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HKG论坛
香港網上討論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LIHKG论坛,俗称连登[3],是香港的网上论坛,由iOS高登论坛第三方应用程序“HKG+”演变而成,于2016年11月25日正式开始运作。[4][5]2019年,LIHKG论坛登上Google香港年度搜索榜热爆关键字及头条榜首[6]。
![]() |
成立背景
高登论坛一直设有手机版页面及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惟用户体验一直为人诟病,不少第三方浏览程序应运而生。不过,高登管理员声称该等程序缓存高登论坛资料以加快程序浏览速度,反影响高登官方页面浏览速度,影响高登浏览人次;更指控部分程序涉及攻击高登服务器。高登管理员于是开始阻止第三方程式读取论坛资料。其中颇受Android用户欢迎的“LIHK HKGolden”于2014年一度遭封杀,后来与高登首席执行官林祖舜商谈后,同意程序由免费改为收费10港元,并去除程序广告,程序得以再次上架。至2016年10月25日,iOS的高登论坛浏览程序“HKG+”亦因违反API使用条件,接获警告后半年仍未停止缓存高登论坛资料,故不再获高登授权作第三方程式,须立即停止普通用户的服务,VIP用户则可使用至11月25日[7];而其他第三方浏览程序则未受影响,事件于高登论坛引起讨论,更有人提议应借此“另起炉灶”成立新论坛。
LIHKG论坛早期只提供iOS平台应用程序[8]。Android平台应用程序于2016年11月28日晚上开始提供下载,测试版网站随后推出。
LIHKG论坛的开设被视为高登论坛运作以来最大的挑战。LIHKG论坛开始运作一个月后,注册会员人数超过7万,每日平均帖子1400贴,每日平均回复数量7万回。同期高登论坛每日平均帖子570贴,每日平均回复数量1.7万回。从此高登论坛亦被称作“旧登”。[9][10]
2016年11月29日林祖舜接受《苹果日报》访问时,指出“高登流量未见受影响,每日Page View维持约600万”。林祖舜指出,高登论坛禁止“HKG+”,是因“HKG+”违反不能自行卖广告、不能私自暂存网页内容的条款。林祖舜认为今次事件是有人有组织地,希望分化、打散香港一个有极高凝聚力的平台,“情况严重过鎅票”。他亦表示,有人伪充前高登论坛员工,去发散一些他将要下台、以及iPhone上不到高登官方App等不尽不实、抹黑的消息,认为“情况唔似系一个普通写App人做”。他强调,公司没有派打手到“LIHKG论坛”呼吁人回归高登,高登亦将就不实消息发表澄清。被问到何以封杀于高登宣传LIHKG用户,他表示高登一向不容宣传商业品牌,“条界线冇变过”。他又指,已向苹果提交新iOS版本应用程序,希望速度上有所改善,会继续做好高登,令会员回归。高登管理团队亦于同日于高登发表公告,重申上述论点。[来源请求]
不过,事隔数天,林祖舜于高登刊出以“与时并进重新出发”为题的公开信,向一众高登巴丝致歉,信内提到“我希望维持到一个畀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嘅论坛,但却忽略咗最根本嘅问题,论坛喺使用体验上未能与时并进,忽略咗一班手机App用家,在此我希望可以向一众手机App用家致深切歉意。”,并决定“以后同高登论坛相关嘅重大决定,都会先发帖咨询各会员嘅意见。”[来源请求]
于LIHKG论坛开设后,高登开始出现不断屏蔽用户的情况。被ban者多数曾发表言论支持或宣传LIHKG,后来发展至PM内容或留言内容只要出现“LIHKG”即会被ban,至今受害账号已多不胜数。事件更激发用户担心隐私问题,因情况反映所有会员间的PM亦会经高登网主或系统检阅。[11]
P牌制度
在2019年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爆发后,因有大量会员投诉有大量疑似新会员(连登按每名会员的加入时间给予ID号。新会员ID数值更大)“五毛”或“打手”发帖,后来推出P牌制度,新加入的会员名称旁会显示一个红色“P”字(源于香港驾驶执照新申领人需于汽车前后方粘贴红色“P”牌,即“暂准驾驶执照”(英语:Probationary driving licence),以供其他驾驶者和行人识别“新手”驾驶者),供论坛其他会员识别新会员。新会员使用180日后就可“甩P”,[来源请求]期间每天只可开设一个主题,所有回复强制无“推文”效果,除会员在回复时手动开启“不推文回复”外,将不会于内文中作出(手掌图)标示及无法对所有主题或回复作出评分。[12]
涉及社会事件
2018年6月19日,个别网民涉及当时的新屯门中心三尸命案,有人发表争议性言论,开帖以氦气进行自杀之可行性进行“学术讨论”[13]。部分LIHKG会员涉及没有制止其他用户(案中死者)自杀的想法,甚至鼓吹自杀。最终,网站管理团队发表公告对事件感到惋惜[14]。
