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Extreme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Digital Extremes是加拿大一家电子游戏开发商,公司于1993年由詹姆斯·施马兹(James Schmalz)创立,其总部座落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该公司以打造免费的线上合作动作游戏《战甲神兵》,及与Epic Games合作开发《魔域幻境》系列而闻名。
2014年,中国游戏开发与发行商乐游科技以7320万美元收购Digital Extremes 61% 的股份,剩下的39%股份则由Digital Extremes董事长麦可·施马兹(Michael Schmalz)与其他两位合作伙伴持有。[3][4]2016年5月22日,乐游以总金额1亿3820万美元购入该公司买权并持有97%股份。[5]
历史
1993年,年仅12岁的詹姆斯·施马兹(James Schmalz)受游戏《星际控制II》启发而开发的《太阳风》、《Epic弹球》交由Epic MegaGames(于1999年更名为Epic Games)发行[6],而在《Epic弹球》取得巨大的成功后,詹姆斯于同年创立了Digital Extremes公司并与Epic MegaGames展开将近十年的合作。[7]
Digital Extremes利用Epic Games于1998年问世的虚幻引擎合作开发了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魔域幻境》,并于同年推出。隔年推出的《魔域幻境之浴血战场》更是夺得多项奖项,[8]与后续的《魔域幻境》系列游戏于跨平台共卖出超过1500万份。
在多年与Epic Games合作过后,Digital Extremes期望独立开发游戏,并于2000年时于官方网站公布了该公司第一个独立游戏《黑暗战区》的早期版本,但公司后续决定重新制作这款游戏,并使用该公司打造的进化引擎(Evolution Engine)开发。最终游戏于2008年时于PlayStation 3、Xbox 360、PC上发行。
在此期间,Digital Extremes与2K Games合作打造《黑暗领域2》[9][10][11][12]、PlayStation 3版本的《生化奇兵》[13],与该游戏续作《生化奇兵2》的多人游戏模式。同时公司与THQ合作开发其旗下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家园战线》的多人游戏部分。[14]
2013年,Digital Extremes与万代南梦宫、派拉蒙影业合作开发与电影《暗黑无界:星际争霸战》连动的游戏《星舰迷航记》,而该游戏则取得大多负面的评价。[15]
2014年10月14日,森宝食品控股有限公司(2015年更名为乐游科技)与完美世界合作收购了Digital Extremes共61%的股份。[16][17][18]2016年6月时乐游更是收购了Digital Extremes剩下的股份,成为Digital Extremes的最大股东。[19][20]2020年12月23日,乐游被腾讯收购,代表Digital Extremes将归属于腾讯旗下。对此该公司的开发者们表示,虽然透过腾讯使得它们能够更好的支援《战甲神兵》中国版的开发,但公司不会受腾讯影响并会维持独立运营。[21]
2017年10月6日,Digital Extremes宣布扩展工作室并设点于加拿大多伦多。
开发项目
Digital Extremes于2000年开发的游戏《黑暗战区》本打算将背景设于科幻的外太空,但由于市场因素被改成了以现代战争为主题进行开发。2012年,《战甲神兵》作为一款免费游戏,继承了《黑暗战区》的原始理念并于2013年3月发行于PC平台。随后这款游戏陆续于同年11月发行于PlayStation 4,2014年发行于Xbox One上。在2018年举行的该游戏大型聚会TennoCon上,Digital Extremes宣布《战甲神兵》将登绿任天堂Switch平台。2021年TennoCon上则宣布将会进行跨平台游戏与移动端平台版的开发。
《战甲神兵》发布后几年,开发团队仍持续发布游戏的大型更新。
此外2015年,Digital Extremes曾与美国电子游戏开发商n-Space开发角色扮演游戏《剑湾传说》。[22]2019年时与人头工作室合作发行《Survive By》,一款免费清版射击MMO游戏。[23]
旗下科技产品
进化引擎是Digital Extremes主要的游戏开发引擎。[24]该引擎与用这款引擎制作的游戏《黑暗战区》一同推出,后续推出的游戏黑暗领域2也有运用这款引擎。[25]2013年的《星舰迷航记》正式介绍了这款引擎,并将此技术运用在同年发行的免费游戏《战甲神兵》上。
奖项
自《战甲神兵》上市以来,该游戏便不断的扩展并取得大量的人气,使得《战甲神兵》获得多个游戏大奖,其中包括在2017年末时在Steam举办的票选活动中赢得的“甜蜜的负担”奖项。[26]该奖项资格为“出了好一段时间且有持续更新的游戏”,符合资格的游戏会由Steam提名,并交给玩家投票决定。此外在2017与2018年时该游戏也被游戏大奖提名为“最佳营运游戏”之一,但分别输给《斗阵特攻》与《堡垒之夜》。[27]
2018年初,《战甲神兵》则作为最佳动作游戏赢得了威比奖中的人民之声奖[28],且同时赢得了国际电视包装设计奖的最佳行销活动。[29]同年三月,Noclip,一家经由群众募资的媒体公司出版了Digital Extremes制作《战甲神兵》的纪录片。[30]
Digital Extremes的就职环境在2010年至2018年并认为是加拿大顶尖之一[31][32]除此以外,该公司也同时被认可为“最适合青年就职环境”之一。[33] 2010年与2011年时,金融邮报指定Digital Extremes为加拿大最适合工作的十间公司之一。[34]
该公司在企业评论网Glassdoor上有3.6/5颗星的评分,74%的员工表示他们会推荐Digital Extremes给朋友就职。[35]此外在2010年安大略省的小型企业奖中该公司也曾获奖。[36]且公司亦在2012年的伦敦商会年度奖项中取得人力资源奖的佳绩。[37]
已发行游戏
游戏名称 | 发行平台 | |||||||||||||
---|---|---|---|---|---|---|---|---|---|---|---|---|---|---|
DC | DOS | Lin | Mac | PS | PS2 | PS3 | PS4 | Win | Xbox | X360 | XOne | Switch | ||
