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鸟(台湾作佛法僧学名Eurystomus orientalis),俗称山鹦哥[3],为佛法僧科三宝鸟属鸟类。其分布范围从澳洲到韩国、日本和印度。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爪哇[2]

Quick Facts 三宝鸟, 保护状况 ...
三宝鸟
Thumb
小巽他亚种(pacificus),摄于澳洲昆士兰州东南部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佛法僧目 Coraciiformes
科: 佛法僧科 Coraciidae
属: 三宝鸟属 Eurystomus
种:
三宝鸟 E. orientalis
二名法
Eurystomus orientalis
Thumb
佛法僧的分布范围
Close

名称

“三宝鸟”或“佛法僧”的名称来自日本。夜间森林中“but po so”(音似日语“佛法僧”。佛宝法宝僧宝佛教中之“三宝”)的鸟鸣声,被认为是此鸟所发,故名。1935年发现此鸟鸣声实为普通角鸮所发。

分类

佛法僧由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于1766年在《自然系统》的第十二版中正式描述自然系统,其二名法名为Coracias orientalis[4] 林奈的描述基于法国动物学家马蒂兰·雅克·布里松于1760年描述和绘制的《印度的佛法僧》。[5]模式产地是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6] 佛法僧现在被归于1816年由法国鸟类学家路易·皮耶·维亚律引入的三宝鸟属(Eurystomus)[7][8]

2018年发表的一项分子系统发生学研究发现天蓝靛辉鸟Eurystomus azureus)嵌套在包含佛法僧亚种支序中。[9] 以前有些权威认为宽嘴靛辉鸟和天蓝靛辉鸟曾是佛法僧的亚种。其属名来自古希腊语eurustomos,意为“大嘴”,其种小名则来自拉丁语orientalis,意为“东方的”。[10]

共有十个亚种被认可:[8]

描述

佛法僧体长可达30公分。其羽毛为深褐色,但背部和翅膀覆羽呈现浓厚的蓝绿色光泽。腹部和尾下覆羽颜色较浅,喉部和尾下覆羽呈亮蓝色光泽。其飞行羽为较深的蓝色,成鸟的喙短而宽,呈橙红色并带有黑色尖端。翅膀外部有非常浅的蓝色斑块,在飞行时十分显眼,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雌鸟比雄鸟略显黯淡,但两者整体上非常相似。幼鸟颜色比成鸟暗淡得多,喉部也没有蓝色斑块。它们的喙和脚是棕色的,而成鸟则是红色的。[11]

分布与栖地

佛法僧的分布范围从澳大利亚到日本和印度。其在每年9月至4月间于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繁殖,并于冬季迁徙至新几内亚和周边岛屿。这些鸟类偏好有空洞树木的开阔林地,并在这些树中筑巢。

中国大陆,分布于东部沿海、西至甘肃四川西藏云南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12]

行为与生态

佛法僧通常单独出现,站立在高树上的裸露树枝上,姿势直立,并从这里空中捕食昆虫,数秒后回到同一栖息处。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