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社(巴赛语:Ki-pataw)为台湾原住民平埔族之巴赛族中的大社,大致分布于今台北市北投区、新北市淡水区北投里等地。16世纪末明代文献、17世纪初西班牙、荷兰文献即有此社盛产硫磺的记载,伊能嘉矩记载巴赛语Pataauw为女巫的意思,经猜测,是因为该地为硫磺产地,烟孔弥漫似乎有女巫出现而得名,清治时以台语“北投”音译。
概要
16世纪末,明代文献记载鸡笼、淡水产有大量硫黄,原住民开采与汉人交换旧破衣物[1];17世纪初,西班牙文献记载此地为Quipatao、Quipatas,是约有八、九村社组成的大社,该地硫磺谷产有大量的硫磺,在西班牙人来到之前,社人即有开采硫矿进行交易,故较为富有,耶士基佛(Jacinto Esquivel)神父前往宣教与学习当地语言。[2]:290-2921641年荷兰人攻打鸡笼并与淡水居民缔和,1642年攻下鸡笼,淡水地区的北投社等社群代表前往鸡笼缔和,荷兰文献记载此地为Rapan (Rappan); Kipatauw (Kijpatauw; Kijpatou; Kippatauw; Kipatou; Kipatouw; Kijpatauw; Kijpatou; Pattau; Pattauw)等拼写,翁佳音认为即为清代文献所记的“外北投”(又称北投仔,今淡水北投里)、“内北投”(今北投区)。1646年前后的一份淡水、武𠯿湾两河流域各村首长名及户口表记载,“Kipatou”(北投社)的头目名“Rapan”,计有39户,134人;1647年以后户口表中“Kipatauw”计有1647年:139人 (39户)、1648年:134人(39户)、1650年:150人(38户)、1654年:125人(33户)、1655年:83人(22户)。[3]:69,74-77
17世纪末,郁永河《裨海记游》中指出北投社的两百户人家,为主宰该地数十平方公里的唯一族群。
18世纪后,渐有汉人移民在此建立北投庄。平埔族区分为汉化的内北投社与较少与汉人联系的外北投社。不过两者,均在19世纪末被汉化。台湾日治时期知名的人类学家伊能嘉矩于1897年的田野调查中就发现,北投社平埔族民住家多为土角厝、茅草为顶的台湾式农家。穿的是汉式衣服,食用汉式饮食,也使用福佬话。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