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希腊语Ἱστορίαι)又名《史记》、《希腊波斯战争史》,是由古希腊学者希罗多德编撰的史书,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原书用伊奥尼亚方言书写,内容包括古希腊城邦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近东中东等地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并叙述著名的波希战争,是西方首部较为完备的历史学著作。

事实速览 历史, 原名 ...
历史
Thumb
《历史》第8卷莎草纸抄本残片(约2世纪)
原名Ἱστορίαι希腊语
作者希罗多德
类型历史
语言古希腊语
发行信息
出版地点希腊
关闭
Thumb
《历史》第1卷篇头(1908年印刷本)

希罗多德的编撰动机

“保存人类的功业”及记录“发生纷争的原因”

Thumb
历史》作者希罗多德雕像

按照希罗多德自己在《历史》里的开首中说,该书是他本人的“研究成果”(希腊语里的Ἱστορίαι一词,便有“研究”、“探索”的意思[1])。他将之发表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为了使希腊人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它们的光彩,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2]

受到友人们的鼓励

约在公元前445年,希罗多德抵达当时踏入盛世的雅典,他在这里公开讲读自己的著作,得到奖赏,并且有机会进入伯里克利身边的文化科学活动家圈子。后来,受到友人们的鼓励下,希罗多德便决心写一部有关希波战争的史书。[3]

修史过程

搜集史料

书中表达的观点

  • 民族观点:希罗多德虽为希腊人,但学者王以铸认为,他“并不是站在泛希腊爱国主义的立场上来写他的《历史》的。他赞扬的是雅典人,而不是整个希腊民族;他对波斯人也是公正的,并无肆意诋毁之处,相反,他承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更高的文明。[5]
  • 政治立场:有关希罗多德的政治立场,学界有不同说法。如中国大陆学者王以铸认为,希罗多德未必有奴隶制民主思想,而是毋宁更希望有一个开明的统治者。[5](例如在《历史》第3卷第80节至第82节,希罗多德大流士一世夺位后,波斯贵族中就有关民治、寡头、独裁的争辩大书特书,并提到最后由大流士一世提倡的“独裁之治是最好的统治方法”占上风并被落实执行[6])。台湾学者陈仲丹则认为,希罗多德“对雅典民主制度的推崇,对专制制度的厌恶,对波斯帝国侵略行径的谴责,都有进行道德教育的作用。强调,大凡不可一世的专制暴君,尽管可以横行一时,最终毕竟难逃覆灭的下场,不得善终。”[7]

内容

全书提要

《历史》原不分卷,后来经亚历山大的校注学家将其整理成9卷本,每卷卷首都冠以希腊神话中9位缪斯女神的名字,全书以希波战争为主线,但内容不仅限于这次战争。大致而言,《历史》分为两大部分:第1卷至第5卷第27节为前半部,讲述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小亚细亚埃及利比亚等地的情况及希波战争的诱因;第5卷第28节开始专门记述希波战争史事,如伊奥尼亚起义、马拉松战役温泉关战役萨拉米湾海战等等,而以希腊军队攻陷赛斯托斯英语Sestos作结。

篇幅

Thumb
《历史》第七卷中的著名战役─温泉关战役

《历史》里所描写的世界

Thumb
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所描写的世界模样

评价

Thumb
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德

正面评价

近代历史学家J·W·汤普森英语James Westfall Thompson提出,“希罗多德著作最引人注目的事实就是它的统一性,其次就是他所表现的精神。尽管他有过于轻信、除本国语外不懂其他语言而且缺乏科学方法等缺点,但他这部著作还是有许多突出的优点:聪明的好奇心、诚挚的态度和良好的判断力等等。”此外,J·W·汤普森英语James Westfall Thompson又赞扬希罗多德《历史》辞藻优美,“他保持了诗歌的朴素、自然和魅力。他不但是一位历史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以爱奥尼亚方言从事写作;他的词汇清简洁,字里行间富有宗教色彩和诗意。他的文笔流畅、亲切而优雅。”[10]

负面评价

修昔底德:与希罗多德的时代甚为接近的修昔底德,就批评《历史》之类的史书,内容中有太多备受质疑的传说,“他们所关心的不在于说出事情的真相而在于引起听众的兴趣,他们的可靠性是经不起检查的;他的的题材,由于时间的遥远,迷失于不可信的神话境界中。”[11]

西塞罗古罗马作家西塞罗虽然把希罗多德称为“史学之父”,但同时认为《历史》中不少内容实在“难以置信”。他在《法律篇》里说:“对历史来说,评论万事的标准是真实,而在诗歌中,标准一般是其所给予的愉悦;即使如此,在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的著作及泰奥彭波斯的著作中,人们却发现有数不清的难以置信的故事。”[12]

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学术上的开创性

  • 历史学方面:《历史》被誉为“西方历史叙事体的先河”。它以希波战争为主体,并加入大量史事及资料为插叙,构成规模庞大而大致完整的体例。这种“历史叙事体”,成为后来西方史书的通用体裁,影响深远。[13]
  • 地理学方面:法国学者保罗·佩迪什Paul Pedech)认为,由希罗多德写《历史》时,“有一种更为独特的创造:他开创了对空间布局的研究。”他“明白了地理学家的任务不是列举旅行的路线,而是阐述空间和环境。通过气候、土壤、植被和动物,特别是人类种族定居的方式,来说明这些空环境的特征。”[14]

成为电影题材

《历史》里的一些内容,成为了一些电影的题材,如:《300壮士:斯巴达的逆袭[15]

中文翻译的情况

《历史》问世后的二千多年间,出现了多种语言译本。在中文译本方面,则有王以铸译本 [16] [17]吴玉芬缩译本[18]徐松岩“新译本”[19] 、周永强译本[20] 、王敦书节选本[21]朱学渊选译本/第一、三、四卷,波斯史部分。 等本子。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