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妮可·吉贝丝(英语:Nicole Gibbs,1993年3月3日—)是一位美国网球选手。
国家/地区 | 美国 |
---|---|
出生 | 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 | 1993年3月3日
身高 | 5英尺6英寸(1.68米) |
职业奖金 | $729,596 |
单打成绩 | |
职业战绩 | 181–126 |
冠军头衔 | WTA:0、ITF:4 |
最高排名 | 71(2016年4月4日) |
现今排名 | 72(2016年7月14日) |
大满贯单打成绩 | |
澳网 | 第三轮(2017年) |
法网 | 第一轮(2015、2016年) |
温网 | 第一轮(2015、2016年) |
美网 | 第三轮(2014年) |
双打成绩 | |
职业战绩 | 39–44 |
冠军头衔 | WTA:0、ITF:3 |
最高排名 | 121(2016年4月4日) |
现今排名 | 127(2016年7月14日) |
大满贯双打成绩 | |
澳网 | 第一轮(2017年) |
法网 | 第一轮(2016年) |
温网 | 第一轮(2016年) |
美网 | 第三轮(2016年) |
大满贯混双成绩 | |
美网 | 八强(2016年) |
最近更新日期:2016年7月14日 |
吉贝丝曾在ITF巡回赛赢得四座单打冠军和三座双打冠军。2016年4月4日,她的单打名次达到最佳的世界排名第71名,双打排名达到第121名。
吉贝丝在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前,担任斯坦福女子网球队的一号单打及双打。[1]
吉贝丝在二年级时,赢得了2012年的NCAA女子网球锦标赛单打及双打冠军。[2][3]在她击败队友玛洛里·柏德特后,成为了为该校赢得第15座单打冠军(13座NCAA、2座AIAW)的选手。[4]一小时后,吉贝丝与柏德特抛开身心理的疲惫,从乔治亚大学的娜嘉·吉尔克里斯特(Nadja Gilchrist)和卡莉·古莉克森的手中夺下双打冠军。吉贝丝也成为继1985年斯坦福的琳达·盖茨(Linda Gates)和1995年UCLA的凯莉·菲柏斯(Keri Phebus)后,第三位单季在NCAA取得双料冠军的选手。[3]传统上,NCAA冠军若为美国人,将会获得美国网球公开赛的外卡资格。[5]此次的锦标赛比赛对斯坦福女子网球队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天。这是NCAA男子或女子网球历史上,首度队友在单打决赛对阵,接着在随后的双打比赛又成为搭档。[3]
另外,她也获颁2011-12年度的本田体育奖,[6]本田体育奖是每年颁发给国家大学体育协会认可体育项目中,12校顶尖女子运动员的奖项。她也被大学女子体育奖(Collegiate Women Sports Awards)计划选为全国顶尖的青少年女子网球选手。[7]
吉贝丝获选为2012年太平洋十二校联盟的年度最佳球员,也入选了全Pac-12第一队。[8]她在该年取得41胜5败的单打成绩,而在双打方面,则是21胜2败。[1]她以17连胜的纪录结束了该年的赛季,并赢得另外两座单打冠军,分别是10月的ITA西北区锦标赛(ITA Northwest Regional Championships)及4月的太平洋十二校联盟锦标赛(Pac-12 Championships)。[9]
身为2012-13年度本田奖的得主,[6]吉贝丝入选年度大学女子运动员(Collegiate Woman Athlete of the Year)及2013年本田杯(Honda Cup)。[10]
吉贝丝曾参加过许多的WTA顶级赛的资格赛,她在2009年洛杉矶网球公开赛及2010和2011年斯坦福网球公开赛(Stanford Open)的资格赛皆拿下每一轮,2012年西南公开赛则在第一轮止步,在2012年纽哈芬网球公开赛拿下三轮并从资格赛中晋级,随后在正选赛第二轮败给了彼得拉·科维托娃。[11][12]她也曾在2009至2011年三度打进美国公开赛资格赛,且在2010年赢得第一轮赛事。
