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支敦士登祖国报
列支敦士登报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列支敦士登祖国报》(德语:Liechtensteiner Vaterland,发音:[ˌlɪçtn̩ʃtaɪnɐ ˈfaːtɐˌlant])是列支敦士登最大的日报,由瓦杜兹媒体屋股份有限公司(Vaduzer Medienhaus AG)发行,也是爱国联盟的官方报纸[1]。
历史
1936年1月,基督教社会人民党同列支敦士登国土服务团合并,组成爱国联盟[2]。因此,两党各自的报纸,《列支敦士登新闻》同《本土经济、文化及民族之声》(Stimme für heimische Wirtschaft, Kultur und Volkstum)合并成立《列支敦士登祖国报》,首任总编辑由卡尔·冯·福格尔桑担任[3][4]。
1937年1月,该报因福格尔桑公开抨击居住在列支敦士登的犹太人,并向纳粹德国官员寄送多封详列相关情况的信件,而引起争议。最终列支敦士登首相约瑟夫·霍普下令搜查该报报社,查扣所有此类信件,福格尔桑随即离境[5][6]。此后,编辑工作由阿洛伊斯·福格特接手,直至1938年[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报由奥托·舍德勒同前首相古斯塔夫·舍德勒主编[4][7]。古斯塔夫·舍德勒曾于战时为纳粹德国当局撰写一系列关于瑞士的文章,表面上是为德国报界服务,实则被情报机构(例如“海外德国文化联系协会”)利用。结果,1946年他因非法提供情报被判监禁六个月,但因健康原因并未服刑[8]。
同其前身一样,该报最初每周发行两次,直至1963年增至每周三次,1976年再升至四次,自1985年起改为每日发行。至2003年,发行商一直是列支敦士登祖国新闻协会(Presseverein Liechtensteiner Vaterland),此后则由瓦杜兹媒体屋股份有限公司(Vaduzer Medienhaus AG)负责。自1990年代起,该报亦拓展业务,涉足广播,推出东瑞士广播电台RadIo Ri[4]。此外,它还自1999年起经营子报《利沃星期日报》,2001年开设另一子报《区域经济》(Wirtschaft Regional)[9][10]。
2023年3月,随着《列支敦士登人民报》停刊,《列支敦士登祖国报》成为该国唯一仍每日印刷发行的报纸。《人民报》的订户亦自动转为《祖国报》的订户[11]。因此,《祖国报》宣布有意转向政治中立立场,但其发行商瓦杜兹媒体屋股份有限公司仍与爱国联盟保持紧密关系[4]。
历任总编辑
人名 | 任期 | 参考资料 |
---|---|---|
卡尔·冯·福格尔桑 | 1936–1937 | [4] |
阿洛伊斯·福格特 | 1937–1938 | |
鲁珀特·瓜达雷尔 | 1938 | |
约瑟夫·比歇尔 | 1938–1939 | |
鲁珀特·夸德勒(Rupert Quaderer) | 1939–1940 | |
L·泽格(L. Seeger) | 1940–1941 | |
约瑟夫·比歇尔 | 1941–1943 | |
古斯塔夫·舍德勒 & 奥托·舍德勒 | 1943–1944 | |
格罗尔德·舍德勒(Gerold Schädler) | 1945–1947 | |
埃里希·泽格(Erich Seeger) | 1948–1952 | |
伊沃·贝克 | 1952–1958 | |
瓦尔特·厄里(Walter Oehry) | 1958–1961 | |
胡贝特·马克瑟(Hubert Marxer) | 1962–1969 | |
胡贝特·霍赫(Hubert Hoch) | 1970–1995 | |
金特·弗里茨(Günther Fritz) | 1995–2015 | |
帕特里克·舍德勒(Patrik Schädler) | 2015至今 |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