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角龙科学名Protoceratopsidae)是鸟臀目角龙亚目的一科恐龙,学名取自希腊文,意思为“第一种脸上有角的”。它们在外表上类似血缘关系极接近的角龙科,但通常体型较小、较为原始。到目前为止,原角龙科都在晚白垩纪亚洲耐梅盖特组发现,地质年代相当于9960万到7060万年前[1]模式属原角龙

Thumb
安氏原角龙的骨架模型,位于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

Quick Facts 科学分类, 模式种 ...
原角龙科
化石时期:晚白垩纪85–70.6 Ma
Thumb
原角龙的骨骼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演化支 颌齿类 Genasauria
演化支 新鸟臀类 Neornithischia
演化支 盾齿类 Clypeodonta
演化支 角足龙类 Cerapoda
演化支 头饰龙类 Marginocephalia
亚目: 角龙亚目 Ceratopsia
下目: 新角龙下目 Neoceratopsia
小目: 冠饰角龙小目 Coronosauria
科: 原角龙科 Protoceratopsidae
Granger & Gregory, 1923
模式种
安氏原角龙
Protoceratops andrewi
Granger & Gregory, 1923
演化支
Close

原角龙科是在1923年由沃特·格兰杰(Walter W. Granger)与威廉·葛莱谷瑞(William K. Gregory)建立,当时只有单一种安氏原角龙Protoceratops andrewsi[2]。Granger与Gregory认为原角龙血缘与其他角龙类接近,但因为够原始可独立成立一科,甚至可成立亚目。稍晚,原角龙科的范围扩张为:所有比鹦鹉嘴龙科先进,而比角龙科原始的角龙类。在1998年,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将原角龙科定义为:所有血缘接近原角龙,而较三角龙远的冠饰角龙类所构成的基群演化支[3]。塞里诺的定义使原角龙科成为单系群,但可能不包含某些传统上被认为是原角龙科的恐龙,例如纤角龙蒙大拿角龙。以上两者现在常被分类于纤角龙科,该科大部分发现于北美洲

塞里诺在2000年将三属列入原角龙科:原角龙Protoceratops)、弱角龙Bagaceratops)、以及雅角龙Graciliceratops)。从这些恐龙衍生出的特征包括枕骨旁的带状结构、枕骨上非常小的髁状突、以及前齿骨向上的背部边缘。原角龙与弱角龙(还有纤角龙)头颅顶有刀状的矢状脊[4]

最近发现的几个属,也可能属于原角龙科。在2003年,Vladimir Alifanov建立起新的弱角龙科(Bagaceratopidae),但并未定义,当时包括:弱角龙、扁角龙Platyceratops)、喇嘛角龙Lamaceratops)、以及矮脚角龙Breviceratops[5]。然而,因为适用于塞里诺的种系发生学定义,Alifanov的弱角龙科似乎是原角龙科的次演化支。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