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话,是一种主要分布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包括后来划出的龙港市)东部沿海平原的汉语方言。蛮话兼具闽语和吴语特点,与泰顺县闽东语蛮讲最为亲近,多数语言学家将其归类为闽东语下的蛮话片/蛮讲片。

Quick Facts 蛮话, 母语国家和地区 ...
蛮话
母语国家和地区 中国
区域浙江省苍南县东部沿海地区和龙港市
母语使用人数
27万人(蛮话)/苍南县龙港市
语系
汉藏语系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管理机构
语言代码
ISO 639-3
ISO 639-6maua
Close

分布与使用人口

蛮话的分布区域主要在苍南县(包括后来划出的龙港市)的东部沿海平原,包括钱库芦浦望里巴曹炎亭大渔金乡龙港等地,1990年代初《苍南方言志》调查人口约在27万,如果根据2013年分乡镇统计人口估计在30万;此外,1958年平阳万全镇建设国营农场时候曾有计划迁移东部沿海平原的蛮话人口,至1988年当地5个村1969人仍通行蛮话[1]。传统上蛮话使用人口主要操单一语种,但在边缘地区也会学习温州话或闽南话;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当地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为经商学习温州话普通话,1990年以后出生的人大多已经放弃蛮话、改说普通话。[2][3]

性质与起源

蛮话的性质与起源较为复杂,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蛮话属于吴语还是闽语;第二,蛮话起源于土著还是移民。[4]第一个问题产生的部分原因在于蛮话兼具吴语和闽语的部分特征,如果下图所示,根据丁邦新1980年代提出的汉语分区条件难以界定蛮话的属性。[5]

More information 条件类型, 语音条件 ...
吴语、闽语与蛮话对照表
条件类型 语音条件 吴语 苍南蛮话 闽语
普遍条件 全浊塞音声母b/d/g的演变 保留浊音 YesY YesY(部分清化) NoN
古塞音韵尾p/t/k的演变 并为声门塞音 YesY YesY (?)
独特条件 古知彻澄母字读t/th NoN YesY YesY
古次浊声上声“马买理领 晚”等字读阴平 NoN NoN NoN
补充条件 古舌根音声母k/kh/x在前高元音前的演变 保留舌根音k/kh/x NoN NoN YesY
古调类平上去入的演变 七至八调,皆分阴阳 YesY YesY YesY
阳上或归阳去 YesY NoN YesY
Close

1981年颜逸明首次在学术上主张苍南蛮话属于吴语;随后1984年《方言》就同期刊载了来自傅佐之郑张尚芳的两篇同题文章《平阳蛮话的性质》[注 1],分别主张苍南蛮话属于吴语、闽语;1991年温端政在《苍南方言志》中对比苍南蛮话和吴语、闽语,认为苍南蛮话在语音上接近吴语温州话而在词汇上接近闽语,考虑到当地大族族谱大多是从闽东迁入,推测苍南蛮话的底层为闽东语并受到温州话较大影响;1992年潘悟云提出蛮话在古代是一种与现代闽东话类似的方言,语音上实际也并非接近吴语,而是文读系统接近于吴语而白读接近闽语,但确实有部分词汇直接来源于土著语言;2004年游汝杰在《汉语方言学教程》中提出蛮话应该是吴语和闽语间的过渡区,应该独立于吴语和闽语,2015年《蛮话词典》也认为蛮话是吴语处衢片与闽语闽东片之间的过渡方言[6];2005年秋谷裕幸的《浙南的闽东区方言》通过对比苍南蛮话和泰顺蛮讲,认为二者应该属于同一方言,应该单独划分出“蛮话片”,但就蛮话在闽东区的地位并没有直接说明。[7]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苍南蛮话的底层属于闽语,但丁邦新也主张吴语自身也有闽语底层成分,因此按照底层划分并不准确,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苍南蛮话属于闽语。[8]

由于闽语说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家谱所称唐宋移民,因此蛮话的起源就关系到蛮话人口的起源问题,即蛮话是在接受闽东移民后产生还是当地的土著语言。[9]虽然现代鳌江南岸平原各方言人群皆称温州话为“本地话”,但在1925年版的《平阳县志》中蛮话却是称做“土话”,反而温州话被蛮话称作“后生话”,似乎蛮话是产生早于温州话的土著语言。[10]蛮话通行地区最早的土著语言是古越语,包括吴语、闽语在内的语言都受到其影响,我们今天已经很难具体考证这种语言和蛮话之间的关系,但蛮话与周边语言的关系却是有迹可循。[11]考虑到闽东话也有称作“蛮话”的例子,闽东话和蛮话的关系可能是蛮话系闽人迁浙发展而来,也可能是二者系出同源因而具有相同的自称。[12]

有学者认为蛮话属于融入土著语言的外来语,例如朱海滨就以温州自唐宋以来较多接受福建移民认为蛮话是移民产生;游汝杰以苍南南端蒲壮所城保留的温州话方言岛推断当地的土著语言应该是吴语,受到闽语人口迁入逐渐成为浙南闽语中的方言岛,泰顺本来就和闽东语区接壤,而苍南蛮话人口根据家谱也应该是闽东移民后裔。[13][14]在苍南蛮话方言区内部也有金乡话的方言岛,民国学者夏克庵曾在修《金乡镇志》时有语“金乡话为指挥语,城外蛮话为戍卒语”,被蛮话母语的老师刘绍宽批评,最后将蛮话归为土话。[15]潘悟云认为闽东话属于土著方言,在古代接近古瓯语和闽东语;郑张尚芳最初认为土著说还需要更多证据,后来认为闽东语说和土著说不矛盾,蛮话区和闽东语区应该同为土著语区,蛮话在三国至唐代间分化独立,此后深受吴语影响。[16]陶寰也反对移民说,主张闽东语与苍南蛮话、泰顺蛮讲、邻近的吴语处衢片在历史上曾经属于同一方言区:一方面从族谱记录来看移民的时空尺度太散,移居的人口容易被当地土著同化;另一方面唐宋以来三次大规模移民移民区域也和蛮话区域不一致。[17]

音系

蛮话可以分为北向(乡)腔和南向(乡)腔,各自受到邻近方言的影响,内部存在细微差异:北向腔指的是与吴语区接触的蛮话方言区,以龙港白沙为代表;南向腔则是与闽语区接壤的区域,蛮话母语者一般以南向腔的钱库方言为标准,这也是学者主要调查的主要对象。在蛮话方言的研究者中,颜逸明丁邦新傅佐之都是以钱库蛮话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傅佐之偶尔提及白沙蛮话,郑张尚芳则主要研究白沙蛮话,温端政兼顾了钱库和白沙两种蛮话,秋谷裕幸则主要调查南向腔龙港舥艚至苍南炎亭金乡一带沿海地区的蛮话,徐丽丽则是以龙港海城、龙港芦浦分别为北向、南向蛮话代表,各家的音系存在略微差异。[18][19]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