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英语:1960s counterculture movement)是一种反文化反体制行为,这种现象首先发生在英国美国,之后在19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在西方世界大规模传播。伦敦纽约旧金山是早期反文化活动的温床。随着美国民权运动的演进,反文化运动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并随着美国政府对越南军事干预的扩大而演变为一场革命性的运动。[3][4][5]自1960年代以降,美国在一些社会议题上也出现了广泛的紧张态势,其中例如体现在人类性行为妇女权利精神药物实验、对传统权威的态度以及对美国梦的诠释。与这些争议问题有关的运动在1960年代的反文化潮流中诞生以及发展。

Quick Facts 日期, 地点 ...
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
 
和平标志,亦被称作反战标志,它们由英国核裁军运动组织设计和首先使用,后来成为这场反文化运动的标志性符号[1][2]。  
日期1960年代中期-1970年代中期
地点全球
结果数场文化运动,包括
英伦入侵
嬉皮士运动英语History of the hippie movement
普罗格英语Progg
性革命
摇摆的六十年代英语Swinging Sixties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以及一系列的抗议活动
反核运动
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
奇卡诺运动
美国印第安运动
美国亚裔运动英语Asian American movement
纽约波多黎各运动英语Nuyorican Movement
言论自由运动
同性恋解放运动
对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反对运动
第二波女性主义
Close

随着这场运动的发展,许多新的文化形式、亚文化先后诞生,波希米亚主义嬉皮士等另类文化及生活方式应运而生。这种现象在英国入侵时期尤其明显,披头士乐队和其他一些电影制作人的作品受到审查制度的限制。除了创造流行趋势的披头士乐队,其他许多的创意艺术家、作家和思想家,在许多行业和专业内部,推波助澜地定义反文化。

有几个因素将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与以前的反独裁运动区分开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婴儿潮[6][7]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数量的潜在的对社会不满的年轻人,他们作为美国社会的潜在参与者,重新思考了美国民主主义发展的方向。战后美国国内充裕的财富也使得他们不必过于关注自身及家庭的财政状况,而这些物质必需品是他们主要生活在大萧条时期的父母所必须关心的。[8]这个时代值得注意的是,这场运动中的一系列行为和其起因的很大一部分很快被主流社会所吸收,特别是在美国。[9][10][11]

反文化运动基本始于1963年11月肯尼迪总统被刺杀事件,它伴随着美国军事介入东南亚的终止和1973年征兵法案的终止而融入流行文化,最终结束于1974年8月尼克松辞去美国总统一职。

广义上看,19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从多方面来讲作为一个社会催化剂,使那个时代产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背景

战后地缘政治

反文化运动主要是因为韩国内战的发生(1950年)导致发展中西方国家,包括英国以及美国等世界强权,在国家盛行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引导下,人们逐渐透过小说、书本、文章等方式,反对这场战争的进行,并且透过人道主义的价值观阻止这场战争。美国当时为韩国的援军,导致反文化运动在当时的美国社会特别盛行。

各种运动

民权运动

言论自由

新左派

反战

女权主义

学校自由运动

环保主义

同性恋解放

文化和生活方式

嬉皮

大麻等药物

性革命

媒体替代

飞盘替代运动

前卫艺术和反艺术

音乐

电影

科技

宗教、精神和神秘感

批评和影响

重要名人

Thumb
1970年社会运动者杰里·罗宾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

以下人士因为参与19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而著名(民权运动人士不在此列):

参见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