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頭龍屬 goodwini)发现于科特兰组(英语:Kirtland Formation)丹纳辛段(Den-na-zin Member)可能还有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县果园组(英语:Fruitland Formation)(晚坎帕期)的化石森林段(Fossil Forest Member);布氏圆头龙(S
五角龍屬正模標本AMNH 6325是由斯騰伯格在1922年發現的頭骨,出土於坎潘階(約7500萬年前)的果園組(英语:Fruitland Formation)。他亦發現了骨骼的其餘部分,但因為覺得沒有足夠展示價值而遺棄。1923年6月初,斯騰伯格又挖出了第三個較小的頭骨AMNH
副櫛龍屬的70%)。但是最近的賴氏龍亞科研究否定了這個論點。短冠副櫛龍的化石被發現於凱佩羅維茲層(Kaiparowits Formation)與弗鲁特蘭層(Fruitland Formation)地層,地質年代約7550萬到7450萬年前。 整體而言,目前有六個部份與完整的副櫛龍頭顱骨被發現:其中一個發現於
泰坦角龍屬當年筆記,試圖找出這個五角龍標本的最初挖掘地點。朗里奇等人根據化石週圍的母岩,而認為化石屬於弗鲁特蘭組(Fruitland Formation)上層或基德蘭組(KirtlandFormation)的下層,地質年代約7450萬到7370萬年前,相當於晚白堊紀的晚坎潘階,但詳細的挖掘地點已不可考;他們
華麗角龍屬River Formation)和双麦迪逊组(英语:Two Medicine formation))和东南(果园组(英语:Fruitland Formation)和阿古哈组(英语:Aguja formation))的其它地层年代相同、时限短暂且时期互相重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