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贝多芬于1806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完成于1806年,并于当年由弗朗茨·克莱门特在维也纳首演。1808年8月于维也纳出版,题献给贝多芬的童年友人斯特凡·冯·布罗伊宁。这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也是同体裁中最著名的之一,被列为“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首[注 1],甚至有人称其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3][4][5]。
贝多芬此前写过不少小提琴和管弦乐队的作品。在其音乐成熟之前,在1790-1792年的某个时候,他开始创作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只有第一乐章的一个片段保存了下来。甚至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是否已经完成都不得而知。[6]无论如何,它没有演出或出版过。在1790年代后期,贝多芬先后创作了两首小提琴浪漫曲:F大调浪漫曲,G大调浪漫曲。[7]
这些作品显现出法国小提琴演奏学派的强烈影响,例如乔瓦尼·巴蒂斯塔·维奥蒂、皮埃尔·罗德和鲁道夫·克鲁采等小提琴家。例如,这两首浪漫曲与维奥蒂协奏曲的慢乐章相似。[8]这种影响也可以在这部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看到;以当时法国音乐的风格的定音鼓“军队般的”(martial)节拍开头,而普遍的分解六度和分解八度的音符则与克鲁采和维奥蒂作品中的元素非常相似。[9]
这首作品是贝多芬为他的朋友,当时维也纳剧院的第一小提琴弗朗茨·克莱门特而作,他早先曾给贝多芬的《费德里奥》提出过建设性的建议。[10]并由克莱门特于1806年12月23日在维也纳剧院的一场公益音乐会上首演。[11]而乐谱在1808年的第一份印刷版则题献给贝多芬的童年友人斯特凡·冯·布罗伊宁。
不少人认为贝多芬很迟才完成独奏部分,以致克莱门特演奏时须视奏一些部分。[12]或许为了表示不满,或为了展示他在充份准备下的能力,克莱门特在第一与第二乐章之间插入他自己创作的独奏作品,仅用一弦,且演奏时小提琴更上下倒转。[12]然而,也有其他人声称他确实演奏了这样的作品,但是是在演出结束后。[13]
首演并不成功,评论的反应不佳。“曲子固然美丽,但(这份美丽)并未能够持续维系⋯⋯一些一般的经过性句子被一再地重复,使人感到厌烦⋯⋯贝多芬的天赋值得更好的发挥。”[14]这部作品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几乎没有演出。
1844 年,在贝多芬去世后不久,这部作品又得到了复兴,当时12岁的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希姆与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指挥的伦敦爱乐协会管弦乐队合作演出。[14]从那以后,它一直是所有小提琴协奏曲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直到今天都经常被演奏和录音。
依照工具书《管弦乐作品手册》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简记为"1 2 2 2—2 2 0 0—tmp—str"[15]。
作品可分成三个乐章:
根据作曲家诸井三郎分析,此乐章的曲式架构可区分为:
此曲最重要的动机或音乐意念(定音鼓上五槌)在曲首二小节出现,并渗透全曲。
定音鼓拉开序幕后,乐章从容地以木管部简单对称的乐句前进;到第10小节,新动机出现。此动机(亦基于开首之定音鼓动机),共有四个D♯音,在D大调中明显不协和。此动机在乐章中多次出现,尤其于发展部与克莱斯勒写之华彩乐段。随着乐队呈示第1主题,独奏小提琴的进场,常被认为是小提琴曲目中最难掌握者之一:众多的音符,困难的八度音,及之前的非常长的乐队序幕。乐章长约廿五分钟,为贝多芬最长乐章之一。
第1乐章结构不甚复杂,但处处有微妙。初,乐队奏悠长的主题,小提琴未参与。约三分钟后,小提琴加入,重复并扩展主题,时有独奏;然而不见长主题之“极强部”之旋律。主题又一次以发展型式出现;第1主题被另一旋律取代,极强部亦被包括。长主题之第二次扩展变奏后,小提琴带动出一截然不同之乐节。然而,主题的某些旋律仍被利用。约三分钟后,出现另一发展主题。此次第一主题以强音奏出,但“极强部”之旋律仍然不见。华彩乐段之前,有两分半钟之长段,极强部出现其中。华彩乐段后,有一短而平静之终曲,其中包括长主题之一些旋律。
第2乐章属G大调,为一系列变奏[注 2],基于弱音化的弦乐部奏出之主题。每一变奏中均有另一乐器或乐部与独奏小提琴对比。例如,于第1变奏,法国号吹奏主题之起始动机,而小提琴则拉奏其他材料。来自第1乐章之意念不时出现,如在第45小节出现之主题甚似第1乐章之第一主题(first subject);亦有原初定音鼓动机之回响。
承前,诸井将第2乐章曲式概分为:
据诸井之见,第3乐章为奏鸣曲式,结构如下:
前一乐章和声有趣之结尾直接不间断演奏(attacca)连到6/8拍子之回旋终曲,其主旋律模仿猎号(hunting horn)或雀鸟,亦颇为人知。一节强列的主调音小调在活泼中加添幽愁。此乐段中,巴松管在小提琴之后回响“minore主题”,或许会令听者想起第2乐章第3变奏,其中巴松管亦曾与小提琴合奏。整章多次引用全曲开首之定音鼓动机:例如:小提琴最后一华彩乐段前,曾奏出四下D大调和弦。
贝多芬起初并未为此小提琴协奏曲写华彩乐段,但后来改编的作品61a中的华彩又是他本人所作。
包括约瑟夫·约阿希姆在内的多位小提琴家曾为此曲作华彩乐段,其中弗里茨·克莱斯勒所作的华彩乐段可能是最为常见的。
可能是因为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的首演并不成功,在意大利作曲家穆齐奥·克莱门蒂的要求下,贝多芬于1807年将其改编为钢琴协奏曲,后来作为作品61a出版,并题献给小提琴版的受题献者斯特凡·冯·布罗伊宁的妻子钢琴家赫利兹(Heuliez)。这个版本曾在小提琴协奏曲的手稿中以草稿的形式出现,同时对独奏部分进行了修改,[19]贝多芬在第一乐章中写了一个冗长的华彩乐段,由乐团的定音鼓手和钢琴家一起演奏。
1815年贝多芬开始创作但未完成的D大调钢琴协奏曲,编号为Hess 15,有时被称为“贝多芬第六钢琴协奏曲”。然而,这首Hess 15协奏曲是不完整的;而即使是一个改编版,由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改编的钢琴协奏曲(作品61a)却是贝多芬自己创作的一部完整的钢琴协奏曲。因此,作品61a有时被称为“贝多芬第六钢琴协奏曲”。[2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