从2019年5月起,LIHKG论坛成为讨论修订逃犯条例的重要平台之一。有反修例的会员发起各种文宣及组织行动,并在6月9日及16日游行、以及6月12日及21日的占领行动有着重大的影响力,获多个本地、外国媒体所报导,包括日本放送协会、《洛杉矶时报》等。所组织的行动亦获得香港立法会议员邝俊宇、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以及民间人权阵线的支持及意见参考。[来源请求]《时代杂志》称是次示威属一场“无领导者运动”,由个人利用网络连接社会,匿名而快速地互通信息,群起聚集到外国驻港领事馆、包围警察总部等各项活动。[15]抵御修例的LIHKG人发起网上“众筹行动”,并成功收集300万港元。[16]
运动期间,抗争者经常以论坛的原创表情符号“连(登)猪”和“连(登)狗”作为文宣[17],包括衣着打扮[18]、连侬墙的装饰[19]。甚至二次创作,使用作为支持抗争者阵营的店铺认证标记(米猪连),以吸引抗争者光顾。2020年9月,油尖旺区议会通过在节日灯饰中增设“连登猪”的方案,然而被民政署反对,最终需要更改设计。[20]
于8月31日香港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示威及全球反极权大游行前,LIHKG论坛都曾遭受大型DDoS网络攻击致暂停运作。[21]
监警会的首阶段报告发表于2020年5月15日,报告中有独立篇章对7.21日元朗站事件及8.31太子站事件作出审视,当中大量引用了包括连登论坛等网上平台所流传的照片、文宣、网民言论,其中一篇被引用的文宣“7月21日得元朗、得天下”,更早在当天之前已被澄清为伪造图片。然而该些互联网消息被监警会形容为“日后示威活动的推动力”,“831打死人”之说亦被监警会定性为谣言,并作为前题对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警方应该阻止谣言在网上涌现的结论。[24]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岳表示,报告中的资料有不同出处属常事,但监警会报告多以警方的论述为参考,未能看到引用连登内容的客观基础, 难以令人信服。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锺剑华则指出,引用资料取决于呈现的角度及判断基础是否坚实,而监警会报告所作的判断与所引用的资料明显不符。[24]
会员账户“老凤”(账户号码为“#48234”)持有人,被控于该论坛发表有关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的言论,触犯“具煽动意图的作为罪”,2022年10月25日被裁定罪成,判囚六个月。“老凤”真名为陆挺峯,是一名三十多岁的政府公务员,职务为税务局“二级系统分析/程序编制主任”。(案件编号:WKCC2700/2022)[25][26][27][28]
前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代表会成员(敬文书院民选代表)王浩锵被控2022-2023年期间于该论坛( 账户名称为“祥哥浴火焚身”)及Facebook发布涉及港独与批评香港政府防疫政策的煽动性陈述或影像,2023年3月27日被裁定罪成,判囚五个月。(案件编号:WKCC93/2023)[29][30]
会员账户“云海”持有人,被控于该论坛发表煽动他人伤害法官和警察,以及蓄意传播新冠病毒的言论,触犯“煽惑他人有意图而导致身体受严重伤害”罪、“煽惑他人有意图而伤人”罪及“煽惑他人使其他人蒙受感染的危险”罪,2023年5月12日被裁定罪成,合共判囚十一个月。“云海”真名为锺志超,是一名三十二岁的冷气维修工人。(案件编号:DCCC 514/2022)[31][32]
其他知名话题
评价
有文章指出抗争运动的参与者能通过连登论坛和Telegram等网站和应用程序,在“无大台”的大型社会运动下,营造虚拟“云端大台”来作关键决策和提供大方向。论坛上年轻人各抒己见,甚至激烈辩论,最终每每能够达成一种“隐性民主”,即不经投票却实现少数服从多数。[37]
在游行现场有连登论坛网民指出连登这种“去大台”的平台,链接了一众香港人,它通过网络集百家之大成,为反送中运动注入了新想法、新动力,并起到宣传、动员的作用。[38]
属于建制派的香港立法会议员何君尧形容连登论坛是“暴徒”交流和分享策略的平台,酝酿“港独”分子的罪恶温床,并指论坛中成员公开讨论各种袭击警员的方法、不断煽动他人参与非法游行,亦有人将警员隐私资料公开示众。认为这违反《刑事罪行条例》第7、9及10章。他因此去信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请求对方考虑引用《紧急法》取缔之。[39][40]
知名会员
相关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