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统(1260年五月十九日—1264年八月十五日)是元世祖忽必烈第一个年号,共使用了5年。[1] 事实速览 中统在大蒙古国、元朝和元世祖时期的位置。 ... 中统 1260年五月十九日-1264年八月十五日 政权 元朝 君主 元世祖忽必烈 历时 5年 中统在大蒙古国、元朝和元世祖时期的位置。 关闭 改元 庚申年——五月十九日,元世祖忽必烈有诏建元中统。[2][3] 中统五年——八月十六日,元世祖忽必烈改元至元。[4][5] 西历纪年对照表 更多信息 中统, 元年 ... 中统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公元 1260年 1261年 1262年 1263年 1264年 干支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关闭 大事记 蒙哥在1259年去世后,次年(1260年)其幼弟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选立为大蒙古大汗,而忽必烈则在中原开平在精兵拥立下自立为大汗。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为此发动战争争夺汗位,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忽必烈定为蒙古大汗,迁都大都,改年号为至元。 出生 逝世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中国 景定(1260年-1264年):南宋—宋理宗赵昀之年号 越南 绍隆(1258年-1278年):越南陈朝—陈圣宗陈晃之年号 日本 正元(1259年-1260年):后深草天皇与龟山天皇之年号 文应(1260年-1261年):龟山天皇之年号 弘长(1261年-1264年):龟山天皇之年号 文永(1264年-1275年):龟山天皇与后宇多天皇之年号 参考文献 [1]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第194页。 [2]宋濂. 元史本紀第四世祖一. 维基文库 (中文).“〔中统元年五月〕丙戌,建元中统,诏曰:‘祖宗以神武定四方,淳德御群下。朝廷草创,未遑润色之文;政事变通,渐有纲维之目。朕获缵旧服,载扩丕图,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炳焕皇猷,权舆治道。可自庚申年五月十九日,建元为中统元年。惟即位体元之始,必立经陈纪为先。故内立都省,以总宏纲;外设总司,以平庶政。仍以兴利除害之事、补偏救弊之方,随诏以颁。於戏!秉箓握枢,必因时而建号;施仁发政,期与物以更新。敷宣恳恻之辞,表著忧劳之意。凡在臣庶,体予至怀!’” [3]柯劭忞. 新元史本紀第七世祖一. 维基文库 (中文).“〔中统元年五月〕丙戌,建元中统,诏曰:‘……可自庚申年五月十九曰,建元为中统元年。……’” [4]宋濂. 元史本紀第五世祖二. 维基文库 (中文).“〔至元元年八月〕丁巳,以改元大赦天下,诏曰:‘应天者惟以至诚,拯民者莫如实惠。朕以菲德,获承庆基,内难未戡,外兵未戢,夫岂一日,于今五年。赖天地之畀矜,暨祖宗之垂裕,凡我同气,会于上都。虽此日之小康,敢朕心之少肆。比者星芒示儆,雨泽愆常,皆阙政之所繇,顾斯民之何罪。宜布惟新之令,溥施在宥之仁。据不鲁花、忽察、秃满、阿里察、脱火思辈,构祸我家,照依太祖皇帝扎撒正典刑讫。可大赦天下,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於戏!否往泰来,迓续亨嘉之会;鼎新革故,正资辅弼之良。咨尔臣民,体予至意!’” [5]柯劭忞. 新元史本紀第八世祖二. 维基文库 (中文).“〔至元元年八月〕丁巳,以改元,赦天下,诏曰:‘……可大赦天下,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 深入阅读 李崇智. 中國歷代年號考.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邓洪波. 東亞歷史年表 (pdf). 台北: 国立台湾大学东亚经典与文化研究计划. 2005年3月 [2021-11-05]. ISBN 97898600051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5). 参看 中国年号索引 前一年号:-- 元朝年号 下一年号:至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