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皱鳃鲨(学名:Chlamydoselachus africana)为软骨鱼纲六鳃鲨目皱鳃鲨科的皱鳃鲨属下的现存两种鲨鱼之一,发表于2009年。栖息于南安哥拉至南纳米比亚一带的深海。南非皱鳃鲨外表与皱鳃鲨十分类似,但是成年个体的体长较小,且包括头部长度与嘴巴宽度等地方的比例也有不同。它们似乎专门以小型鲨鱼为食,能将猎物整只吞下。繁殖方式推测与皱鳃鲨一样为卵胎生。
其种加词“africana”意为“非洲的”。
分类学
皱鳃鲨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科一属一种。被怀疑存在有第二种皱鳃鲨的纪录最早来自于1998年2月由南非研究船FRS Africana(这也是南非皱鳃鲨种名“africana”的来由)在纳米比亚吕德里茨所捕捉到的个体,该个体为成年雄性,但体型小于当时已知成年皱鳃鲨的体长纪录。在这之后的测量记录发现,在这一带所捕捉到的皱鳃鲨与其他地方的皱鳃鲨有些可供辨识的特征差异。这些皱鳃鲨被命名为Chlamydoselachus "sp. A",直到2009年才由大卫·艾伯特与伦纳德·康帕格诺于科学期刊Zootaxa上进行正式发表与命名。正模标本为体长117 cm(46英寸)的未成年雌性个体,由研究船Benguela于纳米比亚库内纳河外水深409米(1,342英尺)处的深海发现[2]。
分布与栖息地
南非皱鳃鲨目前只有在南安哥拉至南纳米比亚一带发现。在南非也曾有皱鳃鲨属个体的捕捉纪录,包括东开普省水深1,230—1,400米(4,040—4,590英尺)处及夸祖鲁-纳塔尔省水深300米(980英尺)处,目前尚不知道这些个体是皱鳃鲨还是南非皱鳃鲨。目前仍未知道南非皱鳃鲨的栖息地偏好,目前有一个体是于水深425米(1,394英尺)处的柔软沉积物上发现的[2]。
描述
南非皱鳃鲨外表与皱鳃鲨十分类似,鱼体似蛇延长且柔软,头部宽扁。眼睛大而圆,口端位,上颌具有 30 排牙齿,下颌则具有 27 排。每一颗牙齿具有三根向后弯曲的光滑齿尖,齿尖间则具有小齿头。具六对鳃裂,其中第一对鳃裂于喉部左右互相连接,胸鳍宽而圆,基底位于第六对鳃裂后。腹鳍与臀鳍大而钝圆,具有较长的基底,背鳍基底较短,位于臀鳍后方。尾鳍成三角形,不具有下叶[2]。
比起皱鳃鲨,南非皱鳃鲨具有较长的头部、两眼与鼻孔间距较宽、嘴巴宽度较大、头部与胸鳍间距离也较长。目前已知体型最大的雌性为体长117 cm(46英寸)的未成年正模标本,目前已知体型最大的雄性则为99 cm(39英寸)。体色为暗灰色,但体表具有薄膜使其看起来呈现深棕色[2]。
生态学
从胃部内容得知,南非皱鳃鲨主要以体型较小的鲨鱼为食,例如西非锯尾鲨。它们的颚、颊间隙和腹部都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可以将猎物整只吞入,而成排尖锐向后弯的牙齿则能防止猎物逃脱[2]。一只体长92 cm(36英寸)的个体曾发现其生前曾吞下约等同其体长40%的光尾鲨。虽然目前尚未发现成年雌性个体,但是推测南非皱鳃鲨与皱鳃鲨一样均为卵胎生。雄性约于体长91.5 cm(36.0英寸)时达到性成熟[2]。
保育现况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