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文化公园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园,原世博园C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座大型开放式公园,包含原后滩公园和由原世博园C区改造而来的新建部分。公园西北至黄浦江,东至卢浦大桥和南北高架路,南至通耀路,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公园于2017年开工建设,2021年12月31日开放北区[1],2024年9月20日全部建成开放[2]。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 | |
---|---|
![]() 远眺双子山主峰 | |
基本资料 | |
类型 | 城市公园 |
国家/地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位置 | 上海市浦东新区后滩 |
坐标 | 31.1816°N 121.4711°E |
面积 | 约2平方公里 |
前身 | 世博园C区 |
开放 | 2021年12月31日 |
开放时间 | 8:30-17:30(17:00停止入场) |
状态 | 全年开放 |
网站 | https://www.expoculturepark.cn/ |
地图 | |
![]() |
地块历史
世博文化公园所在地块在世博会前为上钢三厂厂区,2010年世博会期间为世博园C区,该区域内展馆大部分为外国自建馆。世博会结束后,大部分展馆均被拆除,仅有法国馆、意大利馆、卢森堡馆、俄罗斯馆四座展馆永久保留。世博会结束之初,规划部门曾计划将这一区域打造成一个国际高端办公区,号称“新陆家嘴”[3],这一设想也得到了世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的支持[4],但最终没有实施。此后发布的初版后世博规划中,C区被划分为“后滩可持续发展预留拓展区”[5]。2017年春,市政府决定将这一区域整体建成大型公园[6]。官方宣传将这一决策称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并指该地块土地出让收入可达1000亿元,建设公园的初衷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7]。
总体设计
除保留纳入的后滩公园以外,世博文化公园新建部分在设计上大致分为三个主题区域:东北方向的“世博环区”,主要建筑物为四个保留展馆;西北方向的“人文艺术区”,主要建筑物为上海大歌剧院;南侧的“自然生态区”,主要建筑物为双子山和上海温室花园,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亦位于该区域内。[6]
主要景点
- 世博文化公园内包含四座捐赠上海的世博会外国自建馆:法国馆、意大利馆、卢森堡馆、俄罗斯馆。原法国馆现改建为罗丹艺术文化发展中心,原意大利馆更名为“上海意大利中心”,原卢森堡馆现用作餐馆,原俄罗斯馆改建为演艺中心,定名“红石中心”(RED ROCK)[8]。
- 时光印记大道位于济坤路主入口,自东向西展陈了公园地块的历史,东部设有工业风格雕塑,中间为海宝雕塑,尽头设有一金属圆球,意为“圆梦”[9]。
- 申园位于四座外国馆西侧,是一座具江南园林文化特色的园中园。园林占地5公顷,为北山、南水、东园、西苑的布局,呈现明清时期江南传统园林风格。名字中的“申”字取自上海简称,意为上海之园[10]。
- 双子山位于公园南侧,内部实为空心钢结构车库,设48米主峰和37米侧峰。由于结构特殊,表面土层浅,不设置高大植物,树木以浅根系为主。为使树木在贫瘠的山体表面一次成活,设计方将“山体”表面的数字高程模型导入ArcGIS中计算坡度和日照条件,精确选取树种;所有建筑结构、管线与树根的位置均经过BIM碰撞检测,以防树木生长受限[11]。2022年底封顶[12],2024年9月随南区建成开放。双子山建成后成为世博文化公园的“网红景点”,需要提前预约方可登山。园方在入口处为行动不便者提供免费登山杖,这一举措使得双子山被调侃为“4800cm高”[13]。
- 上海温室花园位于公园中部,面积2.2万平方米,建成时为亚洲最大的玻璃温室花园,设海市沙洲(展出沙地植物)、云上森林(展出雨林植物)和云雾峡谷(展出常温植物,设有水景)三个展馆,三者之间以“老厂房钢架”相连,呼应场地的工业遗存。地下为不对外开放的空调机房和管理用房(止于机场快线预控线北侧)[14][15]。平日门票98元,周末和节假日门票128元,身高100cm以下儿童免票[16]。土建上采用张弦铝合金网格结构[17]。
- 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位于公园南部,是中国首个可举办国际比赛的永久性马术场馆。
- 上海大歌剧院位于公园西部,在建。
- 世博文化公园沿黄浦江岸线为“后滩滨江”景点,系原后滩公园,设计理念为生态、自然、野趣,设有湿地生态景观、农耕文明景观、工业文明遗存和后工业文明体验四个层次景观,同时具有水循环净化功能。
- 公园北部入口附近设有“狗GO乐园”,可供宠物犬活动社交[18]。
-
罗丹艺术中心(原法国馆)
-
原卢森堡馆改建的餐馆
-
远眺温室花园,钢架上有“自力更生 奋发图强”字样
-
后滩滨江(原后滩公园)内的水池
-
“申园”外景
-
人工湖大石桥
地下空间
世博文化公园地下有已经建成的打浦路隧道,同时为将原后滩公园和新建部分连接,原有的世博大道地面道路拆除,改为约1.3公里的地下道路,与上海大歌剧院停车场设置地下联通道,2021年10月底建成通车[19]。地铁19号线计划从公园地下穿过,在公园范围内设世博大道站、后滩站,两座车站土建工程已在公园建设时同步建设。其中,后滩站与公园西南角的下沉广场和马术中心地下空间平层相接,并设置地下联通道连接大歌剧院地下空间[20];世博大道站设有三个出入口,工程编号1号口位于公园内部,外观为特殊设计,隐藏在假山下方[21]。世博文化公园地块内还规划有宛平南路隧道、枫林路隧道、轨道交通机场快线(即原沪杭磁悬浮线位)三条通道[22]。世博会期间使用的原雪野二路、博成路共同沟于世博文化公园开工前拆除让路,并于公园外的济坤路短接[23]。
游客评价
2023年一份基于世博文化公园北区运营状况的满意度调研显示,受访者对公园的生态环境较为满意;在公园的各项公共设施中,受访者较不满意的有:停车位不足(39.09%,当时双子山内部停车位未建成)、休闲座椅不足(25.45%)、厕所不足(24.24%)、餐饮店不足(20.91%)、垃圾桶不足(20.61%)[24]。
参观信息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