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 2磅速射艦炮無艦不在的武器,其數量超過了波佛斯炮,並且擊落了眾多軸心國的飛機。在其後的創新,例如將遙控電源控制(英语:Glossary_of _British _ordnance _terms #RPC)(Remote Power Control)與配備雷達的測速儀(速度預測)指揮儀相結合,極大地提高了準確度,而且還
8吋55倍徑艦炮12相似,炮彈重量和最大射程相同,但裝有與Mk 14一樣較小的膛室。每根襯管的有效預期壽命為715發全裝藥彈(英语:Glossary_of _British _ordnance _terms #Effective_full_charge)炮擊。 該型裝有整體式身管與和垂直滑動式後膛塊的自行裝填火炮重約20噸。以裝有重達78英磅(35
Mk 1 18吋48倍徑艦炮82米)。原型的高度炮口初速導致內襯壽命只有非常短的45發炮彈,而最初預定目標是該服役武器的內襯壽命為125發全裝藥(英语:Glossary_of _British _ordnance _terms #Effective_full_charge)炮彈。在衣阿华级战列舰的設計過程的早期階段,該炮亦曾被短暫考慮用作主炮;但由於
城級輕巡洋艦 (1936年)of British ordnance terms #RPC)。戰後伯明翰號和紐卡斯爾號都在1949-51年進行了部分改造,包括了封閉橋樑,換裝新的桅杆,改進的火控系統和遠程雷達,以及經過改進但仍不可靠的275型鎖定和跟蹤雷達(英语:List of World War II British naval
聲望號戰鬥巡洋艦板的船艛和煙囪,艦上的主、副武器和桅杆皆被拆除。然後,艦上新造了一座防彈的塔型船樓,其上有負責主武器的火控指揮塔(英语:List of British ordnance terms #DCT),以及一對HACS Mark IV指揮儀。原先安裝在司令塔的裝甲罩被重新安裝到船艛後方。引擎和鍋爐改用帕森(英语:Par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