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马拉色菌科的一属真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拉色菌[1][2](学名:Malassezia)旧称糠秕孢子菌[3][4](Pityrosporum),是真菌界下的一个属级分类元,被认为是酵母类真菌,本属的物种自然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皮肤上。该属物种有时会造成机会性感染,进而导致胸背等部位出现色素淡化或色素增多。
由于鉴定不易以及在实验室条件下繁殖极慢,该属的研究较为困难,物种的命名及分类史也较为混乱。1846年,艾希施泰特(Eichstedt)描述了一种与变色糠疹相关的一种真菌[6]。德国皮肤科医师海因里希·克布纳将身上病灶的真菌移植到兔子身上[7]。1853年,夏尔-菲利普·罗班成功自病灶中分离病原体,将其分类为小孢癣菌属(Microsporum),并命名为“Microsporum furfur”[6]。1889年,亨利·埃内斯特·巴永以 Microsporum furfur 为模式种,发表“Malassezia”(马拉色菌属)此一独立新属,因此该物种也被重新命名为“Malassezia furfur”(糠秕马拉色菌)[8]。1904年,雷蒙·萨博劳发表了一种导致头皮屑的微生物,将其命名为“Pityrosporum malassez”,以纪念路易-夏尔·马拉色,并以此物种发表了糠秕孢子菌属(Pityrosporum)此一新属[9]。
但后人发现,糠秕马拉色菌具有单细胞与菌丝体两种形态型,“Malassezia furfur”的原始描述是其菌丝体,而“Pityrosporum malassez”则是同一物种的单细胞型(yeast form)[6]。但至于要选择哪一个学名为有效名尚有争议,因此混用的情形相当常见[10]。1984年后,按命名优先原则,学界将“Malassezia furfur”定为有效名,“Pityrosporum”遂成为“Malassezia”的同物异名[9]。
目前,人类共发现了10个种:
近年来鉴别皮肤上马拉色菌的手段与法医用来鉴别嫌疑犯的分子学或者基因相关的技术手段很类似,这些研究表明这种菌属能引起绝大多数的皮肤病,比如大部分情况下的头皮屑和脂溢性皮炎是球形马拉色菌属引起的(虽然通常也和限制性马拉色菌属有关)[13]。花斑癣通常也和这种真菌的感染有关。
由于这种真菌需要油脂来生长,因此它通常会感染[脂腺]发达区域,例如:头皮[20]、脸部以及上半身。当这些真菌繁殖速度过快时,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就会受到干扰,瘙痒及皮屑就会出现(和其它真菌或者细菌感染的情况类似)。球形马拉色菌在人的头部皮肤上的数量可以超过一千万个。
2007年启动的一个球形马拉色菌属基因测序计划,发现该菌属有4,285个基因[21],大约是人类基因大小的三百分之一。该菌使用8种不同的油脂分解酶以及3种磷脂分解酶来分解头皮上的油脂。另一个令人惊奇的发现是,球形马拉色菌属可能有有性繁殖的能力[21][22],不过并没有在实验室或者其它任何条件下观测到这一现象。
头皮感染的症状通常使用含有硫化硒或者酮康唑的洗发水来治疗。其它治疗的方式包括使用含有环吡酮胺、煤焦油、锌羟基吡啶硫酮(ZPT)、咪康唑或者千层树油的洗发水。伊曲康唑等(参见:脂溢性皮炎。)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