除了纽哈芬公开赛的资格赛晋级以外,吉贝丝在2012年也进入了包括三场WTA顶级赛、[11]第二轮败给小威廉姆斯的斯坦福公开赛,[13]以及在第一轮败给阿莉泽·科内特的美国公开赛的正选赛。[14]
吉贝丝与萨姆·奎里搭档出战201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混合双打比赛后,又于2011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双打比赛与劳伦·戴维斯搭档。最终,以6-4、6-1直落二输给来自德国的尤莉亚·戈格斯及安德烈娅·佩特科维奇。[15]
吉贝丝在2014年美国公开赛赢得她的首场大满贯正选赛赛事胜利。接着,她在第二轮击败23号种子阿纳斯塔西娅·帕夫柳琴科娃,[16]但在第三轮不敌另一位种子球员弗拉维娅·佩内塔。吉贝丝在2015年赢得她的首场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正选赛比赛冠军,并在第二轮止步。[17]
|
|
结果 | 次数 | 日期 | 比赛地点 | 场地 | 对手 | 比分 |
---|---|---|---|---|---|---|
冠军 | 1. | 2007年11月26日 | 墨西哥墨西哥城 | 硬地 | 玛丽亚·费尔南达·阿尔瓦雷斯·特兰 | 7–5、6–3 |
亚军 | 1. | 2011年6月28日 | 美国水牛城 | 红土 | 劳伦·戴维斯 | 7–5、2–6、4–6 |
冠军 | 2. | 2012年7月2日 | 美国丹佛 | 硬地 | 朱莉·科恩 | 6–2、3–6、6–4 |
亚军 | 2. | 2013年2月11日 | 美国兰乔圣达菲 | 硬地 | 麦迪逊·布伦格尔 | 1–6、4–6 |
冠军 | 3. | 2013年7月8日 | 美国雅基马 | 硬地 | 伊万娜·莉斯亚克 | 6–1、6–4 |
亚军 | 3. | 2014年3月17日 | 美国因尼斯布鲁克 | 红土 | 格蕾丝·米恩 | 5–7、0–6 |
冠军 | 4. | 2014年7月14日 | 美国卡森 | 硬地 | 梅兰妮·欧丁 | 6–4、6–4 |
亚军 | 4. | 2014年7月21日 | 美国莱辛顿 | 硬地 | 麦迪逊·布伦格尔 | 3–6、4–6 |
亚军 | 5. | 2015年10月11日 | 美国柯克兰 | 硬地 | 曼迪·米内娜 | 6–2、5–7、2–6 |
亚军 | 6. | 2015年11月8日 | 美国韦科 | 硬地 | 维多莉亚·格鲁比奇 | 2–6、1–6 |
|
|
结果 | 次数 | 日期 | 比赛地点 | 场地 | 搭档 | 对手 | 比分 |
---|---|---|---|---|---|---|---|
冠军 | 1. | 2010年5月10日 | 美国罗里 | 红土 | 克莉丝蒂·安 | 亚历珊德拉·穆勒 阿莎·罗儿 |
6–3、6–2 |
亚军 | 1. | 2012年7月2日 | 美国丹佛 | 硬地 | 劳伦·恩布里 | 玛丽-夏娃·佩尔蒂埃 谢尔比·罗杰斯 |
3–6、6–3、[10–12] |
亚军 | 2. | 2013年4月22日 | 美国夏律第镇 | 红土 | 谢尔比·罗杰斯 | 妮可拉·斯莱特 可可·范德维奇 |
3–6、6–7(4–7) |
冠军 | 2. | 2015年9月28日 | 美国拉斯维加斯 | 硬地 | 茱莉亚·保莎娜 | 宝拉·克里斯蒂娜·贡萨尔维斯 萨娜兹·马兰德 |
6–3、6–4 |
冠军 | 3. | 2015年11月7日 | 美国韦科 | 硬地 | 金久慈 | 茱莉亚·葛露希蔻 丽贝卡·彼得森 |
6–4、6–4 |
W | F | SF | QF | #R | RR | LQ (Q#) | A | P | Z# | PO | SF-B | F-S | G | NMS | NH | NQ |
W:冠军;F:亚军;SF:四强;QF:八强;#R:前四轮;RR:小组赛;LQ:止步资格赛;A:缺席;P:比赛延期;Z#:戴维斯杯/联合会杯组别赛(#表示级别);PO:参与戴维斯杯/联合会杯附加赛;SF-B:奥运会铜牌;F-S:奥运会银牌;G:奥运会金牌;NMS:非ATP1000大师赛系列;NH:该赛事本年度未举行;NQ:未入围。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