1993 | 太阳风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1993 | Epic弹球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1993 | Silverball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1995 | 极限弹球 | 否 | 是 | 否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1998 | 魔域幻境 | 否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1999 | 魔域幻境之浴血战场 | 是 | 否 | 是 | 是 | 否 | 是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2001 | Adventure Pinball: Forgotten Island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2002 | 魔域幻境之武林至尊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2002 | 魔域幻境之浴血战场2003 | 否 | 否 | 是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2004 | 魔域幻境之浴血战场2004 | 否 | 否 | 是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2005 | 狠将奇兵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是 | 是 | 否 | 否 | 否 |
2006 | 杀戮地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是 | 是 | 否 | 否 | 否 |
2008 | 黑暗战区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否 |
2008 | 生化奇兵(PS3移植)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2010 | 生化奇兵2 (多人游戏) | 否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否 |
2011 | 家园战线 (多人游戏)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2012 | 黑暗领域2 | 否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否 |
2013 | 战甲神兵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是 | 是 | 否 | 否 | 是 | 是 |
2013 | 星舰迷航记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否 |
2015 | 剑湾传说 | 否 | 否 | 是 | 是 | 否 | 否 | 否 | 是 | 是 | 否 | 否 | 是 | 否 |
2017 | 惊奇永生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2018 | Survived By (发行)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否 |
参见
- Keighley, Geoff. Blinded By Reality: The True Story Behind the Creation of Unreal. GameSpot.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5-19).
- Lafferty, Michael. Digital Extremes moves from the days of shareware programs to set the mark in mainstream gaming. GameZone.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06-13).
- Made-in-Canada game is Unreal hit. The Globe and Mail.
- Kuchera, Ben. Why didn't anyone tell me Warframe is now the perfect game?. Polygon. 2017-11-21 [2022-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6).
- Kuchera, Ben. How Warframe built an ethical free-to-play economy. Polygon. 2018-01-02 [2022-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6).
- Brightman, James. Warframe dev: Industry must get better at giving players a choice and a voice. Eurogamer#Gamesindustry.biz. [2021-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6).
- Sinclair, Brendan. Redefining community management for games-as-a-service. Eurogamer#Gamesindustry.biz. [2021-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6).
- Fillari, Alessandro. There's No Other Game Like Warframe On The Switch. Gamespot. [2021-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6).
- Marks, Tom. Warframe Review - 2018. IGN. [2021-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5).
- Senior, Tom. From Epic Pinball to Warframe: 25 years of Digital Extremes. PC Gamer. 2018-12-14 [2021-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6).
- Mahardy, Mike. You Should be Playing Warframe. Gamespot. [2021-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4).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