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电影或录像制作中的一个简短的序列,包括演员或摄制组成员的错误,或在现场广播或电视广播或新闻报道中所犯的错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NG是指电影或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演员或剧组工作人员不慎出了差错、表现不够理想(通常由导演判断)而需再执行一次的镜头[1],通常在最后成为从正片中删减的镜头。该词也可用来表示在广播放送、电视或新闻现场直播时发生的失误,例如口误、吃螺丝或其他技术失误。
NG片段常常成为电视节目的题材,也不时会被收录至一部电影的幕后花絮之中,甚至制作为片尾的彩蛋重新呈现给观众;例如成龙和毕·雷诺斯等电影人,都因为在片尾置入NG镜头而闻名。这样做的目的通常是提供观众在剧情本身之外的娱乐效果,或是使之略为了解一些平常不易见到的拍摄过程。
NG一般为亚洲国家的惯用法(尤其在日语及中文使用区域),由“No Good”的字首简称而来[3][4]。在英语中,称NG片段为“blooper”、“outtake”、“gag reel”、“boner”等,其中“blooper”一词是随着诞生于1950年代、收录了许多广播电视节目现场NG的系列专辑《原谅我NG》(Pardon My Blooper)而开始风行起来的,解说员在专辑中对这种情况下的定义则是“在麦克风或摄影机前无意犯下的不慎失误”[5]。
NG片段大部分是出自意外,但也常有幽默的效果。当演员需要记下大量台词、或是让连续的动作能快速地一次到位,都可能会发生错误。类似的道理发生在新闻播报员上,他们报导时只有极短的时间来向观众传递大量讯息,而容易念错人名或地名的发音,或在不熟悉、甚至不自觉的情况下发生谬误。
以下是NG片段中常见的情形:
若是NG在剧情较为紧绷或沉重的桥段发生时,常会引发更为强烈的反应,有些演员会因此恼怒,但也可能反而因为这类的突发事件,而使现场气氛纾缓。
许多电影都以片尾收录的NG镜头当作卖点之一,例如成龙的电影大量运用了包含失败特技、台词讲错及其他意外的NG镜头。他这样的安排是受到了毕·雷诺斯在1980年代初的一些经典电影(尤其是《上天下地大追击》及《炮弹飞车》)所启发,因为在这些作品中同样包含了片尾NG。除了成龙的作品之外,2004年电影《王牌播音员》的片末NG镜头也仿造了《上天下地大追击》的手法,以表达致敬。
皮克斯早期的动画长片中,亦有在片末加入NG镜头的传统,然而这些片段纯粹是为了幽默和娱乐观众而刻意安排好的作品,因为电脑动画不可能会像实际中的演员或剧组那样有现场出错的情形发生。较早期的长片《玩具总动员2》和《虫虫危机》都是例子,后者甚至还曾经在补加了更多NG镜头后,又回大萤幕重新上映了一轮。2001年的动画片《最终幻想:灵魂深处》沿用了同样的手法,加入电脑创造的“NG”。然而梦工厂动画《怪物史莱克》及其续集的片尾NG镜头,却真实加入了在动画制作时,由于系统内的技术失误而造成的崩坏画面[6]。
NG的意义除了拍片过程时的明显失误外,还可以扩大到制片过程中导演、编剧或监制人都没察觉,但在影片杀青、上映后才被观众发现的穿帮漏洞。常见的例子是片中的背景里出现了与剧情设定年代不符的器物或环境元素(例如西部片中出现21世纪的汽车)、或是古装剧演员露出身上忘了取下的现代化配件(例如手表或高跟鞋),更广义的范围还包括了更换场景后,道具却没跟着变动的情形等。但严格来说,这种“穿帮”并不是在拍摄过程或现场直播时发生的,因此不被归类在狭义的“NG”里面 。网络电影数据库在网页上使用“goof”作为穿帮一词的英语名称。
2013年中国电影《爱情不NG》使用了“NG”融入片名,并以该词形容恋人间的种种误会。在美国,美军士兵有时将NG的英文“blooper”作为M79榴弹发射器的昵称,因为其开火射击时的独特声响相当突兀[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