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63式水陆坦克(工厂产品代号WZ21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60年代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水陆两用坦克。适用于内陆江河湖泊、沼泽和水网稻田地作战;沿海地区登陆与反登陆作战,摧毁敌方滩头阵地防御设施。
63式水陆坦克 | |
---|---|
类型 | 两栖坦克 |
原产地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第60研究所 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201所) |
研发日期 | 1958年10月 |
生产商 | 重庆256厂 |
生产日期 | 1963年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18.4吨 |
长度 | 8.435米,车体长7.288米 |
宽度 | 3.2 m |
高度 | 2.5 m(至车顶) |
操作人数 | 4 |
装甲 | 均质钢 |
主武器 | 62-85Tc 85mm口径线膛坦克炮 |
副武器 | 7.62毫米口径并列同轴机枪 12.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 |
发动机 | 12150L-2型水冷式柴油机 400 hp (294 kW) |
功率/重量 | 16千瓦/吨 |
悬挂 | 扭力杆 |
作战范围 | 600 km |
速度 | 64 km/h 12 km (水中速度) |
在二十世纪末的地缘政治紧张事件中,解放军发现63式水陆坦克出现诸多不足,故退役后由05式两栖突击车替代。
63式水陆坦克于1958年10月开始设计,其底盘设计基于苏联PΤ-76水陆坦克。1959年3月和6月先后试制出两辆样车,1960年开始小批量试产并交部队试用。通过试验,解决了车体线型;推进效率;水上“扎头”、发动机过热等问题。[1] 根据试生产和试验中发现的问题1961年确定设计修改方案,1962年5月重新研制出两辆样车进行试验,1963年4月批准设计定型,命名为“1963年式水陆坦克”,并投入批量生产。63式水陆坦克最初在陕西615厂试制,设计定型后转到重庆256厂生产,1964年开始装备南方及沿海部队。为进一步检验技战术性能1966年4月还曾进行横渡琼州海峡的渡海试验。[2]
63式水陆坦克曾出口到北越用于越南战争;1974年1月西沙之战后广州军区派出63式水陆坦克用于驻守西沙群岛的军事行动;隶属广州军区的63式水陆坦克团曾参与1979年中越战争,1996年临时增强了跨海登陆能力,直到05式大量装备后,现今大多退役封存备用,有传闻指出北朝鲜或是非洲买家有意以废铁价格向中国收购剩余车辆。
63式水陆坦克设计简单来说就是苏制PT-76两栖坦克和中国制62式轻型坦克的结合,把62式轻型坦克的半卵形铸造炮塔安装在以PT-76两栖坦克为母型设计的车身之上,主要武器为62-85Tc型85mm口径线膛坦克炮,63式较PT-76的D-56T坦克炮口径更大火力较强,采用400马力发动机动力也更强,新设计了水道夹层水上冷却装置。[1] 行动部分为6对单轮缘的中空负重轮,履带板上为双诱导卡齿。[2] 水上航行采用喷水推进器,可在水中转向和倒车,具有抗三级风1.2m浪高能力。 63式水陆坦克底盘衍生的变型车包括水陆装甲运输车、水陆坦克抢救牵引车等,还曾用于“上游一号”反舰导弹发射车。
另有一种用于选型配备类似在59-II/79式坦克上的105毫米口径线膛炮的改进型样车。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