个武装组织。在冷战时期,他们是一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农民武装,旨在推广农业主义和反帝国主义。哥伦比亚当局、美国、欧盟认为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威胁当地政府,还危及平民、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而将其认定为恐怖组织。该组织与哥伦比亚政府对抗逾四十年,风头曾一时无两,其挑战哥伦比亚社会不公义的强硬立场曾短暂获得国际支持。
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人民军 Fuerzas Armadas Revolucionarias de Colombia - Ejército del Pueblo | |
---|---|
![]() 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人民军标志 | |
领导人 | 提莫莱昂·希门尼斯 Pablo Catatumbo 伊万·马尔克斯 Pastor Alape 华金·戈麦斯 Mauricio Jaramillo Carlos Antonio Lozada Marcos Calarcá 阿方索·卡诺 † 曼努埃尔·马鲁兰达 † Jacobo Arenas † 劳尔·雷耶斯 † Iván Ríos † Víctor Julio Suárez Rojas † |
活跃期 | 1964年—2017年 |
活跃地区 | 集中于哥伦比亚南部、西南部和东部;渗透侵入秘鲁、委内瑞拉、巴西[1]、巴拿马[2]和厄瓜多尔境内;偶见于其他拉美国家,主要是墨西哥、巴拉圭、阿根廷和玻利维亚 |
意识形态 | 马克思列宁主义 玻利瓦尔主义 革命社会主义 左翼民族主义 焦点主义 |
对手 | 哥伦比亚政府 哥伦比亚右翼准军事团体 美国政府 |
历史
1960年代初,哥伦比亚政府开始攻击许多共产主义组织,试图将这些组织控制的领土重新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1964年,曼努埃尔·马鲁兰达和其他哥伦比亚共产党成员在马克塔利亚社区遭到政府的军事攻击后,建立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当时,16000名哥伦比亚士兵攻击只有48名武装战士的社区。马鲁兰达与其他47人共同抵抗政府军队的进攻,随后一起逃入山中。这48人形成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的核心,后来该组织发展到数百名战士的规模[4][5]。
1982年,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召开第七次游击会议,会议决定对该组织的战略进行重大调整。该组织过去主要在农村地区与哥伦比亚军队作战,行动规模较小。到1982年,随着“可卡因热潮”带来的收入增加,该组织得以扩展为一支非正规军队,进而能够对哥伦比亚军队发起大规模攻击。他们还开始派遣战士前往越南和苏联接受高级军事训练。该组织还计划向中等规模城市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推进,不再将活动局限于偏远的农村地区,以建立强大的经济基础。在这次会议上,该组织还将名称改为“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人民军”[6][7]。
冷战后,由于失去苏联及其他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哥革武因急需经费,开始插足可卡因及绑架政客等勾当,以致形象急剧变差,被视为恐怖主义组织。[8]因此,哥伦比亚共产党解除了哥革武与其之间的隶属关系,哥革武遂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军事组织。2007年,哥革武人数约为3000-4000人。哥革武参与了哥伦比亚25-30%恐怖事件,尤其是在该国东南部的丛林以及安第斯山脉脚下的平原地区。哥革武曾释放多名“有价值”人质,意图改善形象。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e/FARC_guerrillas_during_the_Caguan_peace_talks_%281998-2002%29.jpg/220px-FARC_guerrillas_during_the_Caguan_peace_talks_%281998-2002%29.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e/Cano.jpg)
2002年,阿尔瓦罗·乌里韦·贝莱斯当选哥伦比亚总统。由于其父1983年惨死哥革武枪下,其甫上台后即以打击哥革武为首务,采取强硬右翼路线大力围剿;并因此拉近了哥伦比亚与美国的距离,美国更大力资助哥伦比亚。从2000年开始,面对政府打击力度加强,哥革武开始逐步战略撤退。但左翼浪潮近年在南美洲此起彼落,委内瑞拉左翼总统乌戈·查韦斯,以委内瑞拉庞大石油产量作后盾,意图带领南美洲摆脱美国的影响,并介入斡旋哥革武释放人质事宜,触动美国和哥伦比亚神经。乌里韦指查韦斯暗助哥革武,以扩大其个人在南美洲的影响力。[9]并因此造成两国关系紧张。
2012年,在以古巴和挪威作为担保国、以委内瑞拉和智利作为观察国的斡旋框架下,双方开始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进行和谈。2016年6月23日,双方签署最终停火协议,8月24日哥伦比亚政府与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人民军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达成最终全面和平协议,协议包括停战、农村改革、打击贩毒、被遣散的游击队员可参与政治、建立过渡性司法机构等内容,但和平协议内容的合法性最终将由全民公投决定。[10][11]哥伦比亚前总统乌里韦认为,最初的和平协议向反政府武装妥协过多、对受害者不公,呼吁民众投反对票,并要求对协议进行深入修改。与先前民调结果大相迳庭,10月2日举行的公投结果为支持 49.77%,反对 50.22%,协议意外遭到否决。[12]11月24日哥伦比亚总统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与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领导人罗德里格·隆多尼奥在波哥大的科隆剧院签署了一份经修改的新的和平协议。而这一次,新的协议将会在国会核准,无需再进行全民表决[13]。
2017年6月27日,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人民军停止作为武装团体存在。9月1日,该组织正式改组为共同替代革命力量,并于10月31日向官方注册为合法政党。
在签订和平协议前的2016年,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人民军内部出现了一些持不同政见者,他们拒绝放下武器归顺政府。在和平协议签订后不久,一些已回归和平生活的哥革武前成员,因认为哥伦比亚政府背信弃义,未遵守承诺,又重新拿起武器,继续反抗政府。2020年,哥革武持不同政见者约有1800人,其中300—400人与原来的哥革武没有关系。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