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李·闵斯基(英语:Marvin Lee Minsky,1927年8月9日—2016年1月24日),生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美国科学家,专长于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著有几部人工智能和哲学方面的作品。1969年,因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贡献,获得图灵奖。
马文·闵斯基 Marvin Minsky | |
---|---|
出生 | Marvin Lee Minsky 1927年8月9日 美国纽约市 |
逝世 | 2016年1月24日 美国波士顿 | (88岁)
国籍 | 美国 |
别名 | 马文·明斯基 |
母校 | 菲利普斯学院 哈佛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
知名于 | 人工智能[3] 共轭焦显微镜[4] 无用机器[5] Triadex Muse 《感知器》[6] 《心智社会》[7] 《情感机器》[8] |
奖项 | 图灵奖 (1969) 日本国际奖 (1990) IJCAI卓越研究奖 (1991) 富兰克林奖章 (2001) BBVA基金会前沿知识奖(2013) |
网站 | web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认知科学 |
机构 | 麻省理工学院 |
论文 | 神经模拟增强系统理论及其在脑模型问题中的应用(1954) |
博士导师 | 阿尔伯特·塔克[1][2] |
博士生 | 曼努埃尔·布卢姆 丹尼尔·G·博伯罗 尤金·查尔尼亚克 大卫·达勒普尔(David Dalrymple) 卡尔·希维特(Carl Hewitt) 史科特·法赫尔曼(Scott Fahlman) 丹尼尔·希利斯 本杰明·库佩斯(Benjamin Kuipers) David Levitt 乔尔·莫塞斯(Joel Moses) 贝特拉姆·拉斐尔(Bertram Raphael) 杰拉德·杰伊·萨斯曼 伊万·苏泽兰 帕特里克·温斯顿(Patrick Winston)[1] |
施影响于 | David Waltz |
生平
生于犹太人家庭中,高中就读菲利普斯学院。高中毕业后,在1944年至1945年间,服役于美国海军,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1950年于哈佛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1954年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学位。自1958年起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担任东芝媒体艺术与科学教授(Toshiba Professor of Media Arts and Sciences)、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教授,直到他过世为止。
他有数项发明,如1957年发表的共聚焦显微镜,1963年发表的头戴式显示器。他与西摩尔·派普特共同发展了第一个以Logo语言建构的机器人,命名为海龟(Turtle)。1951年,他设计并建构了第一部能自我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机器,SNARC。1952年,他发明会自行关闭电源的无用机器(Useless Machine)[9]
1956年,他与约翰·麦卡锡组织了达特茅斯会议,在这场会议中,人工智能的概念被提出,在之后形成了一个新的学门。在麻省理工学院,他与约翰·麦卡锡共同创立了人工智能研究室(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前身)。
闵斯基奠定了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基础。
2016年1月24日,闵斯基因脑内出血病逝,享寿88岁[10]。
荣誉
闵斯基曾获得多项荣誉。他是美国工程院和美国科学院院士,于1969年获得图灵奖,1990年获得日本国际奖,1991年获得IJCAI卓越研究奖,2001年获得富兰克林奖章(Benjamin Franklin Medal)。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